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直接默写+理解默写练习题古代诗歌部分(一)1、木兰诗[《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古诗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有实有虚,精彩纷呈。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
(2)诗中描写边塞战场夜景的句子是:,。
(3)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4)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5)诗中表现木兰不慕富贵,对家园生活眷恋的句子是:,。
(2)写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垠,引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诗句是:,!(3)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1)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诗句是:。
(2)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4)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2020中考语文必考50篇古诗文默写2020中考语文必考50篇古诗文默写(一)《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一线牛师整理|超全2020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含答案】理解型默写题,在近年来考查比例中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2020古诗文重点篇目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2、《鱼我所欲也》一文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指:“,”。
4、《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5、《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
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6、《出师表》中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语句是:,,;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表现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的语句是:,,;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的语句是:,;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8、《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竣拔的句子是,,描写夏天水势凶猛的句子是,。
以船行之快来突出夏季水瀑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其间虎啸猿啼,不难让我们想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2020年中考必背古诗文50篇理解性默写题完整版1一、《论语》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鱼我所欲也》1.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6.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失其本心。
10.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2.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50篇背诵古诗文原文、翻译、默写(教师版、学生版、答案版)目录第一部分原文和翻译第二部分默写教师版第三部分默写学生版第四部分默写答案版第一部分原文和翻译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是: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3.《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4.《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5.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
”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6.《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8.《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9..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心生敬重之感。
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形容一下:10.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语句11.《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12.《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是:13.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来形容。
14.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O15.《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1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
一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上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17.《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
19.《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2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写与人交往的语句是: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22.《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表明作用独爱莲的句子是: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说明:篇目中打★的为重点考查的理解性默写易考篇目(依据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不打★的为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这些篇目在教材中出现在每周一诗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列举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可以不作为复习的重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沪教版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篇目,而在部编版为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根据2020年《点击》,把它归在读读背背中,因此列举了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不打★号。
★《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岀其中。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望岳》(杜甫)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
2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说明:篇目中打★的为重点考查的理解性默写易考篇目(依据沪教版六年级—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不打★的为沪教版六年级—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这些篇目在教材中出现在每周一诗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列举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可以不作为复习的重点。
★《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诗人观景处所,写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20.05-中考理解性默写(按篇目总结有答案)增加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年北京市中考理解性默写系统复习一、中考范围理解性默写(54首、篇诗文)1.《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
《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蒹葭》1、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3、十五从军征(1)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汉代极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通过对远景的描写,写出了故乡凄凉破败、亲故凋零的景况的诗句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写出了动物在老兵家自以为得所和自以为安的情景。
(4)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以近景写出了老兵家的破败,控诉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5)表现出老翁家破人亡、孤独悲伤之情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6)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了老翁孤独凄凉、无依无靠的处境和心情的诗句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一、《〈论语〉十则》1.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6.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鱼我所欲也》10.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孟子例举6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明朝宋廉的求学经历让他最终成就一位大家,我们可以用本文中的句子来概括他的人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人”生于忧患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四、《曹刿论战》17.统领全文,暗示文眼,反衬曹刿的形象特点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8.曹刿最赞成鲁庄公的第3个参战条件,因为它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这些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中考50篇必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练习(有答案)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古诗文默写一、直接默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蒹葭苍苍,。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锦帽貂裘,。
7.会挽雕弓如满月,。
8.多歧路,今安在?。
二、理解性默写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与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1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是于谦的咏物诗《石灰吟》,表现了作者甘愿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他的《咏煤炭》中也有同样动人的诗句是:。
11.《虞美人》中用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尽自己的无限哀愁的千古名句是:。
13.相信你坐在考场上时一定充满信心。
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14.《黄鹤楼》中表达诗人对家乡思念的诗句是:15.三月的一天,一帮好友起哄说要去草原骑马,顺带野餐。
我抑制不住兴奋,便答应了,忽然想起这个时节正是“”的时候,也好,顺便踏青。
25.《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形象凝练地表现出富春江水急。
26.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
在西北行走,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①”的奇异风光;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②”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_③,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登临泰山,你更能体会青年杜甫“④,⑤”的万丈豪情;远眺沧海,你会由衷赞叹曹操笔下“⑥,若出其中;⑦,若出其里”的宏阔境界。
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
(8分)(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名句。
(6分)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
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夕阳,“夕阳西下,①”;尽是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②”;尽是落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③”;尽是斜阳,“④,寒林空见日斜时”……阳光无所不在,无地不照,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诗人的灵感。
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黃昏,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绪,不禁发出了“⑤?⑥”的感慨。
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的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
突然间,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奧秘,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手上流过的这种奇妙的东西。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古诗文默写专项练题一、直接型默写1.东临碣石,(XXX《观沧海》)2.XXX涌起。
(XXX《观沧海》)3.水何澹澹。
(XXX《观沧海》)4.XXX标过五溪。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我寄愁心与明月。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7.何人不起故园情。
(XXX《春夜洛城闻笛》)8.故园东望路漫漫。
(XXX《逢入京使》)9.马上相逢无纸笔。
(XXX《逢入京使》)10.XXX不久归。
(XXX《晚春》)11.惟解漫天作XXX(XXX《晚春》)12.念天地之悠悠。
(XXX《登幽州台歌》)13.烽火连三月。
(XXX《春望》)14.白头搔更短。
(XXX《春望》)第1页共20页15.水面初平云脚低。
(XXX《钱塘湖春行》)16.几处早莺争暖树。
(XXX《钱塘湖春行》)17.最爱湖东行不足。
(XXX《钱塘湖春行》)18.求之不得。
《关雎》19,白露为霜。
《蒹葭》20.道阻且长。
《蒹葭》21.悠悠我心。
《子衿》22.XXX望五津。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3.与君离别意。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4.浊酒一杯家万里。
(XXX《渔家傲.秋思》)25.人不寐。
(XXX《渔家傲秋思》)26.亲射虎,看XXX。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27.醉里挑灯看剑。
(XXX《破阵子》)28.XXX二十有一年矣。
(XXX《出师表》)29.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XXX《出师表》)30.苔痕上阶绿。
(XXX《陋室铭》)第2页共20页二、理解型默写1.《论语》中XXX强调不仅能研究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2.《论语》中XXX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轻易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保持不懈的句子是。
4.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曹刿论战》1.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受上赏;_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进者,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六、《出师表》1.诸葛亮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亲贤臣,远小人。
3.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七、《桃花源记》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八、《三峡》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4.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两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以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的两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秋天三峡景色的句子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九、《杂说》(《马说》)1、14)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十、《陋室铭》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十一、《小石潭记》1.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3.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十二、《岳阳楼记》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在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2.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范仲淹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5.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月夜”景色的几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7.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0.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2.目前,三峡已经成功截流蓄水,高峡终于变成平湖。
《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两句可以用来描绘今天三峡水库的情景。
十三、《醉翁亭记》1.写出主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十四、《爱莲说》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1.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1.《送东阳马生序》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写向老师请教时恭敬态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6.嗜学的结果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