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根脉丨你想得到吗?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里耕耘

台州,是一座小城,我们从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这里,承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我们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热爱着这里的历史和人文。这里的每一座青山,每一条河流,都是哺育我们的自然宝藏;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是永远不能被替代的情怀。

如今,正值台州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滨海小城所经历的故事。

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台州早在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灵江人生息繁衍,而清晰的史前文明则要追溯到9000年以前。而后,祖先们先后来到这里定居,他们先台州地名而存在,长久生活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直至西汉,台州才被正式划入中央政权版图,进入纪年历史序列。

←灵江人头骨化石

↓大型双孔石刀

台州的史前文明

可以追溯到9000年以前

仙居·9000年前

1984年,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一个静谧的小村庄,村民在干活的时候发掘出了距今9000年的下汤文明遗址。那时候的先民们,已经制作使用着石磨盘、流星索、陶纺轮、石斧、石凿、石锛等新石器文明工具。这片遗址也是目前台州可考的最清晰的史前文明。

临海·8500年前

略迟一些是临海的小芝遗址,据省文物局初步判断,小芝遗址年代距今约为8500年,其面积不下于5万平方米,目前已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器及陶器标本。

路桥·5000年前

沿续下来的是路桥的灵山遗址与玉环的三合潭遗址。灵山遗址的年代,约从距今5000多年前,延续到4000多年前。出土文物显示,灵山遗址的文化受到了河姆渡后续文化和福建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双重影响。

灵山遗址出土的木桶

灵山遗址的其他文物

玉环·3000年前

从时序上说,距今3000年至2400年的三合潭遗址已是远古的尾声,这里不但发现了完整的农耕工具石犁铧组件,还挖掘出了青铜鱼钩、陶网坠等海洋渔猎工具。实际上,它的晚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只是由于地处海隅,其生活状态与原始社会或许没有太大的差异。

三合潭遗址

出土的原始瓷狗

玉环三合潭遗址还有一个特征,石器与青铜器大量共存,呈现出史前文化向青铜文化演变的历史趋势。它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是典型的江南丘陵环境的建筑风格,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温岭·2000年前

温岭大溪古城遗址已经不属于远古历史,这个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遗迹,最终被确定为是“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后人建立的东瓯国遗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

灵山遗址的稻谷和木桶、下汤遗址发掘的石磨盘和纺轮、三合潭遗址的原始瓷狗以及温岭大溪古城的遗存,这些文物的出土让考古学家们感到兴奋。

我们似乎能看到,先祖们来到这里,开山辟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至先秦,这块区域仍是瓯越地的一部分,没有专属地名。因此,在《史记》以前的三千年间,史籍上很少能够发现有关台州的片言只字。

直到汉武帝时期,我们脚下的土地才有了名字:会稽郡鄞县回浦乡。这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指称台州的名字。

岩画

崖壁上的远古密码

在文字出现以前,岩画则是远古时期人类的精神密码。它是古代先民记录在石头上的形象史书,是人类早期艺术的化石。

仙居岩画

2002年,仙居岩画被发现。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仙居岩画总面积约1421.65平方米,由朱溪小方岩岩画、福应送龙山岩画、广度中央坑岩画、上张西塘岩画4个区域组成。

目前发现的仙居岩画典型图纹有蛇形、鸟形、鸟头鱼身形、马形、太阳形、人像形、柴刀形、锄耙形和棋盘形等,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图纹体现了古越族先民的“尚高”、“通天”、生殖崇拜、萨满教的死亡和再生、太阳崇拜、以鸟为图腾的原始宗教意识。

路桥岩画

同样是在2002年,路桥共和村茅草山南麓小山坡也发现了岩画。

这些散落山间的岩画,在高约10米的峭壁上,在依稀可辨的纹路间,发现似“王”字、太阳(轮子)、斧头(编钟)等图案。主块岩画画面朝南,高2米、宽4.8米,保存基本完整,刻有戉形、人形、飞禽走兽、八卦纹……据推测,这片区域的岩画最晚不过秦汉至南朝时期。

