绿色奥秘:植物的神奇之旅

4月11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常芳教授为我们带来讲座,题为《植物与人类文明》。

演讲伊始,常教授便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人类文明?什么因素导致了人类文明,并作出解答。人类文明,即人类所建立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称;而促成人类文明的因素则有许多,如气候和食物等。

常教授深入探讨了人类进化与植物驯化的紧密关系,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如杂交技术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详实的例子和数据,常教授为参会者揭示了从古至今,人类如何通过智慧和科技,不断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然而,常教授也指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专家统计,全球每变暖1℃,粮食产量将减少10%左右。面对这一挑战,人类并未停止探索,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如杂交技术,寻找解决之道。

杂交技术的出现,旨在培育出更高产、高效,抗灾、品质更好的农作物。常教授强调,虽然杂交食品在某些圈子中存在争议,但事实上,杂交并非全新概念,自然界中的天然杂交时刻在发生,许多我们日常享用的食物,如西瓜和香蕉,都是天然杂交的产物。此外,杂交技术是人类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尤其是在粮食匮乏的非洲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讲座的深入,同学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被进一步激发,有几位同学热切地提出疑惑,常教授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而耐心的解答。

讲座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这次讲座不仅传播了植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或许在不经意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撰稿、拍摄:周丹

审核:艾欣

静观植物发展,研究人类文明

初一(1)班李太然

人类的文明与植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存在于哪里?今天让我们跟随常芳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探究,先来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人类文明?第二个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类的文明?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的构成的集合。那么我们是否想过文明发达的人类是从荒蛮的远古演变而来,人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狩猎采集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追捕野生动物和收集野生果实资源为食物的生活方式。如果人们一直依靠狩猎为生,很难持续到现在。

农耕时代,人们离开了老天爷赏饭吃,而是开始驯化动物,驯化植物,逐渐将野生植物演变成了栽培植物,而人类与水稻也有很大的渊源,水稻的祖先是普通野生稻,后来袁隆平爷爷研究出了现代杂交水稻,人们用水稻做出了各式各样美味的食物,与人类有关系的还有谷子的祖先有狗尾草,小麦的祖先有三个祖先种,熟的祖先则是野生大豆,中国的猕猴桃属于一种植物,世界上有54种,而中国就主要有52种不同农作物的驯化养育了不同的文明,麦内发展了古巴比伦文明,谷类作物则推进了古华夏文明。同时农耕时代催生了世界人口快速生长,从公元零年的3亿到了现在的60~70亿人,现在人类的挑战则是人口增加,资源丧失,全球变暖和地区冲突,全球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农业技术与育种的发展,从传统育种到生物技术育种,再到基因组编辑,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一步步创造新高,一点点进步,令人期待又兴奋。

在讲座中同学们亢奋积极积极向老师提问,讲座氛围十分欢快,言归正传,植物的驯化和培育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与思考。番薯红薯则是一个个天然转基因的作物,而植物则有专有基因,使自己抗病。

《人类与植物文明》讲座听后感

初一(2)班朱睿琪

本周四,我们每年级开展了《人类与植物文明》为题的漫游星空讲座。听完后,我收获了不少,也有许多感悟。

首先,老师引入了人类进化起源的话题,看着如今的人们佝偻着背在电脑前,沉迷于网络世界,我不禁感触颇深,这与最开始的半弓着身子的猿人有什么区别呢?

接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人类的现代文明:发达的交通、信息化、食物、太空领域。农耕时代催生了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同时,人们还面临着资源丧失、全球变化、地区冲突等问题。

自古以来,食物都是决定人类发展的关键。最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小麦、番茄等作物的进化对比图,有些大庭相径,有些却截然不同。这说明,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不只人类,植物也在慢慢发生进化。

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食物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不仅食物,世界上所有不可再生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要懂得珍惜。

THE END
1.《湖湘一万年》第一集:稻作之源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湖湘一万年》(第一季)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湖南考古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以《稻作之源》《凤起沅湘》《众城之祖》《南疆古国》《青铜迷踪》等5集,进一步回答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的演进路径”,带领观众穿越万年时光,重返湖南最深处的家http://www.cbnews.gov.cn/content/646945/95/14601933.html
2.朱光潜所论原文有“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更多“朱光潜所论原文有“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另外一位朋友是什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里谈到“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9463850.html
3.土家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图腾崇拜实际上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互相结合的一种崇拜形式。因此,土家族的白虎图腾崇拜又蕴含着祖先崇拜的情感内容,如果说廪君化作白虎作为土家族的图腾的话,廪君作为向王天子受土家族的崇拜则属于祖先崇拜类。前者讲求某种物类,而后者针对某一个人的灵魂。白虎崇拜与白帝天王崇拜之间有着密切https://www.yuncunzhai.com/book/178107.jhtml
4.被子植物一些较早的化石,如三叠纪早期的“Sanmiguelia”即被推测是开花植物的祖先之一。依据如今的证据,一些人亦推测开花植物的祖先是由于三叠纪晚期(2.45亿至2.02亿年前)的未知裸子植物分歧出来的。早期的大羽羊齿类植物至开花植物间的关系仍然是个谜。 被子植物和买麻藤纲之间亲近的关系-依其形态上的证据,因分子上的分析https://baike.sogou.com/v58441.htm
5.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系统的第一性生产(203页)而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祖先相比,其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迅速生长;产品有用成分大大改进和提高;成熟期一致,生长整齐;传播手段退化以及休眠性减弱或缩短,栽培作物的自我保护机能减弱等。野生种变为栽培种的动力首先是有机体的变异能力,其次才是人工选择有利的变异类型。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21/5223123202002202.shtm
6.植物与人,那些千古缠绕的秘密北美印第安人与植物的关系颇为复杂,有些植物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还被用来净化灵魂,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人以及周遭环境都带去能量。根据一些部落的口述史,他们的祖先是通过观察生病的动物,来了解一些植物用途的。 印第安人的四大神圣植物,除烟草外还有鼠尾草、茅香和柏树。 https://www.douban.com/note/629167456/
7.舌尖上的植物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1植物的一生1、【单选题】植物的特点不包括()。 A、生命力非常长 B、具有在自身选择的环境下生存的能力http://zunyi.ehqc.cn/ask/76_98.html
8.自然学堂笔记(7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是不一样的,单子叶植物的叶片通常是简单的,形态单一。叶片的主脉呈平行排列,如稻谷、玉米、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等。另外,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形态相对简单,通常呈直线状。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呈网状排列,有明显的分支和连接,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叶脉系统。 https://www.meipian.cn/4zhy4fqi
9.发现这种水稻一定保护好!和大熊猫一样珍贵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一丛酷似杂草的植物 可千万不要小瞧它 它很可能就是水稻的祖先——野生稻 近日,在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的一片沼泽地中 就发现了连片的野生稻 南宁连片的野生稻 图源:南宁新闻 野生稻拥有改良栽培稻的超凡能力 是宝贵的基因库 对我国水稻育种、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https://kepu.gmw.cn/2022-10/21/content_36110514.htm
10.2009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http500错误 http 500内部服务器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 请尝试以下操作: ·打开主页,然后查找指向您感兴趣信息的链接。 ·单击后退链接,尝试其他链接。https://www.chinbullbotany.com/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