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热度飙涨1100%,商家进货都靠“抢”——蓝莓“爆单”的背后

这个春天,蓝莓成了水果界的“新宠”。

继草莓、车厘子之后,“浆果之王”蓝莓接过热销的“接力棒”。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蓝莓的订单销量翻倍增长,商家进货甚至都靠“抢”,蓝莓成了当之无愧的水果“销冠”。

据一亩田农产品批发采购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过后,蓝莓的采购热度飙涨1100%,平台中,来自全国各地近5万名采购商都在寻找蓝莓货源。

焦急寻货的收购商,嗅觉灵敏的工商资本、收入颇丰的种植户,渴望实现“蓝莓自由”的消费者……“爆单”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蓝海,也蕴藏着蓝莓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供不应求的市场

今年蓝莓市场可谓异军突起。

“蓝莓是水果中销售最好的,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长了一倍还多。”北京市西城区一家生鲜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里的蓝莓每天都能销售一空,晚上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市场供不应求,供应商们却“一果难求”。“天天开几百公里去基地、包装车间找货、订货,即使一天能订到七八吨,但远达不到预期,大伙都在抢。”采购商王杰来到云南省澄江县快一个月了,由于今年国产蓝莓热销,经销商要大批量拿货,奔波于各个基地找蓝莓成了王杰的常态。

不仅如此,生产基地也是一片忙碌。4月9日早上七点半,山东省沂水县兴罗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便开始采摘。“每天销售量在2000斤左右,但现在根本供不上货,采购商都是排着队拿货。”合作社负责人张本华告诉记者,预计一周之后大棚蓝莓集中上市,供应量会大一点,每天能达到四五千斤。

今年蓝莓市场为何如此火爆?

“2023年底,由于天气原因,特别是雨水较少和较高的气温,国产设施蓝莓尤其是云南地区的早熟品种提前至11月少量成熟上市,相比往年提前了两三个月,但大量集中上市要在四五月份。国际市场上,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蓝莓出口量大幅下降,因此当前的市场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农业农村部市场分析预警团队水果品种首席分析师赵俊晔介绍。

事实上,市场上的蓝莓价格并不便宜。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发现,蓝莓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蓝莓的品种和果径大小,当下一小盒125克的云南蓝莓的价格大约是16-30元,一斤蓝莓的价格在60-120元。

尽管价格不菲,为何蓝莓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地保护眼睛、增强免疫力。2017年,蓝莓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特别是近几年,蓝莓的品质和口感随着品种的更新越来越好。以前,蓝莓给人的印象是口感偏酸、寡淡,很少有花香味。现在市场上的蓝莓,大多都是香甜可口清脆,老少皆宜。而且,随着品种换代、设施改善,蓝莓的供应周期长达10个月。

迅速扩张的面积

事实上,蓝莓是“舶来品”。

蓝莓原产于北美洲,后被引进到我国的东北和西南等地,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后,成了餐桌上的珍馐。2000年,我国蓝莓开始商业化栽培,距今不过二十余年。

截至2023年,全国种植蓝莓的省份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27个,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沿岸,西至青藏高原,都掀起蓝莓规模化种植的热潮,蓝莓栽培面积从最初的10公顷快速增长到7.7万公顷,年产量52.5万吨,形成了长白山产区、近东半岛产区、胶东半岛产区、长江流域和西南产区五大优势产区。

辽宁丹东种植户马廷东2008年开始涉足蓝莓产业。“蓝莓刚引进时,大家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后来规模逐渐扩大。而且,与草莓相比,蓝莓不仅效益更高,也更加好管理。从2015年开始,蓝莓产业快速发展,面积每年以10%-20%的速度在增加。”马廷东说。

然而,尽管国产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仍满足不了强劲的市场需求。

“过去5年,中国蓝莓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人均消费量与部分发达国家还相差较大。”赵俊晔表示,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量为2.63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蓝莓量仅为0.26公斤,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中国蓝莓产业报告2023年年鉴》数据显示,我国蓝莓进口量2023年达近6万吨,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冬季蓝莓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在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新鲜水果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大,蓝莓产业正迎来发展上升期。业内人士预测,我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目前国内蓝莓种植仍然处于高盈利时代。”赵俊晔表示,不同产区利润不同,以云南产区为例,种植第二年丰产,产值最高可达15万元/亩,去除管理、采收等成本,每亩收入达7万-8万元左右。同时,国产蓝莓的品质提升,部分优质品牌因口感更贴合中国市场,卖出了比一些进口品牌更好的价格。

在功能性健康水果越来越受到追捧的今天,蓝莓因其巨大的供应缺口而带来的行业高利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从业者入局。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高需求的带动下,我国已成为蓝莓栽培面积全球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是我国蓝莓产业的写照。

品种是决定蓝莓品质的关键。目前,国内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蓝莓品种大部分来自国外,我国虽有普通蓝莓品种,却没有与国外抗衡的优秀品种问世应用。

