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周带你了解“蚝”味道从何而来
近距离看“蚝的一生”
程村蚝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海中牛奶”。
目前,程村蚝采用胶丝绳粘蚝的方式进行吊养。
蚝农在蚝排上辛勤劳作着。
程村蚝运到岸上还要进行开壳作业。
程村蚝浑身上下都是宝,蚝壳也可以充分利用。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处南海之滨的阳西拥有十分丰富的海产资源,驰名中外的程村蚝更是中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活体水产品。蔚蓝海域是阳西群众致富增收的“蓝色牧场”,这里的生蚝不仅个大味美,也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海中牛奶”。
在“蚝的一生”展示区,几个特大的透明水族箱里生动地展示出了蚝的生长历程,广大群众和各地游客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程村蚝的各阶段生长情况。从蚝苗养殖到成熟收获,再到加工、烹饪,最后蚝壳变成文创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蚝的一生”在程村蚝美食文化周得到了全景展示。
自20世纪90年代起,阳西县程村镇群众便开始大规模自主养蚝。人工养殖方式经历了石头自然纳苗养殖、水泥柱自然纳苗养殖、棚架式吊笼养殖、吊柱养殖、胶丝绳粘蚝吊养五个阶段。
目前,程村蚝采用胶丝绳粘蚝的方式进行吊养,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吊养密度,蚝体大小均匀、产量高。
吊养是利用浮排,用绳子将生蚝一串串吊在水中养殖。刚发育成形的蚝苗小如蚁脚,它们会选择一块石头或一片水泥扎根安家,乍看如嵌在石头上的小沙粒,需借显微镜方能看清其形态。
培育10余天的蚝苗,初显蚝之真身,它们慢慢生长,最后将石头表面全部覆盖,此时将其投入海里自主觅食即可。
其实常被当作垃圾丢弃的蚝壳,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其含有90%以上的碳酸钙,可应用于诸多领域,如环保墙壁、医药、食品保健及制作各种添加剂等。目前,阳西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推进蚝壳深加工产业发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