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成为水产产量增长主要来源主要以淡水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业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是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需求稳定增多,水产品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水产品作为低脂且优质的蛋白质食物,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的生活需求,因此越来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水产品表观需求量为6678.29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2022年我国水产品表观消费量超67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8.63千克,比上年增长2.68%。

2、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

随着近年来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全国多地发起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养殖污染的行动,内陆地区大量养殖网箱被拆除,虾塘、鱼塘被回填、封井、禁养,沿海地区不少滩涂也被划出禁养区,不少蚝排、蚝桩也被拆除,使得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7107.50千公顷,同比增长1.40%。

我国水产养殖是中国农业结构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得益于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养殖规模化的持续推进,虽然我国水产养殖面积逐年下降,但养殖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565.46万吨,同比增长3.17%。

3、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以淡水养殖为主,产量占市场的59%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市场上,主要以淡水养殖为主,其2022年产量为3285万吨,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59%,占水产品供应比重的47.8%。其次为海水养殖,2022年产量为2283万吨,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41%,占水产品供应比重为33.2%。

淡水养殖方面:产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主要以鱼类为主

淡水养殖是指在淡水环境中,如池塘、水库、湖泊、江河等地,通过人工干预和技术手段,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如鱼类)和水生经济植物的活动。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面积呈现下降态势。2022年我国淡水养殖面积5033.08千公顷,同比增长0.99%,较2021年略微回升。

而虽然淡水养殖面积呈现下降态势,但由于养殖技术在逐年优化,养殖产出效率逐年提高,我国淡水养殖产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00-2022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从1308.9万吨涨至3284.9万吨,CAGR达到4.3%,占水产品整体供应的比重从35.3%涨至47.8%。

目前在我国淡水养殖中,主要以鱼类为主。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淡水养殖鱼产量有2710.5万吨,其中传统家鱼(草、鲢、鳙、鲤、鲫)产量占比近七成。其次为虾类,产量为408.1万吨,其中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占比超七成。另外2017-2022年虾类养殖产量CAGR最快,达到13.5%,主要因小龙虾的消费群体扩大以及食用周期延长,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助推产量的增长。

海水养殖方面:产量稳步提升,其中贝类占绝大多数

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包括浅海养殖、滩涂养殖、港湾养殖等。2015年以来由于我国大幅缩减大中型水域以及河道的围栏、网箱养殖面积,提高养殖效率成为提升水产养殖产量的唯一途径,使得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呈现下降态势。到2021年国内海水养殖效率10.9吨/公顷,较2013年低点上升51.9%。但自2019年以来,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呈现回升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2074.42千公顷,同比增长2.41%

产量方面,近年国内海水养殖产量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由1664.7万吨增长至2211.1万吨,CAGR为3.6%。202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2275.70万吨,同比增长2.92%。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品种丰富,由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品种组成,其中贝类占绝大多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贝类产量为1569.58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69%;其次为藻类,产量为271.39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2%。

近几年,我国牛肉进口力度持续加大,2019-2023年间增加了65%,2024年1-11月进口量260万吨,同比增长4%。我国牛肉进口数量在2019-2024年上半年占中国市场份额由20.55%上升到30.9%,相对于中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4.87%上升到43.87%,对国内养牛业冲击十分严重。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行业已经形成包含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且已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级产业,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规模达到1326亿元。

市场价格方面,猫粮价格带主要特征是低端品牌力、中端质价比、高端重创新。可见,猫粮行业中端价格市场国货品牌最有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迭代、电商运营实现份额提升,同时通过工艺、原料升级从中端市场向高端市场延伸。

2018-2021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供给下降、肉鸡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推动,我国白羽肉鸡行业发展快速,出栏量持续上升,由39.41亿只增长至65.32亿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34%。但在2022年,随着国内生猪供给增加,猪肉价格从高位回落,再加上饲料价格上涨,挤压养殖利润,导致养殖户补栏、扩栏不积极,进而促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进入种业4.0时代,而我国种子培育还处于2.0至3.0时代之间。随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地位、政策力度、体制机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我国种业将升级发展。与全球市场相比,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CR5仅为18%。

养宠成为大众的主流生活习惯,养宠人群及宠物数量的规模均不断扩大,2024年达到1.24亿只,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养宠渗透率22%,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时,近几年,外资品牌市占率不断下滑,我国宠物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黑茶内销量整体上升,由2019年的31.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7%。其内销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02.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33%。

而时隔八年再迎利好政策,被誉为“牧草之王”的优质饲草——苜蓿,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蓄势待发。当前我国苜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瓶颈,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土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THE END
1.《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将出修订第三版第三版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 淡水渔业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ICA198512059.htm
2.鱼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pdf? 1932 年,方炳文, 《中国鳜鱼的研究》;伍献文, 《中国比目 三、我国鱼类养殖的主要成就 三、我国鱼类养殖的主要成就 ? 一)解放后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发展经历的 ? 四个历史时期: ? 1949-1957 年,恢复和发展阶段 ? 1957 年,淡水鱼总产量达到118 万t,比1950 年 36.6 万 t增长了3 倍,比历史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1/164192328.shtm
3.快收藏!《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来了→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的时期,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养殖鱼类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勤观察、细分析,及时发现病害。 (三)准确诊断 水灾过后养殖水体生态失衡,水质不稳定,鱼体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此时应特别注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与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91701
4.中国草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图」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16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从最高点的2715.01万吨下滑至2540.09万吨以后,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虽然出现了缓慢回升,但是回升程度不大,到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也仅为2586.38万吨,同比上升1.51%。 2020年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变化情况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472236
5.全国首创黄海冷水团养殖初获成功!国人吃上本土深远海养殖三文鱼不2015年5月11日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召开了“黄海冷水团海水鱼类养殖技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有关科研院校和企业负责人30多人对黄海冷水团海水鱼类养殖的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风险评估与监控等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守信厅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推进水产养殖向深远海发展,进一步拓展养殖空间,完全符合我省“http://www.hrfri.ac.cn/info/1003/3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