THE END
1.“这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稻谷,(是)献给祖先最饱满的颂词……我“这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稻谷,(是)献给祖先最饱满的颂词……我在捡回来的骨头上,蘸上血液和汗水,打磨(成)一只骨哨、一枚骨针、一把骨耜。”诗歌中描绘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6100715
2.米香中国稻谷坚韧又谦虚的性格,像极了今天仍在这一片热土上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中国人的品格。 米香中国,是因为稻米自从被我们的祖先驯化,就以她馥郁细腻的口感征服了我们的胃。华夏大地,荏谁不能脱口而出,几种自己喜欢的米食。我吃过最贵的炒饭,海参、虾仁、鸡脯、火腿、香菇、笋丁等集齐了十八种山珍海味名贵食材,只https://www.meipian.cn/57oaa212
3.为什么提出谷子是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小米中铁、锌、铜、镁等矿物质的含量均超过大米、小米粉和玉米,此外有机硒的含量很丰富,平均为77ppb,较高的上述矿物质含量使小米具有补血、壮。 因为农耕文化发源地在河姆渡,咱们的祖先7000年前就搞稻谷的。https://m.my478.com/question/20211119/435932.html
4.五千年前稻谷的启迪这穿越数千年的稻谷,不仅证明了那时居住在良渚古城的人们已经储藏了大量的稻谷,更重要的是,这粒粒黝黑黝黑的稻谷,也展示了我们的良渚先民们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种植稻谷的农业技术。从介绍里我还得知,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早在一万年前就已经会种植水稻了。我好自豪,为我泱泱大中华的祖先们!https://finance.sina.cn/2023-11-19/detail-imzvctkp4637397.d.html
5.男子海边发现野生成熟稻谷寄给研究所,人类当初如何发现稻谷是可人类刚开化时,一般会生吃食物,稻谷如果不用水煮生吃很难吃,而且外面还包裹着水稻壳,不处理就食用很难下咽。如今我们餐桌上的白米饭,承载着许多人的智慧,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人类如何发现稻谷可以食用的资料,不过这也证明了祖先们探索的勇气。https://www.da-quan.net/wa/dhcnad77ncndnndcdnt.html
6.追寻那会飞的稻谷——泰国侗台语族群谷种神话搜集纪略论文如熊明村的杨亚朝就说:“没听说过大谷粒变小的故事。以前帕雅因给兄妹两人谷种, 稻谷种撒在平地, 包谷种撒在山上。因为稻种小, 就撒在平地, 而包谷种大, 撒在山上。现在平地人多, 山上是赫蒙人多一些。赫蒙、 瑶、 阿卡、 拉祜等吃的都是包谷, 而给平地人吃的是稻谷。”赫蒙人并不信仰佛教,而使用http://www.cels.org.cn/web/news-345.htm
7.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稻谷是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稻作农业在河姆渡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为河姆渡人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还为后来的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经鉴定为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这为研究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关键证据。 https://www.huaer.net/471002.html
8.祭祀准备工作的传统与现代:从神主牌位和祖先画像族谱新闻“百世不桃”的神主牌位大大增加。更多的宗族嫌“五世则迁”很麻烦,于是乎,有些历史悠久的大宗族,在寝堂的桌子上往往陈列着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神主牌。神主牌上一一镌刻着祖先的名讳、生卒时间、及第情况及得到过的功名、官位,供后世祭奠。 有些宗族的神案分若干层,最高层安置始祖以下按照世系昭穆次序分列神主牌https://www.zupu.cn/lishi/20231226/655870.html
9.“云”赏经典湘博教育微课程“祖先”的面孔——人面纹方鼎大家好,我是湖南省博物馆的教育员谢丽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祖先”的面孔——人面纹方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商周时期,祭祀与战争是国家两件最为重要的事,而青铜器是其中常见的工具。我国商周青铜器造型丰富、纹饰精美、铭文典雅,不仅是古文字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8500
10.良渚遗址是古代的“有虞幕国”(第1到第5篇)穷蝉,又称虞幕,是有虞部落的始祖。古书记载“有虞秉钺”,意指拥有征杀权力的人。虞幕便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姑幕国人。舜为虞幕的后裔,其祖先为有虞氏部落首领,舜受尧帝禅位,成为联盟首领,即天下之王。虞舜的都城即为今之“巴蜀地遗址”。 2. 兽面——虞(虎) https://www.jianshu.com/p/857e845405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