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为何“高烧”不退

作者:万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9月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最新月度报告显示,2021年8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127.4点,环比上升3.1%,比2020年同期上涨32.9%。这个数值已经接近今年峰值5月的127.8点,离2011年全球粮价指数的历史纪录131.9相差不远。此前,《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1年国际粮价持续维持高位,可能致使全球至少1.55亿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境地。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全球饥饿贫困人口不减反增,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一大难题。可以说,全球粮食安全赤字有增无减,世界正濒临50年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如何解决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天灾是粮价高企之“标”

自古以来,全球种粮农民往往“靠天吃饭”。对于洪水、干旱、台风等极端天气,种粮农民难以抵御。2021年,全球频频出现极端天气,不仅造成人员伤亡,更是影响粮食生产。

据估计,今年美国的小麦、玉米和大豆产量以及库存可能会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预测报告显示,美国小麦预期产量为4618万吨,创19年来的新低。加拿大预估减产更大,预计将减少超过30%,仅为2400吨。在南半球,被称为“南美粮仓”的巴西,5月份至今,遭受着严重干旱和霜冻双重打击,不断冲击着全球各类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在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由于天气干旱,其小麦产量同比预估将减产15%,预计为7250万吨。在欧盟,受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小麦及大麦收成锐减。随着产量大幅减少,农作物的价格明显上涨,国际谷物理事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小麦出口价格上涨了46%,而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表示全球食品价格已涨至10年来的新高。专家表示,如果极端天气持续下去,农作物价格还将继续攀升。

人为因素是粮价病灶之“本”

不可否认,极端天气是造成全球粮价“高烧”不退的重要因素。因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也指出,粮价的飙涨主要是因为极端天气造成全球粮食产量预期的下降。但是,正确认识理解全球粮价上涨的原因,我们还要看到天灾背后的因素,特别是人为的因素。粮食作为世界大宗商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具备金融产品属性,受到国际货币政策、资本炒作和定价权等人为因素影响。此外,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物资,受到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人为造成粮食流通受阻进一步推高了恐慌情绪。

一是人为货币放水推高粮价。在疫情蔓延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下,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美联储开动印美元模式,开启大水漫灌的模式。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美国先后通过了3轮财政刺激计划,向市场投放了5万亿美元用于刺激经济恢复,4月又通过了1.8万亿的家庭计划,8月4.7万亿还在继续通过审批。按美国财长耶伦的说法,放水势必会让美国财政赤字变大。从美联储大放水开始,包括国际粮食价格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暴涨。粮食既是重要的生存物资,又是重要的基础原料,于是成为各国纷纷争抢的对象,国际粮价开启了“高烧模式”,已经接近10年以来新高。

二是资本炒作推波助澜。美国不仅控制着四大国际粮商,垄断着全球80%的粮食贸易量,而且控制着全球粮食期货,牢牢掌握着全球粮食定价权。粮食作为大宗商品,交易一般都采用期货交易模式,其定价也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为美国与全球农产品提供了价格基准。影响芝加哥期货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美国农业部的各种报告和发言,因此,美国农业部只要动动嘴皮就可以影响期货价,继而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美国也由此牢牢掌控着全球农产品定价权。今年以来,市场炒作和疫情影响,推高了市场对粮食的恐慌心理,粮价也在诸多因素的叠加综合作用之下上涨。实际上,从全球粮价“高烧”中获利的大多是美国资本。

国际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急需改革

当前国际粮价“高烧”不退,触动着全世界人民的神经。实际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虽然受到疫情和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但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的措施与联合行动,能确保全球粮食供给充足,确保疫情期间全球粮食价值链运转顺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0年全球谷物总产量达到27.65亿吨,创历史新高,比2019年增加5800万吨,全世界粮食的总供应量足以满足需求。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现象,全球粮食供应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粮价仍存在过度金融化资本化的弊端,发达国家控制着全球粮食供应的主导权和粮价的控制权,疫情推高了全球粮食安全的风险,依赖粮食进口的低收入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要解决当前全球粮食领域的问题,治理气候变化问题、遏制极端天气频发只是“标”,更重要的是要改革国际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本”,向着更公平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要看到,我国粮食已经保持了“17连丰”,最近6年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已连续多年超过国际通常认为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增长2.1%,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中国人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积极作为,坚持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统一,树立全球合作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意识,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要完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国等机构,减少全球饥饿和贫穷现象,破除人为制造粮食危机的现象,推动“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要将农业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发展方向。在沿线国家建立合作机制,从政策、技术、综合角度采取提升共同体粮食安全的措施,在沿线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确保沿线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平,实现“一带一路”粮食共同安全。

THE END
1.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升了1.1%,正逐渐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其中,植物油和奶制品价格飙升。 粮农组织指出,出口供应量下降以及其他供给端的限制,尤其是劳动力短缺和不利天气状况,推动https://finance.sina.cn/2022-02-08/detail-ikyamrmz9568346.d.html
2.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来源: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升了1.1%,正逐渐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其中,植物油和奶制品价格飙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602849
3.飙涨!全球这些食品价格创历史新高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升了1.1%,正逐渐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其中,植物油和奶制品价格飙升。粮农组织指出,出口供应量下降以及其他供给端的限制,尤其是劳动力短缺和不利天气状况,推动植https://m.gmw.cn/2022-02/08/content_1302794151.htm
4.南财快评:应对国际粮油价格上涨亟需全球治理与合作食用油价格比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日前媒体报道,全球食用油价格在一周内连续创新历史新高,从2021年以来上涨了65%,近日更是出现部分欧洲国家疯抢食用油的状况。粮油价格如此飙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专门发出警告,全球食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危机迫在眉睫,那么怎么解决呢?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329/herald/ed0a6801b5f8b47f5c57e91b6e274fb9_ths.html
5.欧洲时报–欧时网欧时大参肉、奶制品、谷物和植物油等的价格从夏天以来出现下降,但这并没有导致超市食品价格的下降。经济学家古埃尔(Christophe Gouel)分析说,“每售出1欧元的产品,其中所含农产品原材料只有0.16欧元”。食品价格飙升,很大部分原因是能源价格上升。统经局数据显示,11月份的时候,能源价格一年飙涨了18.5%。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france/2022-12-08/1050647128370339840.html
6.国际麦价大涨系“反弹”世界性粮食危机料难再现农作物歉收加上价格飙涨,让人回想起2007到2008年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当时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皆飙升至历史或阶段性新高,海地及孟加拉等国家甚至还因粮食供给问题出现小规模骚乱。不过,各方分析认为,现在的情况和两年前的全球粮食危机已完全不同,从当前的形势看,本轮国际粮价上涨不是反转,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对低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0081289468198.html
7.欧洲也限产?天然气价格暴涨,欧美电价飙涨,这个冬天美国通胀压力更很多人并不清楚,跟我们国内煤炭价格暴涨相对应的是,当前全球天然气价格也正在飙涨。 而欧洲很多国家是以天然气发电为主,这使得天然气价格飙涨,导致欧洲电力价格也随之飙涨。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对比。 我们国内是,煤炭价格飙涨,电价没怎么涨,但采取了限电措施来控产能。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5&id=442407
8.国际禽肉价格持续飙涨,专家:仍有上行空间,对我国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张莉提醒,禽肉产品虽为一种重要的动物蛋白食品,但在整个食品市场中的地位有限,不可能完全主导农产品市场和食品市场。因此,其价格上涨,并不代表着全球食品价格达到高位。https://www.yicai.com/news/10143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