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主要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燕麦、红豆等粗粮中直链淀粉含量多,直链淀粉排列很紧密,在体内不容易被分解,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糯性谷物支链淀粉含量多,结构相对松散,容易被消化分解,升糖速度更快。常见的包括大黄米、小黄米、糯玉米、黑糯米等。
吃粗粮方式的不对
也会升高血糖
很多人喜欢把粗粮打成粉,然后用水冲成糊喝,觉得方便又营养。
但其实,“打粉”的这个动作,会让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升高。
打粉前后血糖指数(GI)对比
如果喜欢吃粗粮糊又需要控制血糖,可以优先选打粉后升糖指数仍然比较低的,比如绿豆、扁豆等。
同时,冲粗粮糊时,可以将水换成牛奶,豆浆和牛奶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等多种营养物质,用它们冲粗粮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升糖速度。
即使血糖高
也不能只吃粗粮
粗粮虽好,但最好不要单独吃粗粮,因为吃太多容易感到不适,比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反酸、打嗝等。
从控糖的角度来说,粗粮和细粮最好控制在1:1或者是2:1。肠胃功能比较好的人,可以一半粗粮、一半细粮,甚至粗粮2,细粮1。肠胃功能弱一些的人,可以粗粮占30%,细粮占70%。
可能你还想看
老龄化程度高、房屋老化、毁绿占绿……打破治理困境,TA们这么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