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津冀生猪产业链首届北方家庭牧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农业中关村开养猪猪业北京市

联农带农·共富未来|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暨首届北方家庭牧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农业中关村成功召开

大会现场

群英聚京谷,集智兴猪链。2024年12月28日,由平谷区政府发起、大伟嘉集团及高质量生猪产业链承办的以“联农带农·共富未来”为主题的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暨首届北方家庭牧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农业中关村成功举办。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种业指导处副处长邱小田,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处处长刘孟超,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副区长付强,中国农科院养猪专家团副团长、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农业部生猪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博士,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链主企业、大伟嘉董事长廖峰教授,北京四方红董事长祖胜及来自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行业部门负责人和邮储银行、宁波通商银行、首创京都期货、中华联合财产保险等各位行业专家、企业、政府代表及环京津冀生猪产业链的家庭牧场代表近400人参加本次大会。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院士因紧急公务出差阿克苏未能赶赴现场作报告,特录制视频报告并祝贺大会成功举办。

谯仕彦院士视频祝大会成功举办

会议由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传伟主持。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以大带小”共富模式,推动生猪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加速京津冀乃至全国北方地区高质量生猪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用北京首善标准构建“育繁推、产供销、融加服”一体化环京津冀及北方地区生猪产业链条,建设生猪产业环京津冀高质量供应的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和优链,构建猪业新质生产力。

观大势,谋全局。锚定富民产业深度融合,激发猪业创新活力,探索家庭牧场发展新模式。会上,多位政府领导和专家致辞演讲。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副处长邱小田致辞指出,近年来,猪业发展深度调整,“南繁北育”背景下,北京农业中关村具有建设环京津冀及北方地区高质量生猪产业链的得天独厚条件,产业链要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协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种业发展为龙头,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要在提升区域猪肉产品稳定、安全保供、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副处长邱小田致辞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强农,“国之大者”。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处刘孟超处长致辞,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立足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优供给、强安全、防风险、保生态、促发展”总体思路,在做优做强生猪产业基础上,积极拓展发展家庭牧场等新模式。以实现高质量生猪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导向,为激发生猪产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开创了新局面。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处刘孟超处长致辞

聚焦资源,强延补优。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付强致辞表示:平谷区作为北京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区,具备打造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生猪产业链的“底层基础”。未来平谷区政府将继续深化生猪产业科技及服务优势,加速平谷区在全市乃至环京津冀等北方地区率先发展成为生猪产业集聚示范区,实现平谷区在全市、京津冀乃至全国北方地区的领航作用,打造平谷特色“种猪硅谷”、“食品谷"名片。

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付强致辞

破除内卷,生态养猪。如何破内卷,家庭牧场和生态养殖是我国养猪业的必由之路,需要转变观念,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中国农科院养猪专家团副团长、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作《重塑行业生态回归健康养殖—中小猪场的生存之路》主题报告,他认为,养猪业攸关国计民生,猪周期的背后是疫情周期和健康周期,非洲猪瘟是养猪人必须迈过的门槛,并高度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支点,三管齐下,四大关,五大要素,六大理论,七度管理”养猪防非的核心理念,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让现场嘉宾受益匪浅。

仇华吉研究员作报告

洞悉行业,面向未来。猪业市场的动态变化直接决定了养猪人钱袋子。农业农村部生猪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博士作了《2025年猪业行情分析》报告。王祖力博士从供需关系和市场反应等维度分析认为,因当前猪业养殖端比较理性,供需关系稳定,明年猪价整体平稳,养猪会进入微利通道。

农业农村部生猪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博士作报告

政策引领,高质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北京市平谷区结合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率先开展“打造生猪产业链主及产业集群”重点工作,大会现场,平谷区副区长、生猪产业链链长付强发布了《环京津冀生猪产业链发高质量展方案》,该方案旨在实现生猪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补齐生猪产业短板,大力高质量发展环京津冀北方猪业和家庭牧场,联农带农,扎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此政策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也为广大家庭牧场指明了一条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清晰路径。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到生猪产业现代化进程中来,共同打造一个高效、创新的猪业生态链。该链以“更营养、更健康、更安全(“一猪一芯片”)、更高品质”为定位目标,以“育好一头猪,养好一头猪,卖好一头猪”为核心理念,将联合现代养猪小区,现代家庭牧场和生态型家庭牧场,共同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家庭牧场的发展道路和经营方式。

