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结交的朝鲜人,帮我读懂金正恩周边

纵观当前朝鲜半岛日益危险的形势,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之后,难免令人想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场景。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与自己同龄的金正恩到底在想什么:凭什么如此果断地采取一系列的强硬行动;在他的思维里,底线又在哪里。金正恩似乎是渴望直接跟美国谈判的,以为为此必备的就是核武器,以及能够抵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金正恩早就不信任中国,一系列的动向似乎暗示着他正在试图通过向中国施压的方式,实现与特朗普的直接谈判。

反正,“解剖”金正恩的大脑对当前的人类来说似乎是最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则回想过去10年自己在中国不同的地方所接触和交流的那些朝鲜人。对我这个日本人来说,那些朝鲜人是使我了解朝鲜的罕见途径,即使深知这些线索也是相当薄弱的。

2003至2010年,我在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宿舍勺园生活期间,对朝鲜的留学生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因而想方设法接触他们。一般来说,房间由宿舍的办公室分配,而不许自己选择住在几号楼、跟谁一起住,但仅有朝鲜学生是例外,来自朝鲜的学生只跟自己人一起住,门外还贴着朝鲜的国旗。我曾问过宿舍办公室的阿姨,“为什么朝鲜人只跟朝鲜人住我可以跟他们一起住吗”阿姨带着微笑回答说,“你不能。朝鲜那个国家比较特殊。”

朝鲜学生好认,因为他们一般只跟为数不多的朝鲜学生一起行动,胸前总是戴着金正日像章。无论在外面锻炼还是上学的路上,他们基本是两个人以上,估计要互相监视吧。据我了解,他们均是公派生,而且大多数是为了拿专业学位,而非只进修汉语的。他们的爱国意识很浓厚,从刻苦学习、每天锻炼、集体生活等细节不难看出他们报效祖国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我始终没有机会跟他们交流,虽然在公用卫生间、宿舍门口等地方打过招呼,试图聊天,但他们基本不予理睬,只是偶有寒暄。2007年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之间借跑步比赛建立了交流的基础,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未名湖和静园之间的某处跟几个朝鲜男生的对话,当时我们都跑得差不多了,满身大汗。是他们首先给我打招呼的。

“你从小跑步啊”

“对,从小跑步。”

“你应该是国关学院的吧”

“对的。”

“日本人不是讨厌中国吗”

“不能一概而论。有各种各样的人。在你的国家,也有各种各样的人,从而不能一概而论吧”

“在我们的国家,99%以上的人对日本没有好感。”

“是么。很遗憾。”

“你们日本人怎么看我的国家”

“差不多吧。99%以上的人对朝鲜没有好感。”

这是我第一次跟来自朝鲜的朝鲜人进行真正的对话。他们跟金正恩是一个年代的人,我对这一代朝鲜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轻易打开胸怀,不轻易信任别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自己、判断别人。

后来,我跟其中一个姓金的理科生熟悉起来。我和他在卫生间、宿舍门口几次单独偶遇,逐步交流,感觉合得来。2008年5月的某一天晚上,我和他在北大西门外的一家餐厅边吃鸡翅边喝啤酒,喝得差不多了后,我提出了一直很想知道的问题:

“你平时是怎么获取信息的”

他一点没有惊讶地回答说,“首先彻底阅读我祖国媒体的报道,然后是中国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报道。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金融时报》也看。”

我则有些惊讶地继续问,“是不是你在北京才能这样,若在朝鲜国内,也能看到那些海外媒体的报道吗”

金同学没有回答。我和他之间,即使借用了酒的力量,还是有难以消除的隔阂。我接着问,“你是精英中的精英,普通老百姓知道他们所处的状况吗”

对方立即解释说,“肯定知道的。朝鲜国内也有不少外国企业,中朝之间频繁来往的商人也不少。有外国的DVD从中国走私到朝鲜,朝鲜人也有好奇心。他们不是不知道国外的状况,只是知道后不能公开讨论,这是现状。”他还介绍说,自己在勺园经常看好莱坞的电影,通过它来“解剖美国人这个敌人的脑子”。

他强烈建议我去中朝边境调研,“否则无法了解这个复杂的两国关系,你必须思考至今边界为什么划在那里,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国家和民族的数量是不一致的。”

听从他的建议,我于2009至2011年期间5次前往中朝边境,主要是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但前后也去过辽宁省的丹东市3次。从边境一带接触到的朝鲜人身上,我了解到金家的独裁程度是多么严厉。

