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预制菜工厂竟如此高大上凤凰网财经

预制菜赛道上,如今正是众多企业群雄逐鹿的火热景象。

9月7日,重庆彩食鲜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工人在预制菜加工车间的流水线上有序作业

10月13日,中国饭店协会在2023中国餐饮业品牌大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报告提到,在市场、政策和标准的三重作用下,预制菜产业将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从上游原料的农牧水产供应以及加工机械设备,到中游的生产制造,再到冷链物流连接的餐饮和零售——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对菜品发生影响。西贝、广州酒家、海底捞等餐饮企业,有长期门店经验,在菜品味型研发上有优势;专业预制菜制造商如味知香、珍味小梅园、麦子妈等,在一些品类上实现差异化竞争,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渠道平台型企业如盒马、叮咚买菜等,优势在于掌握消费大数据,更能洞察消费趋势……预制菜赛道上,如今正是众多企业群雄逐鹿的火热景象。

B端C端“双轮驱动”

这些预制菜和智能烹饪设备都来自青岛远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同食材,需要不同的加热曲线。”远见集团董事长牟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鲅鱼水饺预制食品的烹饪加热曲线是经过多次实验研发的,可以实现最佳口感。

“口味还原度直接关系到复购率。”在牟伟看来,解决眼下预制菜市场爆款少、同质化等问题,口味还原度是一道必答题。相较于传统微波或水浴加热的复热食品,通过智能餐饮设备生产的新型预制菜品在保持方便快捷的同时,口味还原度大大提升,炖煮烧类食品可还原到九成。

“智能餐饮设备与数智化运营驱动,不仅带来效率和体验提升,更推动餐饮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进化。”牟伟认为,景区、酒店、展会、便利店、服务区、加油站、医院、车站、书店、网咖等大量非餐饮场景中,蕴藏着巨大的餐饮需求,且与预制菜方便快捷的天然属性高度契合。

成立于1997年的远见集团,2023年上半年,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创新业务同比增长超过200%,并且呈现出B端C端并重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看,以日冷集团、神户物产等为代表的日本预制菜巨头显现出“发迹于B端、沉淀于C端”的特征。业内专家指出,中国预制菜同样在B端率先崛起,但由于全球市场环境变化,中国企业显然不能花几十年等B端成熟后再发展C端,而是需要走B端C端“双轮驱动”的道路。

“首先在品牌端,正大集团没有延续‘正大食品’的品牌,而是启用了新品牌‘正大厨艺’,在品牌与品类定位、用户体验之间进行强关联。在C端进入家庭消费场景后,预制菜的分类更精准,我们划分成了下饭菜、精品菜、大菜等,还会细分到前菜、汤、主菜、甜点等,根据细分品类进行产品线的搭建。”正大集团上述负责人说。

为了吸引C端消费者,许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打造爆款。

山东一家做预制菜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2022年开始自建工厂。“代工厂的品质参差不齐,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品质更稳定可靠的预制菜品,我们自建工厂。”该企业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家企业在市场有一款爆品——招牌鱼柳。“从上游选择黑鱼的原材料,到怎么开发出无刺鱼肉,再到调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味道配比,一遍遍尝试和调整,可以说,这款产品是我们死磕出来的。”

目前,该企业正在成都筹建研发中心,为研发年轻人喜欢的麻辣鲜香味预制菜品做准备。

消费引领生产

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到的“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正是对预制菜行业结构最为直观的描述。后三者是连接种植养殖基地和终端消费者的三个关键主体。

2023年4月,盒马“官宣”预制菜部门成立。5月,盒马与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以猪腰、猪肝为主材的鲜食预制菜商品。为保证食材鲜度,该系列产品从原材料入厂加工到成品入仓不超过24小时。上市3个月,“猪下水”系列预制菜每月销售环比增幅达20%。

做“下水”类对保鲜要求极高的预制菜,必须依托超短供应链的基础。“我们的鲜食预制菜基本只卖一天,蛋白质食材的预处理,时效要求是最高的。”盒马预制菜部门总经理陈慧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因为我们是短保、短鲜,所以工厂半径不能超过300公里,盒马工坊又是立足于本地化,所以全国有很多配套工厂。我们正在探索一条消费需求为中心,自主研发以及与供应商共创并重的新零供模式。”

水产预制菜特别是淡水鱼的去腥问题,也是预制菜生产过程中的难点。盒马、何氏水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同研发出一套能够成功给淡水鱼去腥的暂养系统,经预制加工,消费者到家烹饪后反映鱼的口感更嫩,且无腥味。

冷链物流是关键

一些预制菜企业自建冷库和冷链物流,另一些企业则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许多物流企业、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出台了专门服务预制菜的解决方案。

2月24日,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家预制菜企业工作人员在冷库搬运预制菜成品(陈泽国/摄)

2022年8月,顺丰宣布将提供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干支线运输、冷链仓储服务、快递配送、同城配送等。2022年底,格力宣布投入5000万元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在冷链环节提供冷链装备。新公司将生产超百种规格的产品,以解决预制菜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物流搬运、仓储、包装的增效问题。

