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称控制了粮食就能控制所有人!俄乌冲突背后是美国控制粮食能源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持续封锁乌克兰的港口或将引发影响多个大洲的粮食危机。”泽连斯基看到了乌克兰港口,未必看见全球粮食供应链!

“你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就可以控制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如是说。俄乌冲突,不只反射出美国对全球石油供应链的控制,也不乏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影响。

俄罗斯和乌克兰凭借其广袤且适宜种植粮食的黑土地,一度成为世界粮仓。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甚至与澳大利亚和美国比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1年,俄罗斯小麦产量8199万吨,占全球小麦产量(77618万吨)的10.56%,乌克兰产量2903万吨,占比3.74%。

在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出口小麦4249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1.99%,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出口2036万吨,占比10.54%。两国总计出口6285万吨,占比32.5%。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粮食贸易中的的重要地位,全球粮食供应链在叠加新冠肺炎和俄乌冲突冲击下危机加剧,掌链·第一物流网本期解读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影响。

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持续加剧促使全球粮食危机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作为此次冲突的主角,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约占全球的30%,也是欧洲最大的小麦供应国。

1,欧洲粮仓乌克兰的主食物流

乌克兰的国土面积仅微大于中国的四川省,在世界上得排名30多。不过,作为世界上中等国家的乌克兰却被称为欧洲粮仓,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出口品种包括小麦、玉米和大麦等多种主粮产品。其中,全球小麦出口占比11.71%,仅次于俄罗斯(16.93%)和美国(11.13%)。

乌克兰的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达70%,这一数据位于世界之首,而中国的这一数据仅为12%。欧洲和中东等乌克兰周边国家对其农产品的依赖程度颇高,欧盟50%的玉米,20%的小麦,25%的植物油全部来自乌克兰。2020年乌克兰小麦主要出口目的国为埃及(占比16.99%)、印度尼西亚(15.11%)、孟加拉(8.2%)。

这也导致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港口封锁后,乌克兰无法出售原计划在6月前出口的数百万吨小麦和玉米,使其粮食出口或损失60亿美元。

(乌克兰最大港口敖德萨港的地理位置)

乌克兰98%粮食谷物通过港口出口。作为乌克兰黑海北岸的最大港口,敖德萨港附件船只滞留,在航船舶不得不调整航线,苏伊士型和阿芙拉型油轮的租金价格更是在一天内上涨了近5倍。此外,由乌克兰海港管理局管辖的马里乌波尔港也因冲突无法正常运作。

2,全球粮仓俄罗斯的主粮出口

在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国家纷纷加入到对俄罗斯的制裁队伍中,俄罗斯也对此进行反击,宣布对这些国家停止粮食出口。其实,俄罗斯在粮食供应链上不仅只简单向欧盟出口粮食,欧盟30%的化肥进口也来自俄罗斯。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2021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0%以上,2022年俄罗斯可种植面积同比增加了100多万公顷。根据TradeMap数据,2020年俄罗斯小麦主要出口目的国为埃及(占比22.69%)、土耳其(21.29%)、孟加拉(5.16%)。

2014年以来俄罗斯就一直笼罩在制裁的阴影下,而对俄制裁不仅会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对制裁国家也会带来一定的反噬。5月3日,普京总统签署禁止向制裁俄罗斯的外国企业和个人出口物品和资源的总统令,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全球的粮食供应链。

欧美对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制裁还威胁全球粮食供应链链上游的种植。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钾肥生产国,俄罗斯钾肥约占全球钾肥供应量的20%,白俄罗斯产量约占全球钾肥总产量的17.4%。而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大国的巴西等国对俄罗斯钾肥有依赖。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全球小麦、大麦贸易中的出口量总计占全球的30%。中国虽然也是粮食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小,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而欧洲国家由于地域和气候的缘故,也常年依赖粮食进口。

1,中国与俄乌的粮食贸易

数据显示,中国年进口小麦总共不足1000万吨,而从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进口小麦量也非常少。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三个国家进口小麦,总计占比约82%。

202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小麦和大麦分别为5.5万吨和9.4万吨,总价值3600万美元,从乌克兰进口谷物高达32亿美元。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量相对比较大,占乌克兰出口量的28.31%,但从俄罗斯进口不足9万吨。

2021年四月底,俄罗斯公布了在中俄边境后贝加尔斯克铁路口岸建设粮食出口中断转运站的计划,预计投资额63亿卢布(约合5.7亿人民币),主要用于向中国出口大豆、油菜籽、小麦、燕麦、玉米、葵花籽和大麦等农作物。

2,欧洲与俄乌的粮食贸易

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一般需要从黑海的港口输运谷物,在这一地区出现任何军事行动或制裁,都可能导致港口运转面临干扰。此外,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爆发态势,大多海运通道已被封锁,而铁路也被认为是最有效替代海运粮食的运输方式。

近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列车开始运行,旨在将乌克兰的粮食运输到欧洲国家。比如,立陶宛铁路公司(LTG)在乌克兰和立陶宛之间运营了一列过境波兰且前所未有的测试列车。LTG表示:“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传统的和区域性的重要物流链被打乱了,该服务使用途径波兰的替代路线,能为物流链的重建作出贡献。”

(立陶宛铁路公司货运列车)

此外,奥地利铁路货运集团(RCG)将从5月初开始每天开行一列火车,运送乌克兰农产品前往欧洲。从2022年3月到4月,RCG从乌克兰到德国的粮食专列已总共运输了60,000吨粮食。

此次俄乌冲突源于美国主导的北约屡屡打破不东扩承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持续火上浇油,给乌克兰提供资金和武器。而在全球粮食供应链市场,美国与俄罗斯、乌克兰都存在直接竞争,俄乌冲突下美国也扎紧了粮袋子。

