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针对其主要的生态问题,主要治理分为两类,一是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即山地轻度退化草地采用减轻牧压自然恢复为主,河谷轻度退化草地采用围栏封育和冬季放牧等方式进行自然恢复;中度退化草地采用划破草皮和免耕补播两种技术;重度退化建植人工草地,分多年生和一年生两种类型或者混合配置,有灌溉条件的种植一年生饲草,无灌溉条件的雨季种植多年生混播牧草。二是草地畜牧业高效发展技术集成。即季节性轮牧主要是夏季在山地草地放牧,冬季休牧;河谷不同放牧草场之间进行短期轮牧;针对绵羊养殖,开发了半放牧半舍饲和夏放牧冬舍饲技术。
(2)在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综合研究过程中,青藏高寒区主要以"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恢复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对高寒草地恢复技术和机制的研究,所以还应该对各类退化草地的恢复技术及其产生的效应进行长期监测研究和区域发展性评价,同时需要加强对高寒荒漠和高寒湿地等区域退化植被恢复的技术研究。
(4)对于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的恢复而言,当前的恢复措施大多局限于宏观层面,即使是多种恢复措施、技术的综合治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引入微观层面的恢复技术,例如微生物恢复技术,可以通过对退化草地微生物的研究,引入有利于草地恢复的微生物进入地下生态系统,与现有宏观措施一起发挥作用,从而加快草地恢复,优化草地质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