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如下图:
五行木火土金水
食指中指拇指小指无名指
五色青(绿)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
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
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
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
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
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
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
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
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
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
(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
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
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
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
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
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
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
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心主血气,藏神,五行属火,充于脉,其华荣于面,开窍于舌,
与小肠互为表里,色红,味苦,嗅焦;
肝主疏泄,藏魂,五行属木,充于筋,其华荣于爪,开窍于目,
与胆互为表里,色青,味酸,嗅臊;
脾主运化,藏意,五行属土,充于肌,其华荣于唇,开窍于口,
与胃互为表里,普格天气,色黄,味甘,嗅香;
肺主宣降,藏魄,五行属金,充于皮,其华荣于毛,开窍于鼻,
与大肠互为表里,色白,味辛,嗅腥;
肾主精髓,藏志,五行属水,充于骨,其华荣于发,开窍于耳,
与膀胱互为表里,色黑,味咸,嗅腐。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
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
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
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
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
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
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
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