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稻谷的优美散文

稻谷,老家那边叫谷子,割稻谷也就叫割谷子。

秋天里的一个黄昏,田野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金黄色的稻谷在落日余晖中散发出璀璨的光泽和诱人的清香。晚饭后,父亲从大门背后取下一大一小的两把镰刀,蹲在月牙似的磨刀石边,蘸上水来来回回地打磨,一直磨到寒光闪闪。磨刀石深情地唱起了古老而动听的歌谣,每次听着这熟悉而亲切的歌谣,总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精深与博大。父亲用指头在刀口上轻轻刮几下,嘴角浮现出一丝满足的笑意。父亲手中的镰刀,平时用来割草,而到了收割季节,用来割稻谷,用来割秋天里的一寸寸时光。

清晨,半睡半醒的我听到父亲踩着木梯上楼,拍着木门轻轻地叫我起床,祖屋就是在他的呼唤中搓揉着惺忪的睡眼醒过来的。父亲戴上草帽别着镰刀,提起一壶茶水带着我出门。他教我割草,他教我砍柴,他又要教我去割稻谷,他希望儿子在劳动中一天天长大,像他那样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乡下,沟坎是路,地埂是路,田埂也是路。出村口,父亲和我一前一后走在弯弯曲曲的田埂路上,空旷的田野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响,像跳动的音符,撒落在路边的草丛中。笼罩在田野上的薄雾慢慢飘散,远处的山峦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缕晨风飘过来,挂在半青半黄的稻叶上的露珠顺着叶脉缓缓滑动,空气夹着丝丝的清凉钻进鼻孔。父亲咳嗽几声,蚂蚱受到惊吓,在稻叶间弹跳起来,沉甸甸的谷穗跟着弹跳起来,田野和秋天也跟着弹跳起来。

稻田在山脚下,那地方叫三家寨。听到这漂浮着烟火味道的地名,你一定会想到那儿住着三户人家,心底涌起丝丝的暖意。其实那儿没有人家,听不到鸡鸣狗吠,是一片远离村寨的山窝窝,偏远而冷清。稻田边上是条窄长的小水沟,沟里一年四季流淌着碗口大小的山泉水,清澈透亮的山泉水悄无声息地浇灌着小水沟两边的土地。父亲顺着沟坎来到稻田边,他把水壶放在一块光滑的石板上,卷高裤腿,搓几下手,从背后取下了镰刀。父亲用刀背碰碰靠边上的那蔸稻谷,弯下腰握着稻杆,用力一拉,“咔嚓”一声,割下一大把稻谷,稻田割出了一道口子。父亲接着捆草把,几根稻草绕成草箍,结结实实地把散开的稻谷捆紧,轻轻放在身后的谷茬上。谷茬上的草把,远远望去,像展翅欲翔的鸟雀,小巧而精致。我和父亲并排站在稻田里,我学他那样弯着腰左手正握着谷杆,右手握着镰刀用力往后拉,双脚交叉着往前移动。老家那边是梯田,零零碎碎的稻田从河岸边层层叠叠地往高处延伸,像冒着热气的花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不上割谷机,只能握着飞快的镰刀,重复着祖先们割稻谷的简单动作,收割着一行行稻谷,收割着一年的心血和希望!

我舔舔嘴角的汗水,有点咸,也有点苦。想着父亲,想着在那片土地上默默劳作的父老们,我默默地流下苦涩的泪水。可父老们是顽强的,他们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却没有低下挺直的腰背,时时处处都在扯开喉咙唱着山歌。割谷是最苦最累的农活,可有人还是坐在田埂上歇气时,张开嘴巴唱起了山歌,歌声夹着泥土的芳香,从田坝那边飘来:

叫我唱歌我唱歌

叫我打鱼我下河哎

唱歌要问歌的根

歌是开天辟地生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

听这着粗狂的山歌,你再也不会抱怨生活的苦累,而是对今后的日子怀满憧憬和期盼!父亲咂完一锅烟,在鞋帮上磕掉烟锅里的烟灰,握着镰刀蹲在田里割起了稻谷。我来到父亲的身边,咬着牙拉动镰刀,绕着草箍捆着草把,双脚交叉着往前移动,一次次重复着这样简单的动作,和季节赛跑。稻田的低洼处,还积着水,只好脱下鞋踩在润滑的泥土上割稻谷。割下一把稻谷,捡出稗草扔到沟坎边,抱到田埂上放好。脚踩着田土,软软的,你可以感受到她的温度,你可以感受到她的厚度。这时,你也许才会明白,土地就像无私而伟大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默默地哺育着子女,却从不会向子女索取任何的回报!

