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五大现状和问题及趋势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数字经济概述;二是我国数字经济政策;三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四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已取得巨大进步,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数字技术正在加快向实体经济的融合渗透,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深入推进,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11月7日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据网经社“电数宝”(DATA.100EC.CN)电商大数据库预测,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2%。

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总结了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取得的成绩:

(一)信息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宽带用户普及率明显提高,光纤用户占比超过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4.6亿;

(二)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更多企业迈上“云端”;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进入快车道。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49.4%,新增上云企业超过47万家,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

(三)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在线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互联网平台日益壮大;

(四)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管理新模式广泛普及,数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

(五)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在全球赢得广泛共识,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五大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等。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归纳,主要为:

问题一:数字经济大而不强。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增长迅猛、2020年的增速以9.6%领跑全球,但仍需培育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在数字经济规模上,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达5.36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但仅为美国13.6万亿美元的40%;在数字经济占比上,美国、德国等国的数字经济在其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比重均超过60%,而我国2020年的数字经济占比仅为38.6%。

问题二:关键技术工程亟待突破。关键技术工程是困扰我国数字经济向高质量迈进的“绊脚石”,特别是在算力平台建设上。不论是个人电脑,还是超算、云计算等算力形式,都是由整机、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4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芯片和操作系统受国外的制约程度最大。

问题三:法律制度环境仍需完善。当前,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数字经济的高速增长。而长期以往法律制度不完善也将逐渐成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数字业务的进一步开展依赖法律规定的持续细化。如数据确权法律的缺位造成数据交易难以推进;法律规定的缺位会加大一些数字业务创新导致的社会风险、金融风险。

问题四:数字经济国际话语权仍需提高。在参与开放政府联盟(OGP)并做出开放数据承诺的国家中,欧洲国家占36.5%、发达国家占26.9%。我国的数据开放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不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面对单边主义的日益盛行,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也受到削弱。

问题五: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数字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特征。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也具有较高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此外,各省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模也存在一定差距。

三、各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发展高地

随着“数字经济”地位在国家的不断提升,“数字经济”也成为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在“十四五”规划中,各地正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以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2021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贵州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湖南数字经济增长17%,四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012亿元……从各地2021年“成绩单”来看,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因此,各地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布局数字产业集群、加快部署新基建。

(一)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不少地方正加速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如,浙江提出了《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上海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全面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坚持整体转变、全方位赋能和革命性重塑;《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于7月30日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四川提出到2022年,该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

(二)布局数字产业集群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各地方也纷纷定下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标,并因地制宜圈定重点产业领域。浙江提出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做大做强数字安防、集成电路、智能计算和智能光伏等产业,推进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展,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湖南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壮大先进计算、北斗应用、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布局光电信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集群化成为发展数字产业重要抓手。贵州提出实施数字产业大突破行动,加快培育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主导产业集群。四川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芯屏存端软智网”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山东提出巩固数字经济新优势,打造先进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产业集群将着重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主体,同时优化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下一步要推动区域数字生产力科学布局,依托“一带一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东部地区创新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中西部地区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利用。

(三)加快部署新基建

多地正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向2022年,江苏聚力打造数智赋能融合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构建泛在互联智能感知的城市级物联网,打造城市数字孪生体。山东提出实施5G和固定网络“双千兆”工程,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6万个,开展数据中心提质增量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动国际通信出入口局落户山东。

四川将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安徽提出实施“新基建+”行动,创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集群,新建5G基站2.5万个以上。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和基石,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各地政府从站址规划、资源开放、用电优惠等方面给予5G大力支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5G基站超过140万个,其中共建共享5G基站超过80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部地级市、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

此外,为了进一步明确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部分省市对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设定了“十四五”阶段目标。

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提出“数字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13个总体目标,描绘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动能。为此,我国需要用“数字”打开更多领域和行业应用场景,打造更明显的数字经济优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之路。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主要在数字技术应用、核心技术研发及数字经济治理等方面。从数字应用层面来看,尽管我国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数字技术融合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许多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展望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协同研发、设计等持续创新,并通过数字化实现生产制造的柔性化、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和平台化,结合消费端的大数据,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更精准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趋势一:强化核心技术

强化核心技术仍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利于解决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我国仍然不是“数字经济强国”。作为当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数字科技领域也是我国核心技术“卡脖子”相对突出的重要领域。

因此,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持续推动应用场景开放,加强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各个层级数字科技的持续性创新和应用。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数字经济仍应在网络基础技术、高端芯片、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多个方面加强研发,从而强化核心技术。

