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网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以劳动的视角打开

故宫博物院大展“何以中国”,一起在文物中去寻找先辈们的身影,走进劳动人民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一条大河;而推动文明向前发展的,

既有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社会劳动,也有文化教育、科技研究、艺术创造等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社会劳动。

文明之初的点点星火——源

第一单元“源”,分为“天地之间”“生作在兹”“启蒙奠基”三节,从中国地理分析开篇,阐释中华文明生产力动因,以中国独特的物质文化,展示其中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由此奠基。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食充足,才会懂得礼仪;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才会知道荣誉和耻辱。由此可见,农业与纺织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农事、织缕这部分展现的就是先民们为吃饱穿暖而进行的劳动创造与智慧探索。

农业

带藤条骨耜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和舟山群岛,其发现被认为是我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骨耜是河姆渡人最主要的农具,采用鹿、水牛等偶蹄类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凿磨而成。这件骨耜上端柄部厚而窄,截面略成方形,肩臼处凿有横穿方銎,横銎外部残留16圈藤条及被藤条紧缚的木柄末端;下端刃部薄而宽,可见方向不一的摩擦痕。这件骨耜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带有藤条捆绑木柄的史前骨耜,是河姆渡文化农业发展水平的缩影。

石镰新石器时代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石镰,出土于河南省郑州。石镰的刃部加工成细密的锯齿状,明显具有切割能力。石镰发现的同时,也发现了少量碳化的谷物种子,证明在7000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植粟。石镰在使用时,会在后部捆绑竖柄,人们一手把地里的粟秸攥成一束,一手持柄挥镰割断成束的粟秸。

石斧新石器时代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石斧,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城子崖遗址。这块小巧的“石斧”正反两面磨制非常均匀,左右对称,显然经过精心打磨加工。

农业·纺织业

纺轮新石器时代

织缕,是指织作布帛。唐代大诗人元稹在《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诗中有:“见聚萤而肄业,知织缕之尝勤。”丝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特产,是工业革命以前东西方国际贸易的主要物资之一,一条以“丝绸”命名的重要交流之路串联起东方与西方。在当时,由于其制作技术非常繁杂,因而丝绸制品曾长期被中国垄断。

而纺轮作为人类最初的纺线工具,记载着先民的智慧。古人先找到一块椭圆形的石头,把表面去皮,后磨成圆状,再两边对钻穿通,石纺轮就制成了。与之一起使用的还有插在孔中间的转杆,一般用木、竹或骨制成,早期只是一根直杆,后来在顶端增设屈钩。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对纱线细度要求逐渐提高。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纺轮出现,并取代了石纺轮。

玉蚕商代

蚕作为中国农业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商代就有玉蚕出现,表明了养蚕业和纺织业在我国久远的历史。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后来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经典家训——《朱子家训》,其中的一则警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是成为勤俭持家和厉行节约的名言。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远古的人们不知要丰富多少倍,但依然不能忘记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厉行节约的人。

手工业·冶金

皿方罍商代

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的皿方罍,是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器盖上有六个字“皿作父己尊彝”,由此我们知道了它的主人。1919年,皿方罍于乱世重见天日,然而,器身与器盖却离散近九十年。2014年,湖南人用“众筹”的方式,以2000余万美元洽购器身回国,最终让国宝合体。

何尊西周

位于“何以中国”展厅C位的,是来自宝鸡博物院的西周青铜器何尊。“中国”二字,最早便是出现在何尊的铭文里。这件西周初年的精美青铜器,口圆体方,即是一种“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体现了庄重大方的气质,也暗示出先秦时期的古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这件由王室贵族“何”所铸造的祭祀礼器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通体四道镂空的大扉梭,显示出威风凛凛、霸气十足的姿态。整体以雷纹为底,腹部及圈足为高浮雕的卷角饕餮纹。最为关键之处是内底铸有铭文12行,共计122个字,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并举行祭祀的一系列活动。其中第七行首有“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由此,何尊的地位一举超越其他商周青铜器之上。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便来自于此。