京东物流在2022年初成立了预制菜部门,对预制菜市场聚焦服务两类对象,一类是中央厨房(ToB),另一类是预制菜(ToC),由此形成了规模化与细分化布局。

“冷链物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成本。相较于普通物流,冷链成本要高出40%-60%。运输成本提升,转换到产品上会出现溢价现象。比如,一盒酸菜鱼生产成本可能只需要十几元,但长途冷链配送也要十几元,最终这盒酸菜鱼在商超终端售价就达到了30-40元。”某预制菜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预制菜市场要不断下沉,还需要覆盖更广的冷链运输系统。随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参与者持续入局,冷链成本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降低。等冷链物流发展到像日本那样发达的水平时,国内预制菜产业还会上一个新台阶,离‘好吃不贵’的目标会更近一步。”

走向“链式发展”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程力表示,预制菜产业涉及食品领域上下游各环节,集成了食品领域几乎全部门类的关键技术。

“预制菜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离不开高校、企业以及管理机构的紧密协同。只有通过全行业的通力协作和努力,才能推动预制菜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钱和说。

2023年5月,盒马与10余家农企、中央厨房、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起“产-学-研-销”一体的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这一生态联盟,搭建起了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把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对破除技术变现的堵点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陈慧芳说。

目前,对于预制菜的最大呼声就是“国标”。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22年,预制菜领域出台了团体标准近70项。

“企业标准还要多”,广州一家做水产预制菜的企业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家企业标准有35条。她认为:“通常意义上讲,企业为自身安全,制定的标准不会低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前,我国预制菜行业的现状是‘一业多会’,存在多个行业协会、多个预制菜联盟。这些行业协会、联盟要避免相互竞争,注意专业性、区域性划分和跨行业协作,要在政府-企业、企业-企业间相互协调,引导预制菜产业的链式发展。”

所谓“链式发展”,指延长产业链、联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利益链、应用技术(数字)链、探索创新链、培育生态链,最终形成生态链。“只有形成生态链,预制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才会真正体现。在助力‘造链’方面,行业协会、联盟要发挥切实作用。”洪涛说。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贇

制作:郭赛玲、史佳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每日运转8小时,可满足140家单位、2万人次用餐,厨师却只有区区11人,这就是张家港永联村新建成的中央厨房的“烹饪速度”。 12月16日,占地90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的中央厨房投入运行。走进位于永联食品加工产业园的中央厨房,就像来到了现代化车间,各大功能区域宽敞明亮,各式操作设备一应俱全。 https://www.agri.cn/zx/xxlb/js/202412/t20241230_8702669.htm
2.东坡乡:生猪产业发展“三聚焦”,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为做大做强东坡乡生猪产业,东坡乡积极探索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机制,逐步形成以聚焦社会服务,激发内生动力;聚焦政府职能,引进优秀企业;聚焦社会发展,打好“组合拳”的生猪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利推动本土养殖与外来企业“双赛道”差异化发展和拓宽发展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对于增强全乡畜牧业产业链韧性,提高现代化http://www.ynwd.gov.cn/info/1042/58704.htm
3.现代牧业:携手国策,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凭借较高的协同化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横向联动、纵向贯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有力带动上下游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质量为先,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液态奶标准。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品质和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质量已成为养殖企业的生命线。现代牧业秉承严格的生鲜乳检验标准,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41230/1749714.shtml
4.联农带农·共富未来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暨首届北方家庭牧场如何破内卷,家庭牧场和生态养殖是我国养猪业的必由之路,需要转变观念,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中国农科院养猪专家团副团长、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作《重塑行业生态回归健康养殖—中小猪场的生存之路》主题报告,他认为,养猪业攸关国计民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zNzA4OQ==&mid=2653869476&idx=3&sn=222e671a0d0af0ee32904861dd68388c&chksm=8ab18697aac37de120ee90801ef7444d41630098d3b124d727b0988eb33c15478b0244ce95e0&scene=27
5.餐饮又一新业态?“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能玩转吗?两会期间,“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产销模式被写入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一项重要举措而被提及。 前不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请报送中央厨房产销模式案例的通知》发布,总结推广出了一批中央厨房产销典型模式。 https://www.jianshu.com/p/ee9f50b937aa
6.推广预制菜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在餐饮门店,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餐饮服务。餐饮门店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菜品搭配和营销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在预制菜市场中,餐饮门店可以提供丰富的餐饮选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需求。要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需要采用“种养殖基地++ 中央厨房++ 冷链物流++ 餐饮门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342048422700687&wfr=spider&for=pc
7.每日热点0801(五)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1588
8.“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新措施一出,餐饮白酒预制菜板块拉升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20条新措施,其中扩大服务消费中提到“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7312798330429.html
9.山东省价格协会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六)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https://www.sdsjgxh.org/portal/list/index/id/7.html
10.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重庆主城冷链物流中央厨房产业调研报告.pdf,CHONGQING CITYCOLD CHAIN LOGISTICS CENTRAL KITCHEN INDUSTRY RESEARCH REPORT 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编制 2019年12月31 日目录 第一部分:重庆城市冷链物流产业调研报告 一、冷链物流概述 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903/80420120760041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