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粮食海运价格呈现上涨,高涨的运输价格已经将成为切实挑战。
据路透社消息,散装船从美洲和黑海重要粮食港口运输谷物和油菜籽至进口地的成本,比去年翻了将近一番;从澳大利亚向东南亚运送谷物的价格,从去年的每吨15美元增加至30美元;从美国西北地区运往亚洲的价格,从去年的每吨25美元增加至55美元;小麦从黑海至亚洲的海运价格从去年的每吨35美元,上涨至每吨65美元;
另据新纪元期货统计数据,截至7月9日,进口美国大豆的国际运费为81美元/吨,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08%;进口南美大豆国际运费为68美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4%。
据粮农组织目前预测,2021年全球粮食进口总额将达到1.72万亿美元,比2020年的高点1.53万亿美元增长12%。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驻墨尔本的农业经济学家PhinZiebell表示,“货运成本已成为一个真正的挑战,尤其是这发生在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之时。多年来,买家一直享受着低廉的粮食和运费价格,而我认为如今的高货运成本不会马上结束。”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担忧加剧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布报告表示,全球粮食价格在经历连续12个月的超长上涨后,在六月首次出现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了33.9%。所以目前所面临的全球农作物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仍然加剧了人们对食品通胀的担忧,并且将大大影响粮食进出口国的运输成本。
尤其是以亚洲为代表的全球最主要的农作物消费地区。运费成本的上涨将直接对亚洲买家产生较大影响。这其中,中国就占全球大豆采购量的一半以上,而日本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买家之一。
而印尼是全球第二大小麦进口国,对该国的小麦买家来说,从黑海进口5万吨食品级小麦的价格已较一年前上涨了4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左右,其中单单运费成本就上涨了150万美元。
当前,正值个主要经济体结束疫情封锁重新开放之际,粮食运输成本飙升,预计仍将给食品进口商和试图控制通胀水平的政策制定者带来新的挑战。
海运成本增加是否助推国际粮价上涨?
运费作为成本构成的一部分,其波动会直接反映到粮食价格上。
王成强分析,今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表现显著弱于工业品,较弱的金融属性和季节性天气市缺失,供需形势限制了价格表现。尤其是软商品白糖和棉花,绝对价格水平偏低,远期供给存在赤字或赤字扩大风险,多头机会在增加。豆油、棕榈油价格近两个月震荡下跌,随着下半年需求增长和东南亚季节性增产高峰过去,上涨机会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