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跨界”蔬果你吃错了吗?

甜玉米和糯玉米哪个算粮食?栗子、银杏和莲子是坚果吗?花生和嫩豌豆是豆子吗?黄豆、黑豆是可以煮粥的杂粮吗?土豆、红薯、山药和芋头是粮食还是菜?菱角和藕,算蔬菜、零食还是粮食?圣女果是水果还是蔬菜?这些“跨界”蔬果你吃对了吗?

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大概可以总结为“食品归类”的纠结。其实,这种归类上的冲突不仅发生于消费者的生活中,也发生于不同学科的专家当中。

比如说,各种瓜类按植物方面的分类应当属于蔬菜,它们多为葫芦科植物的果实,但西瓜、甜瓜却被商业界称为水果,因为它摆在水果摊上卖,口味和吃法都和水果一样。

花生之所以被叫做peanut,是因为它的风味、吃法和加工方式都和坚果接近,食品加工界认为它属于坚果,消费者对此从无异议。但从植物学角度来说,花生千真万确是一种豆科植物的种子,从植物学上说应当算豆子。坚果呢,则是树上长出来的带壳果实,比如榛子、核桃之类,而花生是地里长的草本植物种子,只能叫做“油籽”,不能叫做坚果。

又比如说,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薯类食品到底应当算蔬菜还是算粮食,也是见仁见智。蔬菜专家坚决认为它们属于蔬菜类,因为它们水分大又含有不少VC。而粮食专家则坚持薯类应当算粮食,因为薯类含有淀粉。

不过,营养学的评价和商业无关,和植物学也无关,主要从营养素含量和比例方面来讨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这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够用来替代哪些其他食品来供应营养物质。下面,从营养的角度,我们再来一个个地讨论这些跨界食品。

花生——归入“坚果和油籽”类,可以替代坚果

从植物学上说,花生的确是豆科植物的种子。但从营养成分来说,花生和大部分坚果比较相似,而和多数豆子差异甚大。您想想红豆绿豆芸豆能榨油吗?这些豆子含脂肪不到1%,而花生含脂肪达40%。所以,它和葵花籽等一起被归为油籽类,在营养上和坚果归为一类,统称坚果和油籽,或简称坚果。也就是说,在膳食宝塔当中,吃炒花生占据的是坚果的份额,而不是大豆的份额,更不是杂粮的份额。

栗子、银杏和莲子——算杂粮,属于主食的食材

它们虽然往往被归为坚果,或者叫做养生食材,其实它们都是富含淀粉的植物种子,基本营养素含量和杂粮非常接近。比如说,莲子中含淀粉高达70%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2%左右,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和稻米、小麦并无很大差别。所以,在安排膳食的时候,要把它们算在粮食当中,不能仅仅当零食,否则就容易发胖。当然,银杏和莲子含有一些特殊的药用成分,这些是粮食所没有的。所以,它们不能大碗吃,如果要吃的话,只能少量用。

各种薯类——介于蔬菜和粮食之间,可替代部分主食

它们都是含淀粉的鲜嫩食材,营养价值介于粮食和蔬菜之间。如果用这些食品来部分替代粮食,它们可以起到增强营养价值,增加钾、VC和膳食纤维供应的作用。如果用来替代蔬菜,它们所含的胡萝卜素、叶酸和维生素K太少,不能替代

绿叶蔬菜的营养,而且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容易导致发胖的后果。所以,如果吃了含土豆、芋头的菜肴,或者吃了蒸藕当零食,就要相应减少主食了。

水果玉米和甜玉米粒——属于含淀粉的蔬菜,类似于薯类,可替代少量主食

水果玉米属于甜玉米,它是在籽粒还没有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的,水分多,含维生素C,含有可溶性糖,但是淀粉含量比较低。超市卖的甜玉米粒,以及罐头装的“嫩玉米笋”也属于这一类,它们都算是含淀粉的蔬菜。黏软的糯玉米就算是粮食了,因为其中已经没有VC,水分低了,淀粉却高了。所以,给孩子吃一个水果玉米,还是要吃多半碗饭。而给一个糯玉米,就没必要再给一碗饭了。

毛豆、蚕豆、豌豆——幼嫩时是蔬菜,老熟了就属于豆子

很多植物种子,在“青春期”时采摘下来,就算是蔬菜,而在成熟之后采摘下来,就算豆子或粮食。比如说,嫩蚕豆、鲜豌豆、嫩毛豆,都算是蔬菜,因为它们水分大,含VC,淀粉比较少;而成熟的老蚕豆、干豌豆、干黄豆,则算是豆类。

樱桃番茄——介于蔬菜和水果之间,最好用来替代蔬菜

圣女果,学名叫做樱桃番茄,是介于水果和蔬菜之间的食品。从含糖量来说,它比大部分水果少一点,又比大部分蔬菜多一点。所以,如果当水果吃,它特别适合那些需要控制血糖以及需要减肥的人,因为糖少就意味着能量(热量、卡路里)比较低,血糖反应也低。如果作为蔬菜,生吃也毫无问题。只是如果加了很多沙拉酱来拌,就把它低能量的优势给抹杀了。

说起这圣女果,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现在这个季节餐桌现身频率较高的番茄,就它在蔬菜类和水果类的“争夺战”上,还有一段趣闻。

