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怎么能说五谷分别营养五脏?
01
一、问题的起因
最近一些中医群里议论《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时,说五谷分别营养五脏,如
小麦/肝
黄米/心
小米/脾
大米/肺
豆类/肾
如何理解这种对应关系?
有些群友说简直有点像<神话>!于是问我对此如何解读?
我说当年钱老叫我们理工人员解读《黄帝内经》时,早就说过<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里有五脏/五谷/五畜的关系,值得好好解读。
但是当年没有急着解读此事。还是后来西医林佳媚主任特别重视营养问题,建议好好解读一下为什么有五脏和五谷有一对一的关系。
后来2008年我去航天大院见钱老时也口头汇报有关的解读情况。
02
二、五谷之阴阳参数与五行学说关系
当年北化大生命动力研究中心,由好几位硕博生:蒋志国(硕士)、张金颖(博士)、赵军(博士后)等成员专门解读上述问题。
参数的基本概念
a
r/K=阴精气的气化度
r/K=阳精气的气化度
故可得(K/K)·(r/r)
S=Kr/r,阳精气对阴精气的优势参数。
五谷的发热量Q(卡/100克)
五谷的阴精K/K=K
H=Q/K,阳精对阴精的营养价
五谷营养的阴阳参数
b
QH
黄米(营养心脏Q349H8.36)
大米(营养肺脏Q346H8.58)
小米(营养脾脏Q358H8.55)
小麦(营养肝脏Q317H7.65)
黄豆(营养肾脏Q359H7.99)
由上可以看出黄米和大米可以构成前阳,小米为中土,小麦和黄豆可以构成前阴。
小麦
味甘,性微寒,无毒。
黍
黍米,大黄米
味甘,性温,无毒。
稷
小米
味甘,性寒,无毒。
稻
黄豆
五谷的阳精气对阴精气
c
由S=Kr/r来看
S
黄米/心5.45(后阳)
大米/肺4.37(后阴)
小米/脾5.15(中土)
小麦/肝5.25(后阳)
黄豆/肾4.5(后阴)
03
三、结论
由上不难得到下列结论
心/黄米/阳中之阳气
肺/大米/阳中之阴气
脾/小米/阴阳中土
肝/小麦/阴中之阳气
肾/黄豆/阴中之阴气
可见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里黄帝/岐伯对五谷的超前科学的看法。难怪钱老多次说《黄帝内经》是天书,岐伯是地地道道的天师!因此钱老也说我们现在能解读其知其所以然,还算不错了,现在问题是如何让现代中医界也能解读这些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