趋势二:数字经济治理融合统一

数字经济治理层面上,随着数字经济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的同时,大量治理问题也不断显现。数字经济治理涉及到国际国内的复杂体系,不仅包括政府对数字空间的管治,也包括网络上各种主体的治理行为。从未来发展看,需要协同政府、网民、平台、各种虚拟组织等各个主体之间的治理行为,推动数字经济“技治、法治、自治”三者的融合互动,使“工具、法律、自律”三者之间达到统一,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继续加深与治理体系的融合,优化升级治理结构和治理流程,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治理,使治理活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福祉的提高。

趋势三: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加速

趋势四: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需要加快部署未来决定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日前,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新增5G基站数达到了65.4万个,千兆光网覆盖到了3亿户家庭,“5G+工业互联网”在采矿、钢铁、电力等10个重点行业形成了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在推动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与传统数字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同时也要根据未来发展导向布局,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有效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中国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探索气候变化、绿色发展、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全力打好国际“数字突围战”。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已取得巨大进步,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当前,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子商务领域主要上市公司包括:1)产业电商类:网盛生意宝、国联股份、冠福股份、上海钢联、焦点科技、卓尔智联、合纵药易购、科通芯城、慧聪集团、汇通达、卓创资讯等;2)数字零售类: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小米集团、快手、苏宁易购、唯品会、叮咚买菜、国美零售、微盟、壹网壹创、逸仙电商、有赞、每日优鲜、什么值得买、返利网、达达集团、宝宝树集团、云集、蘑菇街等;3)数字生活类:美团点评、1药网、贝壳找房、携程、BOSS直聘、猎聘、同程艺龙、阿里影业、猫眼娱乐、乐居、途牛、房多多等;4)跨境电商类:跨境通、天泽信息、华鼎股份、联络互动、子不语、兰亭集势、安克创新、星徽股份、华凯创意、洋葱全球、大健云仓等。

另外,电子商务领域已披露招股书公司(含受理、问询、过会未上市等阶段)包括:微拍堂、绿联科技、力盟科技、亿太恒星、途虎养车、药师帮、粉笔科技、Keep、酷家乐、名创优品、喜马拉雅、圆心科技、致欧科技、华宝新能、思维造物、土巴兔等。

【小贴士】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是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平台+智库+融资”三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提供的服务包括:政府智库、研究报告、电商榜单、战略顾问、专家培训等。成立以来,服务了数百家部委、地方政府、电商平台、传统企业、上市公司、产业园区、投资机构、服务商等产业链客户。

THE END
1.新华述评世界经济里的“中国风景”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八有外媒评价称,随着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消费信心和企业投资意愿将逐步提升,且更多国家也将感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外溢效应。前路并非坦途。但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全球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都在一次次风雨洗礼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让“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踏遍青山,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53695881693028&wfr=spider&for=pc
2.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全文)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尚未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循环经济认识不足;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尚未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三是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科技支撑;四是环境意识不强,消费方式不合理等。 第二篇: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https://www.99xueshu.com/w/gtdcbry6rruw.html
3.“经”石为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趋势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已取得巨大进步,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数字技术正在加快向实体经济的融合渗透,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深入推进,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总结了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取得的成绩: https://econ.ccnu.edu.cn/info/1058/18297.htm
4.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统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我国东进西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能源和战略储备基地,国际能源资源大通道。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之后,稳疆兴疆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疆区域经济中总量和结构因素的变化进行客观的分析观察,认识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主要特征和影http://tjj.xinjiang.gov.cn/tjj/tjfx/201012/cde4eff8dfa74c90845be1044495e120.shtml
5.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27174529_24612.html
6.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目前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1月,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文献数为32766条。本文选取被引频次大于100的前1500篇文献,用Citespace对这些文献进行聚类分析。 如图1所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于“高质量发展”“高速增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615/8466439.shtml
7.28张图表——深度解读中国宠物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趋势为了更好地研究宠物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前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21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研究报告》,围绕国内宠物经济产业的发展概况、背景进行详细分析,并重点解读宠物用户消费行为数据,结合行业标杆企业案例,对宠物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https://www.iimedia.cn/c800/81214.html
8.“新时代”加强民营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研究有鉴于此,在民营经济领域加强统战工作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民营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逐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也逐步深入进行。http://www.ahmj.org.cn/show.asp?Tid=12&Id=9149
9.当代中国经济现状与发展.pptx当代中国经济现状与发展.pptx,当代中国经济现状与发展汇报人:文小库2023-12-17 引言中国经济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结论与展望目录 引言01 主题介绍当代中国经济现状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09/812605505700605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