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实录落实2024年“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烟台新闻网胶东在线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月20日(星期二)下午举行落实2024年“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新闻发布会,邀请烟台市政协副主席、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松杰先生;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烟台市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姜锐先生;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吉鹏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宫志刚主持。

2024.2.2015:30

主持人宫志刚: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烟台市政协副主席、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松杰先生;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烟台市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姜锐先生;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吉鹏先生。

下面,请王主席介绍《2024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有关情况。

王松杰:

感谢王主席的全面介绍。下面,请姜主任介绍《烟台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推进方案》有关情况。

姜锐:

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消费“双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出构建“7+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服务业占比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50%以上,支撑起全市经济发展总量的“半壁江山”。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为全市迈入万亿级城市提供强劲动能。202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增长,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形成了《2024年全市服务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推进方案》(简称《推进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明确市级层面总体目标。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层面,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融合发展、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在载体能级显著提升层面,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互联网、数字文旅等平台经济生态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平台经济标杆企业。在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层面,强化龙头企业引领,重点推动110户现代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年规上服务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层面,大力开展项目擂台赛,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成效。力争服务业年度投资增长5%以上,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进而拉动全市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是明确各重点领域发展预期目标。充分发挥“条块结合分工协作抓发展”工作机制作用,具体围绕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等14个细分行业,逐个领域明确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等23个市直部门分别牵头,推动所在领域的服务业发展,充分体现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和责任化落实,进而形成牵头部门抓总、各部门协同发力、全社会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是推进措施。分别提出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主体培育、强化项目支撑、强化工作督导四方面举措。《推进方案》提出的任务目标、重要工作均经过了充分调研与反复论证,兼顾现实与可能,既实事求是,又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将是指导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年度行动纲领,必将对全市服务业再上新台阶、加快建成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姜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孙主任介绍《关于开展“制造业、服务业、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擂台赛”的方案》和《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有关情况。

孙吉鹏:

近年来,烟台市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坚持以高质量项目牵引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为营造“比学赶超、进位夺奖”的项目建设氛围,鼓励各区市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着力推动明年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围绕制造业、服务业两个领域,遴选确定了一批“龙头引领强、产业特色优、发展空间足”的2024年重大建设类项目进行“擂台比武”(以往入选项目不再参加评选)。其中,制造业项目15个,总投资51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7亿元;服务业项目15个,总投资16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8亿元。现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制造业项目方面

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为标准,重点筛选了一批能够代表我市产业发展趋势、占据行业制高点、具有较强引领性的16条重点产业链项目和“9+N”高端制造业项目。

第一名:总投资100亿元的黄渤海新区烟台力华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

第二名:总投资80亿元的福山区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

并列第二名:总投资80亿元的莱山区中集零碳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第四名:总投资37亿元的龙口市裕龙石化碳四综合利用项目。

第五名:总投资35亿元的莱州市国晟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

第六名:总投资27亿元的黄渤海新区烟台华润化学尼龙新材料项目。

第七名:总投资25亿元的高新区IVD(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

第八名:总投资22亿元的蓬莱区山东嘉信年产17.2万吨染料及中间体项目。

第九名:总投资20亿元的海阳市中电建海洋工程项目。

第十名:总投资19.6亿元的莱阳市国药医药产业园项目。

第十一名:总投资18亿元的蓬莱区中节能万润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

第十二名:总投资15亿元的龙口市南山高端锦纶项目。

第十三名:总投资12.2亿元的黄渤海新区上汽通用全新纯电中高级轿车配套电池系统项目。

第十四名:总投资10.4亿元的龙口市道恩高分子新材料扩产项目。

第十五名:总投资10亿元的福山区新能源及节能电机领域用低重稀土磁材项目。

二、服务业项目方面

聚焦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多个优势领域,筛选确定了一批单体投资过亿元、成长前景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服务业重大项目。

第一名:总投资35.8亿元的黄渤海新区烟台港西港区原油库区(300万立方)工程项目。

第二名:总投资35亿元的牟平区烟台半岛人才烟台市金山湾职业学校项目。

第三名:总投资32.7亿元的芝罘区芝罘湾海洋金融创新试验区项目。

第四名:总投资15亿元的海阳市航天医院项目。

第五名:总投资9.8亿元的招远大户新村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建设项目。

第六名:总投资9.2亿元的莱阳市史前文旅设施建设项目。

第七名:总投资8亿元的烟台高新区冷链物流项目。

第八名:总投资5.5亿元的招远市金都汤泉康养中心项目。

第九名:总投资5亿元的莱山区丰树(烟台)国际智造供应链产业园项目。

第十名:总投资4亿元的龙口市栖悦坊商业综合体项目。

第十一名:总投资2.5亿元的栖霞市万丽购物中心项目。

第十二名:总投资2亿元的莱州市曜华智慧荒料交易平台项目。

并列第十二名:总投资2亿元的芝罘区抖音AI数据服务生态产业园项目。

第十四名:总投资1.5亿元的牟平区丰悦水产10万吨冷链物流项目。

第十五名:总投资1.3亿元的长岛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过去的一年,全市以“7+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为抓手,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提供了强力支撑。本次入选的优质服务业项目,将助力我市构建优质高效、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大项目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4年是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后的起步之年,我市将立足新起点,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和产业集聚的主抓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聚焦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强化全链条跟踪、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上半年高密度开工、下半年大规模见效”,奋力实现项目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为烟台2035年跃升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筑牢坚实保障。

