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挫伤了印尼国内的食用需求及佐科的民意支持率
2022年1月以前,印尼国内食用油零售价市场化的,内外价格是联动的。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印尼国内食用油零售价飙涨,涨幅在40%左右,价格上涨显著抑制了需求,印尼棕榈油国内消费同比从2021年6月份的25%,下降到2021年10月份的-2%。
食用油问题和通货膨胀也降低了印尼民众对佐科的支持率。根据Indikator(印尼政治指标)的全国调查,印尼普通民众因价格上涨和供应减少而感到食用油稀缺,这是导致佐科威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2年1月,Kompas的全国调查显示,佐科的支持率达到73.9%,该支持率在2022年2月降至71%,到2022年3月,支持率为64.6%,而Indikator在2022年4月14日至19日进行的另一项调查的支持率仅为59.9%。
佐科需要民意的支持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未来的可能的连任、家人在地方领导职位的延续、政治遗产的继续执行。
二、在民意的压力下,印尼总统佐科针对棕榈油出台了各种政策,目的是降低国内销售价。
第一个阶段:2022年1-3月,DPO(国内限价),DMO(国内销售义务),造成的后果是:内外供应均减少。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阶段的政策,那就是“要求生产商必须低价亏损去内销,否则就别想出口”。出口被内销所绑架,要完成内销才能出口,但是内销价格被限定,如果内销就会大幅亏损所以没人愿意做,结果是2022年1-3月份内销和出口同时减弱,印尼国内库存累积。
我们用下面这张表来计算:印尼棕榈油内销和出口哪个更有利?在DPO和DMO实施之前,散油内销零售价始终比出口价(去除Duty+Levy+特别出口费)高200美金左右,限价之后这个价差-70到-47美金,也就是说限价之后,内销亏损250美金。
所以市场主体不愿意内销,但是由于DMO(国内销售义务,只有完成内销义务才能出口)的存在,出口也大幅缩减,国内库存不断累积。
最终,3月中旬印尼取消了DMO和大部分的DPO,仅保留了散油的DPO,并以出口Levy提高160美金结束。
第二个阶段:4月份俄乌冲突带来油脂的进一步大涨,佐科宣布2022年4月28日禁止出口,这造成的后果是:下游恶意囤积,上游无人收购。
禁止出口后,印尼老百姓还是买不到限价油,散油市场价也没有大幅下跌。这是因为上一阶段政策调控遗留的散油限价成为BUG,由于限价油和市场油的无风险套利价差,散油限价在14000印尼盾/升,但是散油市场价在17000印尼盾/升,而且简装和精装完全市场化,价格在24000-26000印尼盾/升,买限价油加个包装卖出去价格即可翻倍。分销商把限价油囤积起来了。
分销商的“恶意囤积”使得民众买不到限价油,于是印尼政府在5月18日开始着力于构建官方的限价油销售渠道。旧的贸易部长背锅下台之后,新贸易部长的首要任务:建立官方的限价散油销售渠道。
但国内食用市场还是太小,散油的体量在每月20万吨,整个内销市场的体量60-80万吨之间。完全禁止出口无法承接这巨大的产量450万吨。毛棕榈油开始CPO无人成交,于是压榨厂不得不压低果串收购价,压力向集中度较低和果串不耐储的种植端传导,引发农民的抗议。
印尼棕榈油小农协会(Apkasindo)的数据显示,自出口禁令生效以来,印尼1,118家棕榈油公司中约有25%已停止购买FFB,导致全国至少300万农民损失11.7万亿印尼盾的总收入。
最终,5月17日果农在雅加达抗议,5月19日宣布取消出口禁令。
正式开始泄洪。最终以外围价格暴跌的方式,内销变得有利可图,供应回流国内,国内价格下跌,出口逐步恢复,截止6月28日,印尼出口许可颁发了189万吨。
三、展望未来,油棕全产业链利润丰厚,供应端并未亏损,印尼需要加速出口才能避免重新胀库。
