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2400
0
2
有芒×无芒
1200
3
无芒×无芒
600
1800
(1)在遗传学上,海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性状称为一对___________,它们是由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___________决定的。(2)根据第___________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___________(填“有芒”或“无芒”)是隐性性状。(3)若控制海水稻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推断第2组亲本组合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4)海水稻利用种子来繁殖新个体,它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5)第1组中亲本的有芒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有芒个体的;第3组中亲本都是无芒,后代却出现了有芒,这种变异是___________(填“可遗传的”或“不可遗传的”)。
作物名称
马铃薯
茶树
莲
适宜生长的pH
4.8~5.5
5.0~5.5
6.0~7.0
8.0~9.0
A.马铃薯B.茶树C.水稻D.莲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以下()不能进行套作栽培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8.水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菌物引起的系统性病害。()
A、正确
B、错误
3、水稻白叶枯病叶上的菌脓小而多()。
5.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病害。()
23.水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菌物引起的系统性病害。()
800、2020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究克隆了水稻蛋白品质形成新基因(),并阐明了其关键作用,这项研究对改良稻米蛋白品质有重要意义。
A、GP5
B、GPD5
C、GPA5
选项
生命现象
生物特征
A
水稻吸收阳光雨露
生物能生长繁殖
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应激性
C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D
谈虎色变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AB.BC.CD.D
14.水稻烂秧病()
A、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
B、高温,晴朗天气不利于发病
C、病菌一般不侵染健壮的幼苗
D、以药剂防治为主要防治措施
2.为减轻水稻烂秧病的发生和危害,应注意哪几点措施
19.水稻恶苗病()
A、从前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生
B、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子
C、由细菌侵染引起
D、病苗从芽鞘、伤口侵入。
1、当前大多数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
2.稻瘟病()
A、整个水稻生育期都可发生
B、种子带菌
C、氮肥施用过多、过迟,发病重
D、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
10、下列病害哪个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A、水稻白叶枯病
B、小麦矮腥黑穗病
C、小麦条锈病
D、水稻纹枯病
12.稻瘟病()
B、种子带菌;
D、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
13.2023年11月,()成为通过国家审定的低镉水稻品种。
A、”松早香1号”
B、”泰丰优1002”
C、”中早39”
D、”西子3号”
7.我区水稻烂秧病有()和()两种类型,以类型为主。
5、水稻纹枯病不产生任何类型的无性孢子()。
地区
甲
乙
丙
丁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大豆、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1】乙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宁夏平原C.东北平原D.东南丘陵【2】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是华北平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区B.乙地可最大限度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干旱D.丁地黑土深厚,水分和热量短缺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h死亡率
10mL
0.015
0.030
0.045
6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2)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3)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1只,是为了避免出现_________。(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__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害人体健康。
基因型表型
N(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mRNA
-
+++
+
S蛋白
花粉育性
正常
不育
部分可育
A.N为正常育性细胞质基因,S为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B.S(R1r1R2r2)个体自交子代花粉育性的分离比为12:3:1C.R1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可能促进了S蛋白的降解D.R2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可能促进了SmRNA的降解
年份
2004
2011
2019
2020
产量(kg/亩产)
>500
1026.7
1046.3
1530.76
A.观察法B.调查法C.比较法D.测量法
杂交组合
F2
包穗
273
211
253
248
判断shp4与shp1、shp2包穗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②在杂交组合甲F2的包穗个体中发现,大约有1/7包穗程度特别严重,这种“特包穗”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自选字母表示)。请解释这种“特包穗”出现的原因_____。
亲代组合
子代性状
高茎×矮茎
全是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高茎×高茎
(1)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_。(2)根据______组实验均可推断出______是显性性状。(3)根据乙组实验推断,其亲代最可能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4)缺肥时基因组成为AA的水稻也较矮,由此说明:______
处理
光饱和点(μmol·m-2·s-1)
暗呼吸速率(μ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高温处理5天
T1
1450
1.48
23.10
T2
1530
1.67
19.53
T3
1030
2.15
10.29
CK(对照组)
1010
2.04
8.06
调查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稻蝗跳蝻
1.8×103
3.7×103
7.5×103
1.4×104
3×104
A.调查跳蝻密度时不宜用标记重捕法B.农场所有跳蝻所含的全部基因为该稻蝗的基因库C.第四次到第五次调查期间跳蝻出现过最大增长速率D.该农场可以引入天敌来降低稻蝗种群数量的K值
细胞质基因
细胞核基因
雄性不育
S
r1,r2
雄性可育
F
R1,R2
结实率(f)分布范围
0﹤f﹤30%
30%≤f﹤70%
70%≤f﹤90%
90%≤f﹤100%
实测平均结实率
17.1%
61.2%
76.6%
90.5%
实测株数
16
22
14
株数理论比例
4
注:雄性不育株结实率为0,雄性可育株结实率大于0①R1(r1)和R2(r2)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②F2中30%≤f﹤70%的植株基因型共有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4)两系杂交稻的生产只需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雄性不育系在短日照或低温条件下可育,可通过_____(选填“杂交”或“自交”或“测交”)繁殖;雄性不育系在长日照或高温条件下不育,与_____系杂交获得杂种F1。
品系
基因型
育性
(S)rfrf
所产雄配子不育
(N)rfrf
所产雄配子可育
(N)RfRf、(S)RfRf
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A和C为材料进行杂交以制备杂交种,写出父母本的基因型、子代的基因型和育性。_____(2)现有少量的A、B、C三个品系的种子,请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交配,以分别获得大量A和B种子(要求分别写出父母本的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和育性)。_____
氮处理(NH4NO3)/(mmol·L-1)
5
10
15
20
叶绿素含量/(mg·L-1)
36.47
38.06
40.23
48.38
45.66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5.91
5.96
6.91
7.35
6.70
(1)水稻幼苗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参与叶绿素和___________(答出一种)等物质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实验过程中,可用______来提取绿叶中的叶绿素。(2)由实验数据可知,培养水稻幼苗时较适宜的NH4NO3浓度为_____mmol·L-1,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氮素浓度升高,水稻幼苗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培养液中的NH4NO3浓度过高,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在农业生产应用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