“卡脖子”的结果就是我国蓝莓逐渐失去价格优势。以国外新品种“优瑞卡”为例,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是60-80元/斤,而中国蓝莓传统品种如“珠宝”等,价格只有30元/斤。

此外,蓝莓种植的人工成本也持续攀升。由于鲜食蓝莓采摘需要保证果霜以及果实的完整性,必须依赖人工进行判断和采摘。张本华表示:“除草、施肥、采摘都需要人工,2009年时,人工采摘费用为每天50元,现在已涨到一天120元,相当于1.5元/斤。”

这几年,随着种植规模扩张,蓝莓价格也呈下跌之势。张本华介绍,2011年时,蓝莓价格最高曾达到120元/斤,季末时也能维持在80元/斤。2015年,随着产业的发展建起了大棚,大棚蓝莓的价格能卖到100元/斤,露地蓝莓价格则降到了60-70元/斤。而今年大棚蓝莓的价格已跌至40-50元/斤,露地蓝莓的平均价格更是低至12-15元/斤。

随着价格下跌的,还有种植户的收入。“这几年价格一直是往下走的状态,以前价格好的时候,每亩地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现在大棚种植的利润在3万元/亩,露天在1万元/亩。”张本华说。

事实上,从国外引进后快速扩张,蓝莓并不是个例。阳光玫瑰作为从日本引进的明星品种,曾经每斤售价高达300元,然而,短短几年间,阳光玫瑰面积爆发式增长,十几元的售价早已“泯然众人”。

如何避免重蹈阳光玫瑰的覆辙?精品、优质是蓝莓从业者的共识。“使用有机肥,将产量控制在每亩2000斤左右,保证果品品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马廷东说。

更多种植户开始尝试开发蓝莓酒、果脯、酵素等深加工产品,探索蓝莓产业的更多可能。

巨大的市场蓝海下,我国蓝莓产业正面临着机遇,迎来挑战。

THE END
1.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升了1.1%,正逐渐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其中,植物油和奶制品价格飙升。 粮农组织指出,出口供应量下降以及其他供给端的限制,尤其是劳动力短缺和不利天气状况,推动https://finance.sina.cn/2022-02-08/detail-ikyamrmz9568346.d.html
2.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来源: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升了1.1%,正逐渐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其中,植物油和奶制品价格飙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602849
3.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升了1.1%,正逐渐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其中,植物油和奶制品价格飙升。粮农组织指出,出口供应量下降以及其他供给端的限制,尤其是劳动力短缺和不利天气状况,推动植https://m.gmw.cn/2022-02/08/content_1302794151.htm
4.南财快评:应对国际粮油价格上涨亟需全球治理与合作食用油价格比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日前媒体报道,全球食用油价格在一周内连续创新历史新高,从2021年以来上涨了65%,近日更是出现部分欧洲国家疯抢食用油的状况。粮油价格如此飙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专门发出警告,全球食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危机迫在眉睫,那么怎么解决呢?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329/herald/ed0a6801b5f8b47f5c57e91b6e274fb9_ths.html
5.欧洲时报–欧时网欧时大参肉、奶制品、谷物和植物油等的价格从夏天以来出现下降,但这并没有导致超市食品价格的下降。经济学家古埃尔(Christophe Gouel)分析说,“每售出1欧元的产品,其中所含农产品原材料只有0.16欧元”。食品价格飙升,很大部分原因是能源价格上升。统经局数据显示,11月份的时候,能源价格一年飙涨了18.5%。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france/2022-12-08/1050647128370339840.html
6.国际麦价大涨系“反弹”世界性粮食危机料难再现农作物歉收加上价格飙涨,让人回想起2007到2008年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当时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皆飙升至历史或阶段性新高,海地及孟加拉等国家甚至还因粮食供给问题出现小规模骚乱。不过,各方分析认为,现在的情况和两年前的全球粮食危机已完全不同,从当前的形势看,本轮国际粮价上涨不是反转,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对低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0081289468198.html
7.欧洲也限产?天然气价格暴涨,欧美电价飙涨,这个冬天美国通胀压力更很多人并不清楚,跟我们国内煤炭价格暴涨相对应的是,当前全球天然气价格也正在飙涨。 而欧洲很多国家是以天然气发电为主,这使得天然气价格飙涨,导致欧洲电力价格也随之飙涨。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对比。 我们国内是,煤炭价格飙涨,电价没怎么涨,但采取了限电措施来控产能。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5&id=442407
8.国际禽肉价格持续飙涨,专家:仍有上行空间,对我国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张莉提醒,禽肉产品虽为一种重要的动物蛋白食品,但在整个食品市场中的地位有限,不可能完全主导农产品市场和食品市场。因此,其价格上涨,并不代表着全球食品价格达到高位。https://www.yicai.com/news/10143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