从土地到餐桌,虽然印尼油棕产业链利润在利润分配中,印尼政府拿走了绝大多数,但是油棕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仍有利润。种植端毛利率仍在50%,果串未来供应不会受损,压榨端压榨利润丰厚,压榨意愿比较强烈,内销和出口均有利润,未来只有加速出口,才能避免胀库,加速出口导致棕榈油价格下跌,税费下降(政府从油棕产业链拿走的利润减少),继而形成负反馈螺旋式下跌。
种植端:棕榈果果串的现金成本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日常养护,二是工人工资及运输,其中施肥、铲果工人工资和果串运输能占总现金成本的7-8成,施肥能占到4-5成。我假设2022年棕榈果施肥成本较2020年翻倍,小农果串的现金成本仍然只有800千印尼盾/吨,而当前收购价在1250千印尼盾/吨。一吨果串种植现金利润在30美金/吨,利润率50%。
压榨端压榨利润丰厚,截止到6月底压榨毛利在150美元/吨,自2022年政策限价以来,压榨厂的产品随着外围一起上涨,但内销亏损且出口受到限制,库存累积,压制原料价格。未来内外销打通之后,压榨利润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外围市场暴跌,国内价格跌的少,导致内销重新有利可图。出口方面,完成DMO即可免除200美元/特别出口费,这样出口利润也挺高。内外销均有不错的利润,只待政府加快出口审批及运力缓解。
印尼政府在6月份提前发布了7月份的出口税费,除了最高级别的duty+levy外,加征了200美元/吨的特别出口专项费,交了特别出口专项费可以免除DMO。也就是说政府从油棕产业链中拿走毛利的65%以上。印尼的累进税制容易形成负反馈,价格上涨不断加税,价格下跌不断减税。
基于对上述利润的判断,我们对印尼棕榈油的产量、出口、国内消费做出如下推演:产量在5月损失了10%,6月损失了7.5%,7、8月正常产量;生柴消费在7、8月给予17%的环比增幅(B30变成B35);限价油销售渠道的铺设及内销利润丰厚,假设7、8月食用消费同比增30%;在尽可能调低供应,增加消费的情况下,印尼在7月8月要分别出口270万吨、300万吨,才能不胀库,较6月份的出口分别增加35%、50%。
历史上印尼库存和棕榈油价格是正向关系,棕榈油价格涨,印尼库存增;棕榈油价格跌,印尼库存跌。在棕榈油价格下跌的趋势下,印尼会加速去库,同时税费会不断下降,形成负反馈。
四、全球棕榈产量逐步恢复,历经3年的拉尼娜即将逝去,压制通胀成欧美共识。
2019年以来天气异常、施肥和新冠持续压制印尼马来棕榈油产量,进入2022年全球棕榈油产量逐步恢复,2022年1-4月份印尼马来棕榈油产量累积同比6.2%。德国油世界对全球棕榈油预测同比4.6%,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预测印尼棕榈油产量同比2.5%,USDA预测全球增长2.83%。全球棕榈油增长已是大势所趋。
另外历经3年的拉尼娜终于即将结束,这三年拉尼娜带来东南亚暴雨使得棕榈油减产,北美干旱导致加拿大菜籽减产和南美干旱大豆减产,深刻影响了环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油脂油料产量。IRI预测拉尼娜将在7、8月份结束。
总结:供应端,前两年的高利润造就了对棕榈树的高施肥量,目前开始兑现,在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没有恢复的情况下,G2(马来印尼)棕榈油产量已超去年同期;需求端,压制通胀成为最大的主题,欧美已达成共识,或通过货币紧缩压制全球的商品和服务需求,抑或是抛弃生物燃料来削弱食品通胀。这都利空食用油的需求。棕榈油大势已去。
金十期货APP
期货交易夜读|轻松过滤假信号,提高交易胜率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成品油价迎新年“第一涨”加满一箱油多花2.5元
棕榈油因情绪影响价格可能承压回落,但下方支撑明确
1月2日技术分析报告:现货黄金、WTI原油期货
早盘期货要闻汇总|截至12月18日当周阿根廷大豆销售合计为57.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