2009年6月,我第一次从北京坐飞机前往延边首府延吉。有一天傍晚,从中朝俄交界的防川返回延吉的路上,我看到了朝鲜战争期间被联合国军炮弹炸毁的“断桥”。不像防川的边境到处都有边防部队巡逻,这里没什么人,对岸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大声唱歌,我们彼此挥手打招呼。

同一天,在断桥附近我认识了一个姓金的先生,朝鲜族,接下来的几天,他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中朝边境的故事,包括自己所照顾的“脱北者”的处境。

“大概是2004年吧。朝鲜那边的同胞真的没东西吃了,大家快要饿死了。那一年缺粮食比往年早,3月就没了粮食,他们纷纷向这边要粮食。”

我问他,“您给不给粮食呢会不会被两国的当局监视呢”

金先生带着比较严肃的表情说,“因朝鲜战争死的朝鲜人有300万,1998年到2003年因饥饿死的也有300万。假如被警察发现向朝鲜那边的同胞提供粮食,就被罚款,一次3000块左右吧。”金先生当时的月薪才2000元左右。“为了帮助朝鲜的同胞被共产党拿走了很多钱。”

2009年那次,金先生给我介绍了他通过教堂照顾的一名40岁左右的朝鲜女性。1997年,她从朝方的惠山逃脱到中方的长白县,后来她认识的中国女性建议“这一带管得很严,农村更安全”。于是,她就来到安图县的农村跟朝鲜族的男的结婚。但2001年10月,她被中共当局发现,先在中方入狱,后遣返朝鲜,在朝方位于惠山的监狱关了一个月。她说监狱里共有12个房间,每一个50平米的房间里关着50个人左右,均为脱北者。后来她被遣送到俄国边界附近强制劳动。“有一天上车前往别的地方去的时候实在太饿,向负责人求情,用手里所有的钱买了一碗方便面,但我回去前车竟然开走了。”获得自由的她接下来想办法回到惠山,联系上自己的丈夫,“经过艰难的过程,我丈夫带着电视机、烟酒以及1000元人民币跟朝方的军人谈判,我最终被放走了,”她跟我回忆道。

成功“再脱北”的她,后来信了基督教,她通过金先生的翻译告诉我自己是如何看待朝鲜政权的。

“我相信有一天上帝一定改变我的祖国,但不能乐观,金正日死了以后,国家也不会变,因为它的儿子要世袭,一定进行同样的统治,被牺牲的总是人民。只有上帝才能改变朝鲜,而且在朝鲜,金家和上帝是无法共存的。我脱北后,朝鲜也丝毫没有变化。那个国家是没有爱的,也没有人道的概念。”

从她的话推断,朝鲜国内也有不少人对金政权是持批判态度的,并认为现有的统治模式是有问题的,只是不能表达和无法改变。她还表示,“许多情况是来到中国,看了韩国的电视台之后才知道的,朝鲜国内的愚民政策是成功的。”据她说,朝鲜贫穷的最大原因是,金正日的部下不把真实的情况传达给他。

结束访谈之前,我最后问了她今后的打算和目标。“跟与我一样脱北后信仰基督教的人合作,慢慢在朝鲜传播基督教,”她回答说。“我们在中国,无法跟同胞见面交流,因为这样做一定被抓。假如中国政府给我合法的身份证,正式访问祖国,可以传播基督教。我等待这样的一天,希望我的祖国能够被上帝拯救。我这生无所谓,但我们还有孩子们。”

他的这番话让我了解到,朝鲜的年轻精英至少不认为自由民主制度和价值观是适合祖国的,我也想到,朝鲜和中国的政治精英在警惕甚至抵制自由民主的态度上有些共同的地方,虽然他也向我表达过“中国早就不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中国人背叛了初衷”。

他的回答既简短,也意外。

“我们的国家可能在未来两年之内出问题。”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由金正恩接班,金家在朝鲜的统治体制至今不变。后来,金正恩与父亲相比更加“积极”开发核武和导弹建设,并强硬挑衅国际社会。我后来则再也没有机会访问中朝边境。

