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确保粮食安全,亚洲大国在怎么做

香港《南华早报》在提及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时写道,中国需要养活14亿人口,对1958-1962年那场席卷全国的大饥荒的记忆,仍深植在老一辈人的心中。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约10%的可耕地,但按人均计算,2006年中国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2020年疫情冲击、2019-2020年非洲猪瘟暴发,以及2020年席卷中国南方地区的洪水和北方夏季的干旱,都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压力。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因素则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城市发展导致的耕地减少,以及阻碍现代农业和大规模种植的耕地管理制度。在后疫情时代,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中国新发展战略中一个日益重要的政治优先事项。报道说,“中国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意味着中国要确保粮食供应绝对安全,“粮食有盈余是经济问题,粮食不够吃则是政治问题”。

有外媒报道称,粮食安全被视为稳定中国社会经济大局的“压舱石”,并提到中国高层近来频频聚焦粮食安全问题。在官方号召下,中国各地迅速掀起“减少餐饮浪费”热潮。《联合早报》报道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平均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达11.7%。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有中国农业农村部官员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说,“吃饭问题可能会成为全球问题,中国必须高度警惕”。

日韩紧盯粮食出口国风吹草动

在日本,关于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经常被提起。日本粮食自给率1965年为73%,之后就直线下降,现在在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且前景严峻。为改变现状,日本也有乡村振兴的蓝图。去年3月,日本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指导方针——“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其核心是到2030年将粮食自给率从2018年的37%提升至45%。日本《高知新闻》2019年曾刊发题为“日本食品安全保障处于十分危险状况”的社论,提到日本小麦自给率只有12%,政府必须要有危机感,要推进智能农业,以弥补无法集中农业用地大规模生产,以及农户减少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藤井聪今年1月在《农业协同组合(农协)新闻》上撰文说,农业用地只占日本国土的13.5%,从“食品安全保障”的观点出发,必须将提高“粮食自给率”定位为重要的国家目标。此前,《日本产经新闻》曾援引农协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提高食品自给率只是中央政府在摇旗呐喊,在地方政府、农业生产者、消费者那里还没有产生广泛共鸣。”

据报道,今年6月前,日本政府将汇总有关“在后疫情时代强化食品安全保障”的各种信息,应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东京大学铃木宣弘研究室给出的一组数据是:“把种子因素考虑其中,2018年日本蔬菜自给率为8%,把饲料因素考虑其中,牛肉自给率为11%、猪肉6%、鸡肉12%,而这些数字2035年将降至3%、2%、1%、2%。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日本将无法应对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的禁令。”不过,据《读卖新闻》报道,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一直在向日本出口小麦,且日本还有国家储备、大米自给自足。但日本主流媒体还是呼吁,政府必须与商社等民间企业合作,努力稳定粮食供应。据了解,日本很多综合贸易公司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投资农业生产,专门生产面向日本出口的农作物。

水稻是日本唯一可以通过国产实现大米自给自足的作物,不过,据《环球时报》驻日记者观察,一些种植水稻的日本农民却面临收入难以保障的现实情况。秋田县汤泽市是日本著名的大米品种“秋田小町”的产区,在当地劳作近40年的稻农石成寿告诉记者,他同时还种植饲料用稻谷和樱桃,因为“只靠种植水稻无法生存下去,要从事复合农业”。

韩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突出。上世纪60年代,韩国谷物综合自给率曾高达90%,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如韩国人肉类消费增加,以及产业化、都市化提高让耕地越来越少,韩国粮食自给率也出现持续下滑现象。目前,韩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34公顷,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2009年至2019年韩国政府在粮食领域投入13.52万亿韩元进行扶持,如补贴农民种植水稻以外的农作物、通过援助培训和农资方式培育粮食作物共同经营制度、支持水田旱作等,但效果并不理想。韩国2019年的粮食自给率仅为45.8%,与2009年的56.2%相比大为降低。受天灾和国际粮食价格影响,韩国2020年出现粮食产量过去52年来最低和价格史上最高的现象。

韩国粮食的不足部分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购买,因此,粮食出口国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加剧韩国的危机意识。据《韩民族新闻》报道,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去年5月曾进行过“应对粮食危机特别演练”,核心内容就是向在海外的韩国农场主下达“进口粮食命令”。目前,共有69个韩国法人在俄罗斯、柬埔寨、中国、越南、印尼等地经营农场,“进口粮食命令”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想方设法将粮食运往韩国。但一些韩国专家还是认为,韩国的粮食安全已亮起红灯,为此必须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粮食生产率。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其粮食消费量的90%需要进口,但新政府仍投入巨资发展都市农业。

印度:粮食大国、饥饿大国

“印度用占世界2.4%的国土面积养活全球1/6的人口。”这是国际媒体提到印度粮食生产状况时常用的数据。在粮食安全上有过惨痛教训的印度,严格来说应是“人多地不少”。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中国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人计算18亿亩合120万平方公里。印度国土面积约为中国的1/3,却拥有180万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印度河与恒河两大河流冲积平原,给人口超过13.5亿的印度带来肥沃的土地。印度历史上就是农业大国,但从沦为英国殖民地到1947年独立,印度发生过5次大饥荒。从独立到20世纪70年代,印度又发生3次较大饥荒,官方统计饿死300余万人。

粮食安全问题是历届印度政府的心腹大患,并通过“绿色革命”等举措提高粮食产量。到1980年,印度政府宣布本国实现粮食自给。现在,印度日常农产品价格保持低水平,粮食略有盈余出口,这与独立前后粮食长期短缺、依靠进口形成强烈对比。为保证农民的权益,刺激生产积极性,印度政府还长期实行粮食收购价保护。在维护社会公平和选举因素推动下,印度对农产品价格实行干预政策,出台《国家粮食安全法案》。