世界认识中国,中国倾听世界——流

第二单元“流”,分为“血脉相依”“和衷共济”“休戚与共”三节,分别阐释中华文明通过域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域外文明的辉映互鉴、与自然万物的对话互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

同时,这一单元中以精湛工艺打造的精美文物,也向观众充分展示出先辈们忙碌劳作、努力生活的生动场景。

农业·手工业

牛虎铜案战国-汉代

作为农耕文化的典型象征,耕牛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古代手工业制品中。“虎噬牛”则是滇文化里的常见题材,虎象征权威与力量,牛象征财富与生命。

牛虎铜案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随葬品最多的24号墓,是战国时期滇国放置祭品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主体为一头站立的大牛,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是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攀爬着牛身,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着一只站立状小牛。虎牛搏杀的紧张与老牛护犊的温馨,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在牛虎铜案中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在力学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绘画艺术

《步辇图》卷(复制品)唐代

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新闻照片,而古代也有类似新闻照片的纪实绘画,特别是宫廷新闻照片,担任记录宫廷新闻的就是皇帝的御用画家。宫廷里的人物画家往往有一个类同于当今新闻摄影师的职责,以绘画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朝廷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史以来,在完成这些“新闻照片”的画家中,职位最高的竟是一国之相,这就是初唐的阎立本。

这件《步辇图》卷(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画上没有作者的签名,幅上题有“步辇图”三字,经过著名的鉴定大家、故宫博物院徐邦达先生的研究,这张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的摹本,也就是手工复制本,它完整地保留了初唐时期人物画的基本风貌。幸亏有了这件摹本,才使我们得知阎立本的绘画面貌。

商业·手工业

胡人吃饼骑驼俑隋代

他有理由幸福,在骆驼上吃饼赶路、运送货物,是为了交易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山西省博物馆推荐的“胡人吃饼骑驼俑”,一块长方形的托板上站立着一匹昂首嘶鸣的骆驼,骆驼的双峰间垫着毯子,毯子上搭着一条巨型袋子,袋子圆鼓鼓的,里面装满了贸易往来的大宗货物。一位眉毛浓密,深目高鼻,头戴毡帽的胡商,稳坐在袋子上,左手虚握,右手拿着一张“胡饼”,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骆驼、大袋、胡饼、胡商,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商业流通的画面,也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交流与融合的最好见证。

手工业

长信宫灯汉代

如果说展览第一部分展厅的“C位”是何尊,那长信宫灯就当仁不让地登上了展览第二部分的展厅“C位”。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墓的这件文物,灯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重15.85千克,整件作品经过鎏金处理后,表面金碧辉煌。这件文物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品的重要代表和巅峰之作,体现出汉代鎏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者李剑叶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信宫灯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在设计本届冬奥会火种灯时,设计团队在保留长信宫灯基本外形的基础上,对火种灯进行了现代化处理,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觉上相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运精神。

由人民创造、为人民享有——汇

第三单元“汇”,分为“民本邦宁”“格物维新”“汇流澄鉴”三节,分别阐释中华民族尊仁重礼、家国一体的传统观念,追求极致、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文脉绵延、文华尽汇的中国智慧,揭示一切文明历史都由人民创造、人民享有、人民传承。

从教育、书法、美术、宗教,到“重点科研成果”——“四大发明”,咱们最引以为豪的精神文化结晶就在这里啦!