在100多年前的美国,有人却非要分个一清二楚,为此还闹到了最高法院,因为这关系到要不要缴纳高额的关税。

这是一个有点搞笑的法律案子。作为商人的原告认为,西红柿是水果,要求返还他高达10%的进口蔬菜关税,而当时的被告——纽约海关,则认定西红柿是蔬菜,需要纳税。

关于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的激烈辩论,为当时的法官和辩护律师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植物课。法庭上,双方纷纷邀请出“证人”——《韦氏词典》《帝国词典》《植物学大词典》等,铿锵宣读对自己有利的章节。一番咬文嚼字后,原告强调:词典说了,西红柿属于“果实”,所以应该归于“水果”,不应收取关税。被告也不示弱:辣椒、茄子、南瓜这样的植物“果实”,你能拿它们当水果吃吗?这些果实,生活中可都是充当“蔬菜”的。尽管原告律师颇费口舌地引经据典,但法官最终站在了被告一方,裁决番茄是蔬菜,而不是水果。

鲜艳的西红柿,对此结果,以及对于人世间这场因它而起的小小纷乱和利益之争,表现得相当淡然——当蔬菜,或者当水果,只不过是人的习惯而已,自己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是固若金汤的。不像当初在老家秘鲁和墨西哥,那时,人类对西红柿是充满敌意的,说这种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有剧毒,人吃了身上会起疙瘩、长瘤子。也不知道是谁,还给自己起了个可怕的名字“狼桃”。听听这名字,谁还敢吃?

往事不堪回首,那是一段多么漫长而又难挨的岁月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人类的日常饮食再也离不开西红柿时,西红柿微笑着列出了自己的感恩名单。

名单里排在首位的,是一位英国公爵。16世纪,这位名叫俄罗达拉的英国公爵,在南美洲旅游时,被西红柿鲜红欲滴的外形惊得瞠目结舌,他如获至宝般将它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信物,献给了心中的女神伊丽莎白女王。从此,西红柿摆脱了噩梦,以“爱情果”和“情人果”的身份,进入了人类的花园,跻身为观赏植物和礼品。从野生到人类有意识的种植,西红柿家族的扩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名单里排在第二位的,是一位法国画家。西红柿的倩影,无数次出现在这位画家的眼睛里和画展中。一天,这位画家实在抵挡不了那红艳艳的诱惑,三两下就把一个美丽绝伦的西红柿吃进肚子里。然后,一边回味着西红柿酸酸甜甜的滋味,一边躺到床上等死。一天过去了,除过有点饿外,他依然感觉良好地躺在床上,美丽可爱却“有毒”的浆果,并没有带他去拜会死神——难道西红柿是无毒的?可不是么?这消息,像一阵飓风,迅速刮遍全球。

经过这位画家的口,西红柿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它开始与人的胃握手言欢,西红柿的地盘,无可非议且迅速地扩大了许多。这看似简单的“从看到吃”,西红柿为此,却等了整整一个世纪。

对植物而言,无论是以水果或是蔬菜的方式被吃掉,还是在西班牙被当成快乐的“投掷子弹”消耗掉,对整个种群来说,都是好事——个体的消失,可以换来种群更多“生长”的机会,这是西红柿的生存哲学,也是植物的生存哲学。

THE END
1.这些“粗粮”让血糖飙升,很多人还在天天吃→粗粮打糊糊时要谨慎,很多人喜欢把粗粮打成粉,然后用水冲成糊喝,觉得方便又营养。“打粉”的这个动作,会让食物的升糖指数升高。 这些粗粮 实际是“伪”粗粮 成分不对的粗粮 由于真正的全麦食品口感和味道比较粗糙,市面上的一些标注着“全麦”的网红面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Q5MTkyMA==&mid=2658055171&idx=2&sn=be290af63f3a47c4de6dee05528a177c&chksm=bc776d66c48324bd92209d9bb27b310cd2a04568b626e29a12a1de1cc9d35fbe74c3c043e224&scene=27
2.五谷杂粮含淀粉排名爱问知识人5是玉米当中含的淀粉量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五谷杂粮含淀粉排名 淀粉含量 名 称 淀粉含量 糙米 75-80 https://iask.sina.com.cn/b/new2HXLq5iMo3l.html
3.高粱米中含淀粉高?有多少快速问医生妨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引起便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高粱米,高粱米性温热,且淀粉含量高,多食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12931888
4.五谷杂粮中的淀粉与其特点淀粉分子是否容易重聚合及其重聚合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分子中支链淀粉的含量以及支链淀粉聚合度的大小。 支链淀粉含量越大,聚合度越大,重聚合的可能性越少,凝沉性越差,抗老化性能越好,面品口感较好。 2.糊化温度 不同品种淀粉在吸水膨胀的难易和糊化起始及终止的温度是不同的,不同品种淀粉吸水、糊化℃不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9132781
5.五谷杂粮与降——高粱禾本科草本植物栽培高粱的颖果。籽粒呈红、黄、白等色,扁卵圆形。按粒质分硬质高粱与软质高粱两种;按黏性分为粳性(支链淀粉含量低于总淀粉含量90%)和糯性(支链淀粉含量不低于总淀粉含量90%);按粒形分为圆形、纺锤形和蛇眼形;按大小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以东北各省种植较多,其次是华北、华中的一些省份。https://m.acfun.cn/v/?ac=30334270&type=article
6.杂粮挂面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然而,研究者在工业化加工中关注的多为如何生产出高含量高品质的杂粮面条,甚少考虑品质改良过程中产品的营养功能性评价,尤其是面条食用后导致的血糖反应过高问题。本文探讨了造成不同种类杂粮挂面淀粉消化性差异的原因,并研究了工业化生产中常用品质改良工艺和改良剂对杂粮挂面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种类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345498.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