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海洋牧场长出“文登蚝”惊艳世人味蕾

大众网威海10月12日讯(记者贺敬浩)迎着海风,看夕阳西下,品美味生蚝,一次品蚝之旅三重美好享受。10月12日,“绿能新动”全国新媒体文登行走进文登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一起品味“文登蚝”。

生蚝原名牡蛎,又叫海蛎子,生蚝养殖在我国已有700多年历史。10月12日,是文登蚝的舞台。汽车顺着海边一路来到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下车,迎接大家的是个大肥美的“文登蚝”。“对生蚝的最初印象还是来自小时候看的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里面对生蚝的描写,让我觉得它是世上最鲜美的食物。”“太鲜了!”网络名博和记者编辑们纷纷发出感叹。

北纬37°黄金海岸三河入海养出“文登蚝”

北纬三十七度,这个魔力无穷的数字仿佛尽得大自然的灵气,它所穿行而过的地域,尽是人类文明荟萃和文史胜迹聚集之地。不仅如此,或许是上帝的有意安排,北纬三十七度这一黄金纬度线上聚集了无数美丽富饶的城市,从法国波尔多、希腊雅典、韩国首尔、美国旧金山、意大利西西里,到中国文登,纬度与海洋、陆地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这条纬线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文登不仅得益于这条纬线的馈赠,而且以昆嵛山脉为发源地的三条淡水河流(西至黄垒河入海口东至香水河、昌阳河入海口),经与辽阔的海面、规律的潮汐、通畅的海流有机融汇,形成了一个生态环境特别优良的海域。保证了此地的海水咸度在26‰以下,海水常年无污染,水质肥沃,是适宜生蚝生长的最佳水质,“文登蚝”应运而生。

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军勇告诉记者,当年日本最大的水产商日水集团想要进军中国市场,特意到文登考察“文登蚝”的品质,发现“文登蚝”的生长环境、条件相比较其他地区的生蚝,都是最优的。如今,这片海域所产的“品贝鲜”生蚝,蚝肉肥大、白嫩、鲜美、爽脆,食用及药用价值极高,生蚝又被称为“海里的牛奶”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钙、锌等多种维生素以及牛磺酸等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同时,养殖海区无赤潮,无污染源。这些都保证了生蚝的健康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的生态环境之中,确保了生蚝的品质。

媒体人周女士来自济南,生长在内陆地区的她第一次来到新鲜生蚝的产地,内心的兴奋溢于言表。“活了这么多年,从没吃过这么新鲜的生蚝,生的蚝肉更加的原汁原味,而且蚝肉个大饱满,入口爽脆,‘文登蚝’真赞。”周女士说。

大块头的“文登蚝”

“文登蚝”映衬着大海,来自大海的馈赠

三倍体牡蛎的发展解决牡蛎产业大难题

多个物流公司的冷链货车排队等候,流水线上一箱箱的“文登蚝”整装待发,每一天,都有10万只“文登蚝”从文登区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离开,发往全国各地海产市场。

这样的场景,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是理事长蔡军勇想都不敢想的。2010年,因为没有掌握生蚝养殖的先进技术,合作社经历了“颗粒无收”的局面,当时市场上最有名也是最贵的就是“法国蚝”,难道“法国蚝”真有那么好?带着疑问蔡军勇特意去吃了一次,这一次,蔡军勇坚定了自己的养殖信心。经过几年的摸索,2013年,蔡军勇带着自家的生蚝和“法国蚝”同时拿给酒店对比,得到的评价是口感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文登蚝”的市场就此打开。在各大渔业博览会上,每一次蔡军勇带去的一万多只“文登蚝”都会被看展观众一抢而空。因为水质优良,有机养殖,合作社注册的“品贝鲜”牌牡蛎还获得了上海有机产品展的金奖。

2017年,合作社继续扩大生蚝生产规模,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合作,引进三倍体牡蛎,建立全国最大牡蛎养殖基地,实现牡蛎养殖效益上的新突破,所谓三倍体牡蛎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而成的,它比普通的牡蛎大2-3倍,产于无污染的深水海湾,而且还富含糖原、氨基酸、牛磺酸等活性元素,是一种天然的具有食补作用的海洋珍品。经科学测定:在牡蛎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不仅很低,而且还富含很多不饱和脂肪酸、无机盐和钙、锌等微量元素,其中锌和硒元素含量居海产品之首。三倍体牡蛎的引进,打破了原有牡蛎品种单一的局限性,提高了产量,更创造了价值。

蔡军勇告诉记者,目前该社海上筏式养殖面积10万亩,年产牡蛎12500吨,精深加工车间20000平米,年加工销售生蚝1-3亿只,全国80%的生蚝产量都在金滩。由此,“文登蚝”不单成为了文登区“海上粮仓”标志化产业之一,并且在2014年注册了“品贝鲜”牡蛎商标,同时被授予“威海十大养生产品”的荣誉称号。2017年10月7日,“文登蚝”成功注册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一个证明商标。

