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保障粮食安全,让人民群众吃饱吃好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前提,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这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前提,也是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基石。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粮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端牢“中国饭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粮食安全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三农”工作成就斐然,全方位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在持续付出巨大努力之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5年至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达1.37万亿斤,创历史最高纪录。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500公斤,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直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起了庞大的口粮储备体系。2022年我国拥有全球60%的大米储量和51%的小麦储量。农业农村部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稻谷、小麦两大主粮储备都超过了一年的口粮消费需求。2022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万吨,其中进口大豆9108万吨。这说明粮食短缺是结构性的,相对于口粮而言,大豆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并非实质性的。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人均进口量相对较小,对外依存度并不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进口只有日本人均进口的1/2、韩国的1/3。总体而言,我国有连续多年的粮食丰收作为基础,也有充足的库存做保障,还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以生产体系、储备体系和进口体系这三大体系做支撑,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保护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初见成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在耕地建设上,坚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逐步施行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遏制耕地“非粮化”,明确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的优先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由提质改造和数量补充相结合的占补方式转变为建立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从耕地等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制定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提出了耕地休养生息的阶段目标和政策措施。2017年发布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制定了2030年我国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2020年修订完善实施了《土地管理法》,2021年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2年印发《2023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到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1万亿斤以上。

三、扎实做好粮食安全各项工作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都会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和粮食保障工作。

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扎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持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得出、产得优。持续加强耕地养护,稳步推进休耕轮作制度,结合耕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的品种自给率为100%,玉米在95%左右,蔬菜为87%。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就畜牧业种业而言,除了蛋鸡外,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整体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我国的畜牧育种要坚持走引进改良为主之路,同时注重挖掘地方品种的优良性状基因。

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工作责任。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层层传导压实责任。2022年,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种足种满不撂荒。当前,我国进一步强化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充分展现了资源动员能力强的体制优势。通过补贴扶持等政策,确保粮农收益,把国家的优先序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农民的生产经营选择行为。要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分类分级划分耕地用途,高标准农田原则上要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对于一般耕地,应首先满足口粮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用地需求,不得为追求经济效益在未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非食用农产品生产活动。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健全机制让农民种粮抓粮不吃亏得实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头等大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钱可赚,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粮食具有明显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兼具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国家和人民主权三项国家安全职能,必须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强支持保障力度。我国种粮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不少地方甚至连年亏损,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持续性带来隐患。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必须和提高农民粮食收益相统一,综合实施补贴、奖励、金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创新经营方式,优化实施种粮收入补贴政策,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实现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协调发展。

做好节粮减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可见,减少粮食损耗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要重视对播种机的正确操作,避免种子用量过大。在粮食收获环节精心操作,及时晾晒烘干,避免粮食变质。在储藏环节加强虫害防治。此外,餐饮企业加工、日常生活用餐都要避免浪费,让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

THE END
1.韩国承诺提供380亿美元支持关键矿物供应链,我在韩企业可关注供应韩国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55万亿韩元(约380亿美元),以强化其关键矿物供应链,支持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等关键行业。这一投资计划旨在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特别是在全球贸易紧张背景下,尤其是在美中贸易战升级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背景之下。根据韩国财务部的声明,政府将制定监控系统和应急预案,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并增加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dwtzyjjhzc/yjxx_6067/202412/t20241230_6600049.htm
2.韩国政府制定矿业开采及储备十年规划矿产稀土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矿业开发,韩国政府计划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和专项基金支持矿产储备与技术研发。同时,规划提出加强与资源大国的战略合作,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望:中韩合作的潜力 韩国的矿业十年规划不仅为本国能源与产业发展铺设了资源基础,也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中国作为全球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OIEBMF0553V42J.html
3.韩国政府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下调至2%以下新闻频道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月2日获悉,韩国政府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下调至2%以下。2024年12月31日,韩国代总统崔相穆发表新年贺词时表示,韩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总台记者 张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https://news.cctv.com/2025/01/02/ARTIXypmL9RwvnvWIlnvOBcP250102.shtml
4.农民日报头版:由背粮去韩国的“粮食客”想到的粮食安全之重其实,“粮食客”并非近来才兴起的新行当。有知情人士表示,从刚有跨境代购起就有了“粮食客”,他们频繁往返于中韩两国,从中国背粮食去韩国,又从韩国背化妆品等到中国。之所以近期成为舆论焦点,主要是有网友担心这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持这样的警醒当然可以,不过一来“粮食客”肩背手提的数量有限,二来他们的背包里https://m.dztcqrm.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57795
5.美国5000万人粮荒,韩国大米产量50年最低:粮食危机要来了?除了人口问题之外,全球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从韩国的遭遇中窥见一二。 根据韩联社报道,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韩国中部地区雨季创纪录地持续54天,且韩国今年遭多场台风侵袭,导致大米大幅减产。 同样遭殃的,还有白菜。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63273587&efid=KK4x23F2Wly2VZbct58Kkw
6.美国对韩国的粮食战略及韩国的应对美国对韩国的粮食战略及韩国的应对 America's Food Strategy for Republic of Korea and Its Response 作者:徐振伟;刘龙;魏颖杰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当代韩国 页码:79-90页 年卷期: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美国 韩国 粮食安全 粮食主权 摘要:美韩之间在粮食方面的博弈由来已久https://wenku.baidu.com/view/46783a0a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d9.html
7.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概览韩国、美国等国家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着眼,在海外投资种植粮食,以保证国内粮食的供应。 立法先行。1979年,韩国出台了《海外农业投资指南》《10年期海外农业开发战略计划》《海外农业开发合作法》等法规。日本也制定了《海外农业开发法》《国际土地投资指南》等多部法规,鼓励海外农业投资。美国制定和修改了《海外投资保险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65672.shtml
8.粮食安全保障法.docx粮食安全保障法根据国际农业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一个促进生物技术应用的非盈利性小规模国际组织成立于1992年坐落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菲律宾和肯尼亚也有研究机构)数据截至20年底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1400万农民种植了1.3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相比20__年1330万农民种植1.25亿公顷上升了7%其中1400万农民中的1300万是来自发展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44328969.html
9.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国内外针对中国粮食安全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以粮食生产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多[22,23,24,25],在粮食消费与需求的研究方面,对未来判断的研究略显薄弱[26,27,28]。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引起居民对多元食物特别是肉类食物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我国现有农产品供给水平尚不能满足未来多元农产品尤其是饲料粮的https://www.jnr.ac.cn/CN/10.31497/zrzyxb.20210609
10.借鉴韩国利用外资的经验刘日新1.巴西、韩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及借鉴 陈春霞 ,王欢 - 当代财经 - 1999第12期 2.借鉴韩国经验,做优我省中药材产业基地--赴韩国、香港考察中药产业情况的报告 程浩明 - 甘肃农业 - 2015第002期 3.韩国和德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国、德国粮食安全考察报告 Chinese Agriculture Delegation - 农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ollege-theory-front_thesis/0201284569886.html
11.大国根基:粮食安全粮食不但能毁掉一个国家,也能拯救一个国家,甚至还能拴住一个国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岛国日本和我们的思密达兄弟为何对美国爸爸如此的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翻开他们的粮食自给率就知道了,韩国是26.9%,日本自从二战以后粮食产量就直线下滑,从2000万吨下降到985万吨,自给率也仅仅27%,和韩国旗鼓相当。如果把美国https://www.jianshu.com/p/75258729f5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