1,美国粮食减供欧盟

随着冲突的愈演愈烈,欧洲的粮食危机似乎随时可能爆发。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总量达到6992万吨。不过,在这个被欧盟寄予厚望的紧要关头,美国却减少了玉米出口。

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4月,美国玉米的出口检验量为3199.71万吨,上年度同期3789.56万吨。也就是说,在欧盟甚至是全球粮食紧缺的情况下,美国并没有站出来缓解粮食焦虑,反而减少了600万吨的玉米出口。

2,美国这样控制全球粮食供应链

正如基辛格所言“控制了粮食,就可以控制所有人”而这或许就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在,既要控制能源,也要手握粮食。

美国能影响全球的粮食供应链,与其发达的农业肯定是分不开的。美国的小麦,玉米,大豆占据全球生产量和出口量的优势比例。其中,玉米位于全球第一,大豆的出口量为37.42%,仅次于巴西。

全球的四大粮商,分别是美国ADM公司、美国邦吉公司、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公司。四大粮商掌控全球80%的粮食交易,其中有三家是美国公司。俄乌冲突更使得美国粮商更是大赚!ADM公司的股价上涨了36.51%,邦吉公司的股价上涨了21.85%。

(美国邦吉公司员工作业)

不仅如此,美国在科技农业上也遥遥领先,特别是在转基因种子的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美国的孟山都公司在转基因种子市场占据70%~100%的份额,世界上超90%的转基因种子使用其专利研究。此外,美国的地形、气候、机械化程度以及政策优势等都为其影响国际粮食供应链加足马力。

在全球粮食危机随时可能爆发的当下,中国作为一个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必须要保证本国的粮食安全,最根本要保证主粮的自给自足。不过,中国世界粮食贸易中并不见优势。

1,主粮种子专利问题

种子也被称为粮食的芯片,一直以来,虽然我国水稻、小麦等主粮种子国产化率非常高,但蔬菜、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高端高产品种大多依赖进口。在这种大量依赖进口种子的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育种技术难度大且可实现性较弱,有些甚至需要在太空中培育,国外的育种技术大多申请了专利,而我国在育种技术上似乎一直被扼住咽喉。此外,美国垄断了我国90%的种子市场,每年进口的农业种子约7000万斤,总价值达5亿美元。

其中,黄淮海和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来自美国和德国种子。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国外进口种子也占据了三成以上。因此,实现种子独立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

2,进口结构问题

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同比增长18.1%。其中,进口大豆9651.8万吨,同比下降3.8%。尽管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庞大的粮食进口量仍然无法回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同比增加2527.3万吨。这一数据隐含的信息是谷物进口激增,大豆进口下降。此前,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表示,中国谷物能够做到基本自给,主要缺蛋白类食物,这类食物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扩大。

我国大豆、油料对外依存度高达85%。2021年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就强调,2022年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2021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也指出在“在多目标平衡中抓要害,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有保有压,优先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大豆油料产能和自给率”。

THE END
1.美国农业部11月预测2024/25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同比减2.9%2024/25年度世界玉米消费量预计为12.29亿吨,较2023/24年度估算值增加100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上调616万吨。 2024/25年度世界玉米贸易量预计为1.90亿吨,较2023/24年度估算值减少582万吨,比上月预测值下调67万吨。全球玉米贸易的主要变化包括巴西和南非玉米出口减少,缅甸和乌干达玉米出口增加。中国和马拉维玉米进口减少,但http://www.mczx.agri.cn/myyj_1/gxyb/202411/t20241114_8689323.htm
2.全球及中国小麦:供需贸易变化显著坚果贸易量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部报告:全球小麦供需有变,中国小麦进口情况公布】美国农业部 2024 年 8 月小麦供需报告指出,全球小麦供应、消费、贸易增加,期末库存略降。2024/25 年度全球小麦供应量较上月增 346 万吨,达 10.606 亿吨。消费量较上月增 408 万吨,达创纪录的 8.04 亿吨。贸易量增加 197 万吨,达 2.149 亿吨。期末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N195Q70519D4UH.html
3.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来了!但为何数据来看粮食还在增产从库存量看,全球的粮食也是足够的。 全球谷物(包括了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它杂粮)库存量预计将增长,但贸易量预计将低于 2020/21 年度的创纪录水平,可能是由于部分国家的出口受到了限制,比如粗粮库存量上升背后的主力因素是乌克兰暂停玉米出口导致其库存积压,引发全球玉米库存量预增 5.5%。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6022400072515.html
4.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现状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6亿吨,其中稻谷2.06427亿吨,小麦1.26171 亿吨。 世界谷物出口量只有2000万吨左右 相对于小麦、玉米等品种来说,大米世界贸易量较小,如1993—1994年度只有0.1634亿吨,仅占该年世界大米产量3.6亿吨的4.54%左右。自1999年以来,世界稻米出口贸易连年下降,1999年世界稻米出口总量为2505.8万吨,比上年下降8.https://blog.csdn.net/he_zhidan/article/details/48634175
5.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他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共同经历中发现: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即人均占有耕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耕地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他把这一发现当做一条规律确定下来。布朗根据中国和国际上某些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未来30年至40年期间的人口、人均消费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4135
6.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回顾和分析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重新开启了闭关已久的大门。30年来,我国外贸体制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开放政策,促进外贸跨越式发展,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并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也日趋明朗。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生产大国,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0812/X953271FGB.html
7.切实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更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二)粮食贸易虚拟耕地资源估算据表3可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虚拟耕地变化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为负值;第二阶段是2008—2012年,在此期间,中国成为粮食贸易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国,且虚拟耕地净进口规模持续递增;第三阶段是2013http://www.jsthinktank.com/zhikuyanjiu/202110/t20211025_7283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