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有的企业100斤稻谷只出30多斤精米!过度加工导致粮食损耗严重

早安!上观新闻『早读』来啦!今天是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农历庚子年七月初十。上海今天阴到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雨量可达大雨,最高温度31℃,最低温度26℃

▌“白细美”粮食:餐桌外的浪费

※两份颜值不同的大米:一份是粗加工,色泽暗淡;另一份经过精细加工,洁白晶亮。你更青睐哪个?记者调查发现,精细加工的粮食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但看起来“白细美”的粮食背后,存在粮食过度精加工带来的损耗问题。原农业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显示,因过度加工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发现,粮食精加工是行业的普遍现象,一些粮食加工企业还在加工精度上“攀比”,精度越来越高,出米率、出粉率越来越低,成为粮食“餐桌外浪费”的一环。

据业内人士反映,一般来说,100斤稻谷去壳后会变成80斤左右可食用的糙米,糙米磨成白米又损失10斤左右,再经过两次抛光、两次筛选又损失4斤,这样共有14斤左右原本能吃的大米损失掉。湖南省岳阳市一位农业干部告诉记者,有的企业100斤稻谷只能出30多斤精米,剩下的多为碎米,只能用来做饲料。

面粉行业同样存在过度精加工的问题。行业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小麦出粉在80%左右,但近年精加工面粉在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出粉率在70%左右的面粉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一些“30粉”“20粉”。

国家对粮食加工有明确标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2019年5月实施的《大米》(GB/T1354-2018)国家标准将大米加工精度分为“精碾”“适碾”。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由于市场上精加工大米售价普遍高于一般大米,所以一些企业刻意提高粮食加工精度,还把高于国家标准作为卖点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面粉行业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粮食加工不一定是越“细”越好。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孙斌说,很多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越靠近小麦或者稻谷表皮的部分所含营养越丰富。经过3道抛光的精米,胚全部脱落,皮层全部剥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所剩无几。

业内人士建议,应该推动企业切实遵循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严格限制过度加工,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降低损耗。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接近“一年一个吉林”

※记者27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据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接近粮食大省吉林全年粮食产量。“一年损失一个吉林”,主要是农户储粮、粮油加工等环节损失较为集中,粮食流通个别环节损失率高。

粮食产后损失惊人,意味着“产后护理”空间巨大。中粮贸易辽宁公司农业产业化部副经理徐春算了一笔账,以辽宁省为例,该省年玉米产量约1350万吨,农户储粮损耗率约2%,如实现从田间到粮库粮食“全程不落地”,每年可节约27万吨,按目前市值计算高达约5.9亿元。

§要闻

●记者27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将全面启动,将对北京、天津、浙江3个省(市),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2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进驻工作,并对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个部门开展督察试点。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27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海军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航行试验。该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两栖攻击舰,具有较强的两栖作战和执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2.23%,再创历史新高。

●近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最美公务员”人选推荐工作。

●记者27日从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交通运输部重点跟踪的232个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工程实现了100%复工达产,总体建设情况好于预期。

●8月27日上午,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红通人员”姚锦旗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依法认定被告人姚锦旗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姚锦旗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姚锦旗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该案系我国首次从欧盟成员国成功引渡职务犯罪嫌疑人,也是国家监委成立后成功引渡第一案。

§财经

●27日A股市场有所反弹,各指数全线飘红。科创50指数表现较好,涨逾2%。

●《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近日印发,并回溯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根据办法,海南自由贸易港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都适用最高15%的个税优惠政策。

●26日上午,随着一架“大棕熊”10座固定翼飞机从镇江大路通用机场起飞,江苏首条跨省低空通勤航线“镇江—千岛湖”航线正式开通运营。

●新西兰证券交易所网站27日受到网络黑客攻击,被迫暂停交易。这已经是该交易所连续第三天因黑客攻击暂停交易。

§国际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高等法院27日判决克赖斯特彻奇枪击案制造者、澳大利亚籍29岁男子布伦顿·塔兰特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这是新西兰历史上最严厉的判决。2019年3月15日,塔兰特先后闯入新西兰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两座清真寺开枪,造成51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

●美国多名防务官员说,一名水兵因涉嫌上月在“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上纵火,正接受调查。

●美国劳工部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8月22日的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减少9.8万人至100.6万人,连续两周站在100万关口以上。

●土耳其国防部26日表示,土耳其和美国当天在东地中海进行海上军事演习。另据希腊媒体报道,希腊和法国等四国当天在东地中海开始联合军演。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26日警告,土方将采取各种举措捍卫在地中海等地的利益,包括军事手段。