2030“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1000万头生猪项目”正式启动

岁稔年丰,穰穰满家。作为环京津冀生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落地举措,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2030“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1000万头生猪项目”正式启动,将本次大会推向了高潮,标志着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和北方生态型家庭牧场建设将步入新纪元,这是“政府指导+产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四方共同落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举措。

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链主企业、大伟嘉董事长廖峰教授作报告

南繁北育,机遇探索。当前,南繁北育战略已成行业趋势。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链主企业、大伟嘉董事长廖峰教授作了《南繁北育背景下的北方家庭牧场新机遇》的主题报告指出:南繁北育背景下,很多专业育肥养猪公司通过外采高健康、高性能的仔猪、家庭牧场放养、依托饲料企业以及期货套保等创新模式,成为应对市场风险的有效路径,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是联农带农和“大带小”共富模式的有效探索。

猪业论坛

由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发展部长霍小东博士主持的“环京津生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探析”的猪业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激发了更多关于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全员合影

着眼全局,谋划一隅。本次大会标志着环京津冀生猪产业链建设迈向新台阶,探索了现代生态型家庭牧场的发展方式。正式踏上了联农带农,强农富农的发展之路,未来该产业链将联合更多家庭牧场,养猪创富。大会不仅强化了产业链内部的联动,更为我国北方生态型家庭牧场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这是落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举措,这是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定能成为北方生猪产业发展的领航先锋。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每日运转8小时,可满足140家单位、2万人次用餐,厨师却只有区区11人,这就是张家港永联村新建成的中央厨房的“烹饪速度”。 12月16日,占地90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的中央厨房投入运行。走进位于永联食品加工产业园的中央厨房,就像来到了现代化车间,各大功能区域宽敞明亮,各式操作设备一应俱全。 https://www.agri.cn/zx/xxlb/js/202412/t20241230_8702669.htm
2.东坡乡:生猪产业发展“三聚焦”,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为做大做强东坡乡生猪产业,东坡乡积极探索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机制,逐步形成以聚焦社会服务,激发内生动力;聚焦政府职能,引进优秀企业;聚焦社会发展,打好“组合拳”的生猪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利推动本土养殖与外来企业“双赛道”差异化发展和拓宽发展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对于增强全乡畜牧业产业链韧性,提高现代化http://www.ynwd.gov.cn/info/1042/58704.htm
3.现代牧业:携手国策,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凭借较高的协同化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横向联动、纵向贯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有力带动上下游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质量为先,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液态奶标准。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品质和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质量已成为养殖企业的生命线。现代牧业秉承严格的生鲜乳检验标准,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41230/1749714.shtml
4.联农带农·共富未来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暨首届北方家庭牧场如何破内卷,家庭牧场和生态养殖是我国养猪业的必由之路,需要转变观念,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中国农科院养猪专家团副团长、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作《重塑行业生态回归健康养殖—中小猪场的生存之路》主题报告,他认为,养猪业攸关国计民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zNzA4OQ==&mid=2653869476&idx=3&sn=222e671a0d0af0ee32904861dd68388c&chksm=8ab18697aac37de120ee90801ef7444d41630098d3b124d727b0988eb33c15478b0244ce95e0&scene=27
5.餐饮又一新业态?“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能玩转吗?两会期间,“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产销模式被写入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一项重要举措而被提及。 前不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请报送中央厨房产销模式案例的通知》发布,总结推广出了一批中央厨房产销典型模式。 https://www.jianshu.com/p/ee9f50b937aa
6.推广预制菜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在餐饮门店,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餐饮服务。餐饮门店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菜品搭配和营销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在预制菜市场中,餐饮门店可以提供丰富的餐饮选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需求。要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需要采用“种养殖基地++ 中央厨房++ 冷链物流++ 餐饮门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342048422700687&wfr=spider&for=pc
7.每日热点0801(五)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1588
8.“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新措施一出,餐饮白酒预制菜板块拉升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20条新措施,其中扩大服务消费中提到“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7312798330429.html
9.山东省价格协会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六)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https://www.sdsjgxh.org/portal/list/index/id/7.html
10.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重庆主城冷链物流中央厨房产业调研报告.pdf,CHONGQING CITYCOLD CHAIN LOGISTICS CENTRAL KITCHEN INDUSTRY RESEARCH REPORT 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编制 2019年12月31 日目录 第一部分:重庆城市冷链物流产业调研报告 一、冷链物流概述 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903/80420120760041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