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挑选恰当的词填入句中。
(1)我怀念__________(上古古代)的夸父,他_________(追击追赶)日影,_________(干死渴死)在旸谷。
(2)为着_________(追求要求)光和热,人宁愿__________(舍弃抛弃)自己的生命。
答案:(1)上古追赶渴死(2)追求舍弃
我综合我发展
4.请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1)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2)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解析:这样的造句能使我们对词语的运用和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语言要力求有优美,达到通顺连贯。
答案:示例:(1)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石,为人们铺平前进的道路。(2)夜空里,焰火绽放,有如火树银花,绚丽多姿。
3.巴金是中国现代作家,其处女作长篇小说_________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他的《激流三部曲》即______、___、____。
解析:有关巴金的人物介绍我们应该有大致的识记,注意积累。
答案:《灭亡》《家》《春》《秋》
2.写出月亮的其他称呼,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月亮的称呼有很多,有的是它的比喻由来,如“玉轮”“银盘”,有的是由神话传说而来,如“广寒”,等等。
答案:玉轮银盘广寒弓月桂月等等
可以图示为:
日
[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日》作者借助飞蛾扑火的壮举和夸父逐日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对光明、真理的执着追求,也表现了作者为追求光明、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
《月》作者借助姮娥的形象,表现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献身精神和对光、热的向往和追求。
我的观点:
[审美鉴赏]
触物生情,形象感人
巴金擅长小说,也擅长散文。他的散文和散文诗,充满着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磅礴气势,洋溢着言志、言情的动人风采。在艺术上,则崇尚简朴、畅晓、坦诚、情真。《日》就是一篇颇能显示巴金艺术风格的优美的散文诗。作者采用朴素无华的文字,借景喻人,以情点“睛”,将哲理的思索与诗意的描绘揉和一起,既成功地塑造了“飞蛾”亦即战士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又寄托和抒发了自己的崇高美学理想。
[问题探究]
[探究]
第二步,在讨论、探究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第三步,学生互相交流观点,达成共识。
第四步,搜集、积累资料。从报刊杂志或图书馆、网络查找有关资料,按照不同角度归类,制作成读书卡片。卡片上注明以下几项:出处、作者、类别(如:古诗类、现代散文类、现代诗歌类等)。
第五步,讨论,交流,看谁搜集的最多。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旸谷()寂寞()撮()皓月()姮娥()
解析:准确掌握词语的读音,注意“旸”和“姮”这两个字都是不常用的字,我们要加强记忆。
答案:shùnyángmòcuōhàohéng
《月》可分为三部分。
2.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剖析:这里作者假相自己长有一双翅膀,像飞蛾一样为追求光明而献身。“飞向火热的日球”比喻光明、理想的地方。“化作一阵烟,一撮灰”表达了作者为追求光明和理想而粉身碎骨的决心,这两句话表现出作者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构简析]
《日》可分为三部分。
1.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剖析:这两句话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无所畏惧的精神,歌颂了为了追求理想而勇于献身的人。飞蛾“扑向灯火”写它的勇敢,“死在灯下”“浸在油中”写飞蛾的壮烈,“得到光,也得到热”写飞蛾实现了自己的追求。飞蛾叫“我”赞叹,就在于它有一种敢于追求,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作者触物生情,神与物游,从飞蛾悲壮的死中,引出深邃的哲理思考。
5.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剖析:作者对姮娥奔月的原因做了推测,以一已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是值得赞美的。从中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