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在行动“全国土地日”小知识,你了解吗?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全国土地日”的知识吧!

“全国土地日”小知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什么是全国土地日?

全国土地日是我国每年的6月25日,旨在促进人们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地保护和治理工作。

什么是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主要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

耕地上允许种什么?

2021年11月2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印发的《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

什么是耕地红线?

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耕地保有量、人口数量、城乡建设用地数量、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粮食需求等因素,经科学研究,综合算出来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底线,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必须坚守。

永久基本农田允许做什么?

现状种植粮食作物的继续保持不变;现状种植棉、蔬菜等非粮食作物的可维持不变;也可结合政策引导向种植粮食作物调整,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

哪些耕地应当被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一)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耕地的地块信息是否需要向社会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占用耕地补充情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为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定期主动公开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

目前中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中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占用和污染;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耕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问题;土地资源分配不公、碎片化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什么是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实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关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有哪些政策和法规?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此外,国家也鼓励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广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业精准化管理、城市绿地建设等,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表现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形式,反映在所有权上即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块信息

是否需要向社会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永久基本农田应当落实到地块,纳入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严格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永久基本农田的位置、范围向社会公告,并设立保护标志。

什么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是指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必须开垦与所占用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什么是进出平衡?

进出平衡就是要求把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要把另外的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

制止耕地“非农化”主要有哪些措施?

耕地“非农化”是指占用耕地从事各项非农业活动的行为。耕地“非农化”会明显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破坏耕地的生产能力,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明确提出了八项制止耕地“非农化”的措施:一是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二是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三是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四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五是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六是严禁违法违规批准用地;七是全面开展耕地保护检查;八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什么是土地调查制度?

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永久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

在土地调查中,耕地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耕地的认定标准,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为准。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1号)规定,耕地是指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农作物为主,每年种植一季及以上(含以一年一季以上的耕种方式种植多年生作物)的土地,并对具体类型进行了解释,这两个标准都是从种植用途角度界定耕地。

什么是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耕作层表土剥离应当如何实施?

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普法强基在行动】“全国土地日”小知识,你了解吗?》

THE END
1.端稳“中国饭碗”守好“大国粮仓”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眼下,秋收画卷正在广袤田野徐徐展开,全国秋粮收获在六成左右,秋粮收购有序推进。大国粮仓根基扎实,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大国粮仓”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029435281121735&wfr=spider&for=pc
2.GitHubnaoko821/kkndme而关心自己能否拥有一套产权房的都市白领,除了呻吟一下意外,几乎是没有什么有效反抗的可能的。 sunxinmfc: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古已然。 但我们还没有谈到所谓“造反”的地步,只是说房价如你所述,暴涨,中国的中产和以上人士将进一步携款合法外流(在房价暴涨的09年,中国外流人口达到历史峰值)。 https://github.com/naoko821/kkndme_tianya
3.社科大讲堂同时,强调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是研究中国问题和中俄区域合作的问题的重要机构,双方加强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十分必要的。此次我院专门派遣人员进修调研,就是要学习和了解俄方的工作经验、了解俄罗斯学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并希望俄方给予支持,提供方便。http://www.hlass.org.cn/zsjt/jt/2011/12/3562.htm
4.阅政观你猜,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养多少人?南方plus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让“米袋子”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作为守护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餐饮浪费等行为无疑是自毁长城。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如何?有哪些遏制粮食浪费的探索?中国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粮食产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去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14/c3898455.html
5.周清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瓶颈与对策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我国现在粮食生产究竟是个什么状况?我们可以自豪的讲,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应该是非常不错的。我们2011年、2012年调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利用暑假期间,对湖南、辽宁、重庆、广西四个省15个产粮大县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得出以下结https://ldhn.rednet.cn/m/c/2014/11/25/3530696.htm
6.《中国粮的奇迹》︱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付出01.有关饥饿的那些事“猗猗嘉禾,金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当初5亿多人吃不饱,到现在近14亿人吃得好,70年间,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供给由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量基本平衡,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了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44156/
7.科学网—论奶粉事件与蛋白质战争目前,大豆变成阿根廷第一大农作物,2007-2008季粮食产量9600万吨,其中大豆产量4700万吨,是中国2007年大豆总产量的3.69倍,约占阿根廷粮食总产量的49%;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豆95%用于出口。 五、中国大豆国土沦陷剖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 曹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114-34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