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超载牲畜357.38万只羊单位?内蒙古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闻中心

本网10月22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霍晓庆)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自2024年初内蒙古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以来,17个试点旗县共转移超载牲畜357.38万只羊单位,草畜平衡指数降到了10%以下,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为解决好草原过牧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方案》,从转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解决“草源”问题、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产业发展、提升草原监管水平等5个方面一地一策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截至目前,全区新增生态种草530.7万亩、较2023年增长459%,有力保障了饲草供应。此外,全区共建成三级饲草储备库8887个,引导草产业企业在西部试点旗县建设饲草中央厨房7个。针对今年夏季中西部牧区持续干旱的情况,自治区林草局组织32家饲草企业储备饲草32.7万吨,有效解决了受灾牧户饲草短缺、高价买草的问题。

下一步,各地各部门将总结试点经验,做好全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各项工作,加快转移超载牲畜,积极探索“统养共富”“托管代养”“异地代养”等模式,扎实做好饲草保障,不断延伸草原畜牧业链条。

THE END
1.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专家表示,这将有助于整合完善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TU1MDk3MA==&mid=2247568476&idx=6&sn=9ee11a51ba0bc71877d56bbb86397e4b&chksm=fa7de65a166defcc2981f6623c8331d7b03cb5cf83409aa201d6a26b8ea84770539c0b9657dc&scene=27
2.我国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来源:农民11月25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国http://www.isenlin.cn/sf_E787245FBAC34F609F94AF94AE853120_209_F030AB69441.html
3.农业部: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16.8%草原牧区以放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畜牧业对天然草原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草原科学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国禁牧草原面积达0.96亿公顷,草畜平衡面积达1.73亿公顷;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6.8%,较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自新世纪以来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首次下降到20%以下。http://m.china.caixin.com/m/2014-03-04/100646196.html
4.我国草原生态修复明显加快,牲畜超载率五年下降15个百分点在此推动下,5年来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累计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全国天然草原鲜草产量连续6年超过10亿吨,实现稳中有增。 “不仅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草原科技水平显著提升,草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于康震说。但他同时指出,草原管理、草原牧区发展等方面还https://news.sina.cn/2017-10-11/detail-ifymuukv1524755.d.html
5.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从产品结构看, 全国畜产品中的肉类比重从1978年的72.1%下降到2008年的52.9%, 而奶类比重则由1978年的8.2%提高到2008年的27.5%。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草食家畜的肉类及绒、毛等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 产生了一批知名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从区域发展看, 农区草原畜牧业日益显示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e4i95xo.html
6.盐源县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十三五”期末,全县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为13.5% ,较2015年下降了16.5个百分点。全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5%,连续5年保持在80%以上。全县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88.4万吨,连续5年超过150万吨。草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固碳储氮、涵养水源能力明显增强。 https://www.ccpc360.com/new/public/?s=make/news/zhzcDetailByID/mob/0/type/detail/id/92009
7.世界及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畜牧企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5、草原保护与畜牧业生产之间矛盾仍然突出:草原退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中国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原超载过牧严重,2010年,主要牧区草原超载率仍在30%左右、北方草原平均超载达31.8%,部分地区的牲畜超载率https://www.gdswine.com/ztnew/zl/2016/193400.html
8.这项实施超十年的生态工程,如何影响草原发展?在半农半牧区,许多农牧户通过种植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科学规划畜群结构、放牧时间,少养精养,降低了天然草原载畜压力,不断提升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草原超载过牧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从2011年的28%下降到2020年的10.09%。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115400968774490&wfr=spider&for=pc
9.草食畜牧业饲草料科学利用.ppt(三)草食畜牧业发展机遇 3、政策扶持,后劲十足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有步骤地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减少天然草原超载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加强基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28/7066000054002004.shtm
10.草食畜牧业与饲草料科学利用课件.ppt(三)草食畜牧业发展机遇3、政策扶持,后劲十足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有步骤地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减少天然草原超载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加强基础https://m.renrendoc.com/paper/230844709.html
11.中考地理:初中地理章节知识点总结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94623_931150342.html
12.《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发布(附全文)草原退化面积高达1.56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58.7%,天然草原平均超载率10.03%,草原承载压力较重。土地荒漠化呈蔓延趋势,荒漠化面积2385万亩(石漠化土地1095万亩、沙化土地1290万亩)。水电工程建设、过度放牧等导致部分湿地和河湖生态功能退化,自然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冻融侵蚀)12.1万平方公里,占http://wx.h2o-china.com/news/view?id=257229
13.若尔盖县扎实推进草畜平衡和超载过牧治理确保草原生态平衡超载率由16.75%降至12.8%,2022年完成减畜9.51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由12.8%下降至7.97%,2023年进一步巩固提升草畜平衡实施成效,到2025年底,将全县平均超载率控制在5%范围内,逐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细化了以“人工半人工饲草基地建植、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依法有序流转草场”等19余条工作措施;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0d5183e5-108a-11ec-9d99-04d9f5394155/
14.全国牧区半牧区草原平均“超载”36.1%::全景财经新闻频道全国牧区、半牧区草原平均“超载”36.1% 章轲 “传统游牧生产方式虽然能使草原恢复生机,但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刚从国家农业部总畜牧师、国家首席兽医官位置上退下来的贾幼陵26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表示,恢复原始游牧不是解决内蒙古草原退化问题的出路。https://www.p5w.net/news/gncj/200810/t1975874.htm
15.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二八年十一月38-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单位: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 编写人:刘晓星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 畜牧师陈维会杜尔伯特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38659714.html
16.全国畜牧业发展和草原治理综述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99.4%,畜产品中“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9%,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条件进一步提升。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28亿吨,连续5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4%,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连续3年保持20%以下,草原生态呈现稳定向好势头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GDZzq0Yh2YvIQHJZEvJZ161227
17.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疆虽然草原牧草资源丰富,但目前85%的天然草地处于退化之中,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已占到30%以上,草地生态日益恶化。草地产草量和植被覆盖度不断下降,产草量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比下降30%--60%。 超载过牧是新疆天然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从1996年到2008年牧区牲畜数量由1900多万头(只)增加到2136多万头(只)(占全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8771479_197778363.shtml
18.青海:天然草原基本达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28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自2011年青海实施十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截至目前,累计落实补奖资金218亿元,21.5万户近80万人受益,人均领取补奖金2.73万元。禁牧草原2.45亿亩,草畜平衡2.29亿亩,核减超载牲畜570万羊单位,青海全省天然草原基本达到草畜平衡。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928165121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