十一点来钟,父亲割完稻田角落里的最后一蔸稻谷,他才渐渐伸直弯着的腰杆,重重地吐了一口气,满足与喜悦充盈在心间。父亲的身后,堆满了沉甸甸的稻谷,堆放着一个金黄色的秋天……

THE END
1.“这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稻谷,(是)献给祖先最饱满的颂词……我“这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稻谷,(是)献给祖先最饱满的颂词……我在捡回来的骨头上,蘸上血液和汗水,打磨(成)一只骨哨、一枚骨针、一把骨耜。”诗歌中描绘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6100715
2.米香中国稻谷坚韧又谦虚的性格,像极了今天仍在这一片热土上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中国人的品格。 米香中国,是因为稻米自从被我们的祖先驯化,就以她馥郁细腻的口感征服了我们的胃。华夏大地,荏谁不能脱口而出,几种自己喜欢的米食。我吃过最贵的炒饭,海参、虾仁、鸡脯、火腿、香菇、笋丁等集齐了十八种山珍海味名贵食材,只https://www.meipian.cn/57oaa212
3.为什么提出谷子是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小米中铁、锌、铜、镁等矿物质的含量均超过大米、小米粉和玉米,此外有机硒的含量很丰富,平均为77ppb,较高的上述矿物质含量使小米具有补血、壮。 因为农耕文化发源地在河姆渡,咱们的祖先7000年前就搞稻谷的。https://m.my478.com/question/20211119/435932.html
4.五千年前稻谷的启迪这穿越数千年的稻谷,不仅证明了那时居住在良渚古城的人们已经储藏了大量的稻谷,更重要的是,这粒粒黝黑黝黑的稻谷,也展示了我们的良渚先民们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种植稻谷的农业技术。从介绍里我还得知,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早在一万年前就已经会种植水稻了。我好自豪,为我泱泱大中华的祖先们!https://finance.sina.cn/2023-11-19/detail-imzvctkp4637397.d.html
5.男子海边发现野生成熟稻谷寄给研究所,人类当初如何发现稻谷是可人类刚开化时,一般会生吃食物,稻谷如果不用水煮生吃很难吃,而且外面还包裹着水稻壳,不处理就食用很难下咽。如今我们餐桌上的白米饭,承载着许多人的智慧,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人类如何发现稻谷可以食用的资料,不过这也证明了祖先们探索的勇气。https://www.da-quan.net/wa/dhcnad77ncndnndcdnt.html
6.追寻那会飞的稻谷——泰国侗台语族群谷种神话搜集纪略论文如熊明村的杨亚朝就说:“没听说过大谷粒变小的故事。以前帕雅因给兄妹两人谷种, 稻谷种撒在平地, 包谷种撒在山上。因为稻种小, 就撒在平地, 而包谷种大, 撒在山上。现在平地人多, 山上是赫蒙人多一些。赫蒙、 瑶、 阿卡、 拉祜等吃的都是包谷, 而给平地人吃的是稻谷。”赫蒙人并不信仰佛教,而使用http://www.cels.org.cn/web/news-345.htm
7.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稻谷是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稻作农业在河姆渡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为河姆渡人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还为后来的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经鉴定为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这为研究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关键证据。 https://www.huaer.net/471002.html
8.祭祀准备工作的传统与现代:从神主牌位和祖先画像族谱新闻“百世不桃”的神主牌位大大增加。更多的宗族嫌“五世则迁”很麻烦,于是乎,有些历史悠久的大宗族,在寝堂的桌子上往往陈列着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神主牌。神主牌上一一镌刻着祖先的名讳、生卒时间、及第情况及得到过的功名、官位,供后世祭奠。 有些宗族的神案分若干层,最高层安置始祖以下按照世系昭穆次序分列神主牌https://www.zupu.cn/lishi/20231226/655870.html
9.“云”赏经典湘博教育微课程“祖先”的面孔——人面纹方鼎大家好,我是湖南省博物馆的教育员谢丽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祖先”的面孔——人面纹方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商周时期,祭祀与战争是国家两件最为重要的事,而青铜器是其中常见的工具。我国商周青铜器造型丰富、纹饰精美、铭文典雅,不仅是古文字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8500
10.良渚遗址是古代的“有虞幕国”(第1到第5篇)穷蝉,又称虞幕,是有虞部落的始祖。古书记载“有虞秉钺”,意指拥有征杀权力的人。虞幕便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姑幕国人。舜为虞幕的后裔,其祖先为有虞氏部落首领,舜受尧帝禅位,成为联盟首领,即天下之王。虞舜的都城即为今之“巴蜀地遗址”。 2. 兽面——虞(虎) https://www.jianshu.com/p/857e845405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