她无疑是朝鲜当局为了赚外汇而派来的众多工作人员之一。她没告诉我自己属于哪一个部门,谁来付工资,工资是多少,只是说“被派到平壤馆实习,在宿舍跟其他员工一起生活”。来到沈阳后才真正开始学习汉语的她,用中文交流也比较流畅,我时隔3个月见了她两次,进步很明显。她没告诉我自己是怎么学习汉语的,但从她的进步速度和相对准确的发音、语法等推断,应该和专门的中文老师比较频繁地学习。她说工作之余可以逛街放松下,她去过沈阳最繁华的中街,“但必须两个人以上,一个人没意思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则在我耳边悄悄地解释,“之前有过跟韩国合作的叛徒。”

我问她,“假如你爱上了中国男人,可以跟他结婚吗”

“不可以,”她直截了当地回答,“但有一个办法。跟我一起回平壤,向金正恩将军,就是我们的爸爸发誓终生为朝鲜工作,这样的话可以的。”

我接着问她,“哦,这么难啊,但朝鲜跟中国是传统友邦啊。”

她缓慢语速,微笑地说,“以前是,但现在不是了。”

她凝视着我的眼神明确在暗示朝鲜当局对中国的不满,她的表情和语言似乎承载着金正恩时代的中国观,即从他爷爷以来对中国的不信任感,尤其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与韩国建交后,这种不信任感更是日益加剧。

其实,我出生以来第一次认识和交流的朝鲜人是来自日本的朝鲜人,是我在北大的师兄,我们是2004年认识的。他出生在日本,上朝鲜学校,从小在朝鲜语和日语的双语环境里长大,是属于所谓的“在日朝鲜人”。18岁时,他面临国籍选择,日本、韩国、朝鲜之间,他最终选择了朝鲜。他在勺园告诉过我理由,选择朝鲜是因为他这一生的目标是朝鲜半岛的统一,自己的人生是为它而存在的。在校园内举行的国际文化节等场合,他曾高举白色的旗子,里面有整个朝鲜半岛的图像,主张的是民族统一梦。由于这样的生长背景,这位在日朝鲜人在校园内跟各国的学生开放地交流,而不像前面提到的朝鲜学生过着高度封闭、狭窄的生活。现在他在东京从事与传媒有关的工作,并建立了家庭。我们几乎没有联系和见面。但我内心很清楚他是对他的祖国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THE END
1.端稳“中国饭碗”守好“大国粮仓”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眼下,秋收画卷正在广袤田野徐徐展开,全国秋粮收获在六成左右,秋粮收购有序推进。大国粮仓根基扎实,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大国粮仓”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029435281121735&wfr=spider&for=pc
2.GitHubnaoko821/kkndme而关心自己能否拥有一套产权房的都市白领,除了呻吟一下意外,几乎是没有什么有效反抗的可能的。 sunxinmfc: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古已然。 但我们还没有谈到所谓“造反”的地步,只是说房价如你所述,暴涨,中国的中产和以上人士将进一步携款合法外流(在房价暴涨的09年,中国外流人口达到历史峰值)。 https://github.com/naoko821/kkndme_tianya
3.社科大讲堂同时,强调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是研究中国问题和中俄区域合作的问题的重要机构,双方加强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十分必要的。此次我院专门派遣人员进修调研,就是要学习和了解俄方的工作经验、了解俄罗斯学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并希望俄方给予支持,提供方便。http://www.hlass.org.cn/zsjt/jt/2011/12/3562.htm
4.阅政观你猜,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养多少人?南方plus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让“米袋子”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作为守护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餐饮浪费等行为无疑是自毁长城。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如何?有哪些遏制粮食浪费的探索?中国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粮食产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去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14/c3898455.html
5.周清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瓶颈与对策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我国现在粮食生产究竟是个什么状况?我们可以自豪的讲,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应该是非常不错的。我们2011年、2012年调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利用暑假期间,对湖南、辽宁、重庆、广西四个省15个产粮大县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得出以下结https://ldhn.rednet.cn/m/c/2014/11/25/3530696.htm
6.《中国粮的奇迹》︱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付出01.有关饥饿的那些事“猗猗嘉禾,金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当初5亿多人吃不饱,到现在近14亿人吃得好,70年间,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供给由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量基本平衡,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了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44156/
7.科学网—论奶粉事件与蛋白质战争目前,大豆变成阿根廷第一大农作物,2007-2008季粮食产量9600万吨,其中大豆产量4700万吨,是中国2007年大豆总产量的3.69倍,约占阿根廷粮食总产量的49%;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豆95%用于出口。 五、中国大豆国土沦陷剖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 曹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114-34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