在有粮食出口的印度,国民饥饿状况却在加剧。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去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印度仍是拥有最多“粮食不安全人口”的国家。报告估算,2014年至2019年,即莫迪政府的第一个任期,印度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增长3.8个百分点。印度在“2020年全球饥饿指数”10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4位,属于“重度”饥饿类。英国《对话》杂志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粮食生产大国印度还是世界上饥饿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情况敲响警钟,提醒各经济体必须重新配置自己的粮食体系”。

新加坡是小国中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样板。2007年,全球发生粮食价格危机,短短一年内,粮食价格上涨40%,引起世界恐慌。对此,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新加坡从那时就规划全面的粮食多元计划,并在《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中连续于2018和2019年排名第一(中国分别列第46位和35位)。目前,新加坡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粮食,比2004年时多出40个国家和地区。除鼓励公司到海外发展农粮产业外,新加坡政府还鼓励发展高科技农业,提出2030年达到满足国人三成营养需求的“30·30愿景”。

THE END
1.韩国承诺提供380亿美元支持关键矿物供应链,我在韩企业可关注供应韩国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55万亿韩元(约380亿美元),以强化其关键矿物供应链,支持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等关键行业。这一投资计划旨在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特别是在全球贸易紧张背景下,尤其是在美中贸易战升级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背景之下。根据韩国财务部的声明,政府将制定监控系统和应急预案,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并增加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dwtzyjjhzc/yjxx_6067/202412/t20241230_6600049.htm
2.韩国政府制定矿业开采及储备十年规划矿产稀土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矿业开发,韩国政府计划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和专项基金支持矿产储备与技术研发。同时,规划提出加强与资源大国的战略合作,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望:中韩合作的潜力 韩国的矿业十年规划不仅为本国能源与产业发展铺设了资源基础,也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中国作为全球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OIEBMF0553V42J.html
3.韩国政府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下调至2%以下新闻频道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月2日获悉,韩国政府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下调至2%以下。2024年12月31日,韩国代总统崔相穆发表新年贺词时表示,韩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总台记者 张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https://news.cctv.com/2025/01/02/ARTIXypmL9RwvnvWIlnvOBcP250102.shtml
4.农民日报头版:由背粮去韩国的“粮食客”想到的粮食安全之重其实,“粮食客”并非近来才兴起的新行当。有知情人士表示,从刚有跨境代购起就有了“粮食客”,他们频繁往返于中韩两国,从中国背粮食去韩国,又从韩国背化妆品等到中国。之所以近期成为舆论焦点,主要是有网友担心这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持这样的警醒当然可以,不过一来“粮食客”肩背手提的数量有限,二来他们的背包里https://m.dztcqrm.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57795
5.美国5000万人粮荒,韩国大米产量50年最低:粮食危机要来了?除了人口问题之外,全球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从韩国的遭遇中窥见一二。 根据韩联社报道,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韩国中部地区雨季创纪录地持续54天,且韩国今年遭多场台风侵袭,导致大米大幅减产。 同样遭殃的,还有白菜。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63273587&efid=KK4x23F2Wly2VZbct58Kkw
6.美国对韩国的粮食战略及韩国的应对美国对韩国的粮食战略及韩国的应对 America's Food Strategy for Republic of Korea and Its Response 作者:徐振伟;刘龙;魏颖杰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当代韩国 页码:79-90页 年卷期: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美国 韩国 粮食安全 粮食主权 摘要:美韩之间在粮食方面的博弈由来已久https://wenku.baidu.com/view/46783a0a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d9.html
7.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概览韩国、美国等国家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着眼,在海外投资种植粮食,以保证国内粮食的供应。 立法先行。1979年,韩国出台了《海外农业投资指南》《10年期海外农业开发战略计划》《海外农业开发合作法》等法规。日本也制定了《海外农业开发法》《国际土地投资指南》等多部法规,鼓励海外农业投资。美国制定和修改了《海外投资保险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65672.shtml
8.粮食安全保障法.docx粮食安全保障法根据国际农业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一个促进生物技术应用的非盈利性小规模国际组织成立于1992年坐落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菲律宾和肯尼亚也有研究机构)数据截至20年底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1400万农民种植了1.3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相比20__年1330万农民种植1.25亿公顷上升了7%其中1400万农民中的1300万是来自发展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44328969.html
9.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国内外针对中国粮食安全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以粮食生产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多[22,23,24,25],在粮食消费与需求的研究方面,对未来判断的研究略显薄弱[26,27,28]。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引起居民对多元食物特别是肉类食物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我国现有农产品供给水平尚不能满足未来多元农产品尤其是饲料粮的https://www.jnr.ac.cn/CN/10.31497/zrzyxb.20210609
10.借鉴韩国利用外资的经验刘日新1.巴西、韩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及借鉴 陈春霞 ,王欢 - 当代财经 - 1999第12期 2.借鉴韩国经验,做优我省中药材产业基地--赴韩国、香港考察中药产业情况的报告 程浩明 - 甘肃农业 - 2015第002期 3.韩国和德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国、德国粮食安全考察报告 Chinese Agriculture Delegation - 农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ollege-theory-front_thesis/0201284569886.html
11.大国根基:粮食安全粮食不但能毁掉一个国家,也能拯救一个国家,甚至还能拴住一个国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岛国日本和我们的思密达兄弟为何对美国爸爸如此的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翻开他们的粮食自给率就知道了,韩国是26.9%,日本自从二战以后粮食产量就直线下滑,从2000万吨下降到985万吨,自给率也仅仅27%,和韩国旗鼓相当。如果把美国https://www.jianshu.com/p/75258729f5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