10万亩海上牧场打造国际“文登蚝”

近年来,围绕如何更好地发展生蚝养殖这一惠民产业、叫响文登蚝这一品牌,文登依托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一龙头企业,从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及产品认证工作,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之路。

2017年,文登区政府提出“海牧陆工立体养,多园休闲一带靓”的发展战略,文登区海洋渔业局更是提出坚持以“海上粮仓”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海洋经济振兴工程。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振兴文登海洋经济。

为了响应文登区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在积极探索,努力把金滩生蚝打造成一个“升级版”的田园型海洋牧场。在引进三倍体生蚝的同时,还与中集来福士合作打造一座自升式多功能海上平台,满足海洋牧场的看护和海上休闲垂钓的功能。

同时,在文登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上,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在线视频,对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掌握水质情况、指导科学养殖提供支持。

“依托这一平台,我们还可以随时抽取养殖企业录入的生产记录、销售记录等电子档案,将水产品质量监管推向全天候无缝覆盖。”该平台管理人员表示。近年来,在打造文登区域水产品品牌的道路上,文登区海洋与渔业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在养殖户科技培训、合作社扶持和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量的政策、资金、人才方面的支持,加大监督抽检力度,积极扶持水产企业做大做强。

为确保生蚝品质,更好地叫响文登蚝品牌,他们加大水产品监督抽检力度,严格实行投入品使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严格执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和质量安全记录制度,同时,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产品形象。

THE END
1.生蚝,壮阳的战争与谎言简单讲,就是等到野生生蚝长得差不多了,便取到养殖池里养几个月加饲料催肥,所以贝隆和马雷恩-欧雷宏海湾等地的生蚝膘肥体壮,驰名欧洲。 当年夸法国生蚝牛逼,不是生蚝本身牛逼,是这种喂猪的法子牛逼。 甚至后者还是用废弃的盐场养起生蚝,当地水里有独特的蓝藻,生蚝吃多了便发绿,蚝中绿巨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14369073791525
2.水产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这8种高利润养殖品种你试过吗?七、水产养殖最赚钱生蚝 1、生蚝被称为海底牛奶,能被称为牛奶的营养一定丰富。现在在我国养殖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但是最常见的为一下两种,一种是插竹养殖,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把竹子插在海里,然后进行养殖。还有一种是漂浮养殖,这个就是让木头漂浮在海面,用绳子固定好生蚝就好了。 https://www.jiamengfei.com/news/807697
3.一提牡蛎就想到吃?牡蛎:万万没想到我的保护壳变成了装我的碗17世纪时,野生生蚝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如今的生蚝主要依靠养殖供应。如果生蚝新鲜且产地优秀,就着柠檬汁直接生吃当然是最佳的选择,仿佛吮吸着来自大海的乳汁。 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里,这样描述牡蛎:“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开牡蛎壳,递给了两位先生http://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16599
4.产销一体化,卖生蚝,年赚百万当然生蚝也不是直接在海里捞的,毕竟在中国要直接获取海产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李老板在自己的老家--湛江,经过合法手段,围了一片小海域,养殖生蚝。 生蚝的养殖小雪就不仔细说啦,主要就是产销一体化。李老板的家人在家乡养殖生蚝,每天通过车运到东莞。因为他的客户是固定的,所以每天需要多少都是基本固定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18/17/246990_843350727.shtml
5.立足海优势做大蚝文章“生蚝养殖是生态友好型产业,整个养殖过程不投饵、不投料、不投药,所有的养分都来自海中的自然食物。只要将吃完的生蚝壳丢进海里,幼小的蚝苗就会附在这个壳上重新长成更大的生蚝。”林新华告诉记者,三倍体生蚝由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而成,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葡萄牙三倍体牡蛎,养殖生长速度快,个头更大、肉质更白、口味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01/04/content_141579_16925485.htm
6.又到生蚝季关于生蚝的13个事实真相17世纪的纽约城是一片海滨,到处都是生蚝养殖场。直到19世纪,纽约城扩张之后,生蚝也很多,从街上就能买到生蚝。这条最古老的街道因此得名。 蛎床面积正在变小 调查显示,由于径流和淤泥的缘故,切萨皮克湾每年流失的蛎床达2600英亩。另外,太平洋海岸的螃蟹和蜗牛等入侵物种也在破坏原生蛎床。全球变暖造成的海洋酸化也是https://m.acfun.cn/v/?ac=3219729&t=1477908285624&type=article
7.新时代退役军人奋斗榜样曾凡君这个“大忙人”前沿资讯逆流而上,才能找到水的源头。沮丧过后曾凡君很快便重振旗鼓。积极向村民讨教,时刻留意环境变化,退潮后到养殖场地检查护理……曾凡君每天都扎进海里,一步一步摸索着生蚝养殖的方法,终于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养殖场站稳脚跟。 尝到创业甜头的曾凡君并不止步于此,用第一桶金在红旗农场办起养猪场、养兔场、养鱼场。 http://cxzg.chinareports.org.cn/ztch/2022/0714/3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