●为预防新冠疫情和流感同时蔓延,日本厚生劳动省26日呼吁老人等易感人群尽早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欧盟贸易委员菲尔·霍根26日晚宣布辞职。此前,他在爱尔兰参加一场豪华晚宴的行为涉嫌违反当地防疫规定,个人诚信遭到公众质疑。

●由马里哗变军人成立的权力过渡机构全国人民救赎委员会27日说,马里去职总统凯塔已返回其位于首都巴马科的家中。

§今日《解放日报》看点

▌世界消费品巨头共同选择:“增持中国”

※1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为世界经济的走向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但记者日前走访一些中国区乃至亚太区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知名消费品企业时获悉,对于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跨国巨头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共同的姿势:增持。

勇做“首店经济”排头兵,高能级首店次第涌现,这是增持中国的最常见姿势。今年上半年,上海引进首店数量达320家,其中海外品牌首店56家,占比达17.5%,其中不乏全球或亚洲首店等重量级首店。在最近一个财年(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宜家在中国内地新开7家门店,作为试点的中国首家小型商场和全球首家城市店在今年3月和6月,分别落户上海杨浦和静安。开业不到两月,如今静安店日客流量已达1万多人次,妥妥成为南京西路商圈的“网红”。

▌逆境中坚持创新,上汽恢复态势强劲

※1版昨天,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上汽实现整车销售204.9万辆,营业总收入2837.4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94亿元,二季度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均比一季度大幅回升,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THE END
1.用全谷物行动改善膳食结构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但粮食供需紧平衡局面仍然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突出,饲料粮短缺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主食消费以“精米白面”为主,粮食过度加工问题突出,谷物表皮皮层和胚芽被去除,仅保留胚乳部分,导致成品粮出品率低,增加粮食损失,还会使谷物中https://www.cfsn.cn/news/detail/825/280631.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夏粮旺季收购量达1500亿斤、同比增加约130亿斤,新季秋粮收购平稳进行;全国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达6.8万家,粮油应急日加工能力170多万吨;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12月25日至26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https://www.agri.cn/zx/nyyw/202412/t20241230_8702405.htm
3.我国每年粮食流通加工损失超700亿斤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我国每年粮食流通加工损失超700亿斤】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丰盈,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粮食流通与加工损失仍然偏高,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 王宏:“目前部分农户储粮设施简陋、区域产后烘干能力不平衡等导致农户储粮损失仍https://ecoapp.qianzhan.com/lookers/210524-2496ef02.html
4.节约粮食即增产,减少损耗即增效除此以外,还要高度关注粮食在上餐桌之前的损耗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接近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 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损耗浪费率约为22.7%,按2021年产量计,共损耗浪费4.6亿吨食物,可满足1.9亿人一年的营养需求。数字http://www.heze.cn/hzrb/pc/c/content_125172.html
5.每年损失700亿斤以上!“十四五”时期持续加大节约粮食行动“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加大节约粮食行动,积极倡导文明消费,促进节粮减损。 统计显示,在产后环节,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因此,“十四五”时期,开展粮食节约行动首先要加快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VJK5EppcxxKbR3X1pHuJ210402
6.我国粮食产后损失700亿斤以上接近“一年一个吉林”新华社消息,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严重,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粮食行业“产后护理”空间巨大。 记者27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据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接近粮食大省吉林全年粮食产量。“一年损失一个吉林”,主要是农户储粮、粮油加工等环节损失较为集中,粮食流通个别环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901553
7.全国每年浪费粮食700亿斤农业资讯前述农业部官员表示,我国粮食从生产到摆上餐桌,几乎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现象。据官方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年就达700亿斤以上。可以说,巨大的损失浪费已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从第一个环节上来说,现在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的一半左右。https://www.lvguo.net/news/info/110861.html
8.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每年浪费粮食700亿斤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每年浪费粮食700亿斤 核心提示:2013年粮食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日-25日在全国各地同期举行,主题是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据国家粮食局介绍,我国舌尖上的http://www.cnfood.com/news/show-12607.html
9.#我国每年粮食流通加工损失超700亿斤#相来自央广网【#我国每年粮食流通加工损失超700亿斤# 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粮食产量】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丰盈,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粮食流通与加工损失仍然偏高,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说:“目前部分农户储粮设施简陋、区域产后烘干https://weibo.com/1683472727/KgWsRch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