《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发言

2023年是我市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省里对2022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我市龙口、招远、福山、牟平等4个区市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龙口市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

为持续推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

感谢孙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凤凰网记者提问:

这次“1+12”一揽子政策任务体系中提到2024年全市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目标,请问具体目标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大众日报记者提问:

2023年8月全市认定了首批15个特色产业园,成为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举措,请问下步我们将如何推动特色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园区经济已占到全市经济体量的半壁江山。但进入新发展时期,我市产业园区特色化不明显、专业化不足、集约化不高等问题逐渐显露。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研究制定了《关于设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建立园区竞赛机制的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谋划设立了产业特色鲜明、周边配套良好、四至范围清晰、发展空间较大的首批15个特色产业园。目前,各区市结合园区基础条件,按照既定目标思路,强基础、壮产业、优体系,正奋力推动15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全面起势。近期,我们根据《工作方案》精神,研究制定了《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2024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了年度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并要求每个园区提出2个年度突破事项,力争2024年底,15个特色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税收突破40亿元。

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将聚力推动特色产业园发展,抓牢“产业项目建设、扩大双招双引”两个重点,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全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一是发挥好市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市,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重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共同推动特色产业园高质量建设。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从规划、土地、金融、服务等环节,找准投资增长点,精准供给有效政策,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政策,真正做到“好项目不缺资源、好产业不缺空间”。三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激励机制,将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考核,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制度,重点比产业、比项目、比效益、比效率,推动各园区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胶东在线记者提问:

重大工程项目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请问对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动态调整有哪些考虑?下步如何抓好重大工程项目清单的推动落实?

THE END
1.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巴欣18083453255咨询: 谈谈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如何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 万载县子链回复: ___ 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https://chuang-fan.com/ke/%E5%88%B6%E9%80%A0%E4%B8%9A%E5%8D%81%E5%A4%A7%E9%87%8D%E7%82%B9%E9%A2%86%E5%9F%9F.htm
2.“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10大领域“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10大领域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国务院: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听取中国北车、中国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确定今年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50326490135876.html
3.《中国制造2025》正式印发推动10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国内财经《中国制造2025》正式印发 推动10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https://www.p5w.net/news/gncj/201505/t20150519_1057814_1.htm
4.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制造业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及“四个中心”的重要支撑。《规划》明确,上海要组织筹划各类产业要素资源,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进重大项目任务,建设集群集聚载体,力争实现“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左右目标。 上海进入工业化后期,必须把握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及产业组织https://www.ceweekly.cn/2016/0831/162789.shtml
5.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行业领红包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 10大重点行业领红包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让改革发展沿着法治轨道前行;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听取中国北车[6.09%资金研报]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https://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50326/1798365.html
6.为制造业攀“高”提供强大动力——全国政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不断融合渗透,传统制造业正向智能制造新产业转变。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智能制造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调研组发现,目前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明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员在20个大类行业中位居第二位,就业人口占比达18.1%。统计显示,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2025年http://www.cppcc.gov.cn/zxww/2023/07/12/ARTI1689132550561453.shtml
7.中国制造2025战略技术路线图出炉地方频道东北网双鸭山9月30日讯 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个重点发展方向。这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公布以来的首个技术路线图。对此,外界普遍认为,路线图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和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并有望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15/09/30/056851003.shtml
8.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关键领域视角2017年全球ICT产业总体规模预计突破52000亿美元,其中ICT服务业达到34500亿美元,ICT制造业突破18000亿美元。站在细分领域的角度,集成电路、软件和IT服务、通信分别承担着信息的计算、加工处理和传输功能,这三类技术也成为各企业和各国竞争发展的重要高地。 1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9882.html
9.如何确保明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总台专访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肖亚庆还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工信部将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大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力度,着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肖亚庆表示,工信部将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围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系统实施工业能效提升、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装备等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4503746773791359798&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
10.?“专精特新”政策解读及重点领域研究(下)在政策端,“小巨人”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的重点关注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产业(见表1);在商业端,企业上市较多的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汽车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见图3)。结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专精特新”的重点领域至少包含新一https://36kr.com/p/189469774012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