绘画艺术·文化教育

《三圣像》明代

有人说,《三圣像》是一幅画,也是整部《论语》的缩微图。

三圣像,明代绢本水墨,孔府旧藏。图绘“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三位圣贤。画面中间长者为孔子,头戴礼冠,身穿玄衣,弟子颜回侍立左侧,弟子曾参侍立右侧。二人均头束巾帻,着交领大袖长衣。背衬松柏,结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暗喻君子之德。三人衣服上以蝇头小楷满书《论语》,因字迹微小,只有走近仔细观赏方可发现,令人惊叹叫绝。

整件画作立意独特,巧妙地将书法、绘画艺术与儒家经典结合在一起,别具风格。

书法艺术·文化教育

颜氏家庙碑唐代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

唯一没有文化中断过的国家,

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

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

尤其是在农业、医学、天文、算术等方面

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而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贡献最大的,

必然是以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

展览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方式,

呈现了我国四大发明的成果。

绘画艺术·造纸术

《墓主人生活图》晋代

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964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东晋的《墓主人生活图》,是我国目前所见保存完好、时代最早的纸画。

《墓主人生活图》最直观地向世人展现了当时人们的丧葬观念、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中原地区丧葬风俗对西域的影响,体现了新疆各民族文化从历史渊源上就打上了中华文化印记的史实。

宗教艺术·印刷术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代

科技研究·印刷术·指南针

《梦溪笔谈》北宋

北宋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这部书里,记录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改良的方法与过程。

科技研究·火药

《武经总要》北宋

北宋时期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写的《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新型兵书,该书包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两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军事技术部分里,收录了火药制法及蒺藜火毬、铁嘴火鹞、火炮等应用火药的军事武器。

科技研究·印刷术

木活字戳清代

展厅里还有一大盒木活字戳。活字印刷始于宋代的泥活字,元代大德二年(1298),王祯曾用木活字印书。制法:先在木板上刻字,逐字锯开,修整一致,然后在木框内排字,行间隔以竹片,塞紧后即可印刷。1899年,在敦煌千佛洞中,也曾发现过元代的维吾尔文木活字。

在我国印刷史上,木活字的重要性仅次于刻版,自元至明清各代流行很广。

“御制回生第一仙丹”药方木雕版清代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展出的清代“御制回生第一仙丹”药方木雕版,证明了古老技艺传承有序。

科技研究

《四部医典》清代

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收藏的《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

木刻版《四部医典》是全世界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版本,金汁手写版是存世的唯一一部金汁手抄医学文献。2015年5月,《四部医典》以文物文献名义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8年6月,《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科技研究·指南针

铜镀金嵌珐琅日晷清代

铜镀金嵌珐琅日晷,以白色珐琅装饰在时刻盘上,绘有时刻线。翠蓝色珐琅装饰的方位盘上注写金色“东、南、西、北”字。

使用时,先用指南针定方向,水准管调水平后,晷针在晷盘上的投影即为当时时刻。

THE END
1.2025考研政治考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三大改造考研政治是每一位考研考生都需要考的,考试内容多杂,非常难考高分,因此我们可以精炼着看,下面来看“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三大改造”,详细来看高顿考研的整理,供参考!?2025考研备考资料领取 知识点9: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三大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中首先进行的。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93439.html
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发展表现,说出我国简述宋代南方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发展表现,说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止朝代?要短小,精炼!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4327c47de99b2dc8d1643f5f41726ac.html
3.党史上的河南066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迈开步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三大改造中列为首位。 经过土地改革,河南广大农民迸发出空前高涨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普遍发展了劳动互助组织。1950年,洛阳、许昌等河南土改先行地区出现了互助组,其中主要是临时互助组。鲁山县马楼村农民https://www.hntv.tv/rhh-6893272064/article/1/1450373121201336321
4.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题目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https://gd.huatu.com/tiku/2286510.html
5.三大改造PPT传统中国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办图网提供三大改造PPT传统中国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学习课件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支持软件PowerPoint,格式为pptx。更多精彩党课PPT模板素材,尽在办图网。 标签:建党 党政 中国 党政工作 党政模板 工作模板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PPT 中国风 传统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资本主义工https://www.888ppt.com/pptmoban/9b1facc34bdcba4f11973809.html
6.实现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是总路线A.目标;手段B.任务;方法C.原则;要求D.主体;两翼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2045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