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文范文(通用5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文范文(通用5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文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兴安岭,位于东北三省,曾经是个有山有水有人家的好地方。由于它的环境优越,成为了旅游的一大圣地。但是旅游的人们,却随地扔垃圾,破坏了环境。这里的森林资源也极其丰富,但是人们为了赚到更多钱,乱砍伐树木,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这个典型的例子告诉我们地球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不能随意破坏。如果人类不好好珍惜它,不断去破坏的话,那么我们想挽回都来不及了。趁现在破坏不是特别严重,我呼吁大家保护好生态环境: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保护植被。

如果人们能利用好资源的话,最终受益的都会是人类。

浙江温州的楠溪江,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空气新鲜,早晨,一走出门,就是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空气中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泥土里酝酿,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的叫着,歌声在山中回荡。多么好的境界,谁人会不喜欢呢?

现在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在不断的减少中,流水不断地枯竭中,为了有个好环境,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资源。

绿树环绕,碧水相依,群山巍峨,人杰地灵。在这里,一呼一吸间,都是大自然的灵气,如果我们能保护好生态环境,人们就能安居乐业,一出门,就是青山绿水,那将是多么美好的境界,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为了美好家园,我们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大家的,地球只有一个,请保护好环境,让地球村像最初的那样蓝,那样绿。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东方巨龙”也腾飞于世界之巅!但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蓝天白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滚滚黑烟;绿水青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荒芜一片;花红柳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枝零败落……几年前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已恍若隔世,剩下的仅仅是城市化的所带来的巨大生态破坏问题!

以前的早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之时,柔和的光线照耀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金光闪闪的彩带环绕在小城的周围,给小山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而现在的大院里面,一堆一堆的建筑垃圾随处皆是,钢筋、断桥栏等到处都是;靠近丹化小区住宅楼北边的围墙处,建了一个土厕所,还有一块菜地;大院西北角落里,还圈养了一群小鹅。大院里,蚊蝇乱飞,不时闻到一阵阵臭味。

资源都是有限的,无论是可再生资源亦或是不可再生资源,都十分宝贵,因此我们应竭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正如老师所说“我们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科技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深林过度砍伐,大气污染,河流干枯,工业废气,食品垃圾。眼看我们的家园一天天的遭受着破坏,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家园,家园的美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我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坚决倡导绿色环保,我身边有许多注意环境保护的同学,他们的环保意识特别强,堪称新时代的环保小标兵。有一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却让我记忆犹新,并深深的打动了我。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们几家人相约去爬山,这时正直三伏天,38高温使正在爬山的几个孩子们都感到酷暑难耐,突然,前面的一家小卖铺映入眼帘,我们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冲了进去,从冰柜里抓出一根雪糕,撕开包装纸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这时,同行的一位小姐姐看见散落一地的包装纸二话不说弯下腰一张一张捡起来,捡起来后她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弟弟妹妹们,你们要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爱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听了她的话,我不以为然,心想:这又没有垃圾桶,我不往地上扔,往哪扔呢?我倒要看看你扔哪!只见她拿着包装纸继续往前走,我们也跟着继续爬山。天气越来越热,累的我们都气喘吁吁,我一手吃着雪糕,一手抓住栏杆,一步一步艰难前行,只见那位姐姐也是一手握着包装纸,一手擦着汗一步一个台阶上走。这时我心想:这一路都没有垃圾桶,我看你也坚持不了多久就得扔掉!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一直坚持握着这些包装纸,一点都不嫌麻烦,走了很久终于看见前方栏杆上有个垃圾桶,她这才如释重负地把纸扔了进去。

此时此刻,我羞愧难当,内心五味杂陈,是啊,她说得对,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注意环境卫生,你图方便随手扔垃圾,我也怕麻烦随手乱扔,不仅给环卫工人造成负担,更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试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围绕的环境里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此时,这位姐姐的形象在我心里变得特别高大,她黝黑的皮肤,本不太好看的脸蛋突然变得特别美丽。我走到姐姐面前真诚的对她说:“姐姐,我错了,谢谢你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件事以后,我变得十分注意环境保护,并时常提醒家人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出门尽量不开车,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妈妈都夸我是环保小达人!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深知,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她,爱护她,让她的美变得圣洁而永恒吧!

“思想”是关于整个世界或者其中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本质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具有“说人所未说见人所未见”的创新性特征。判断某一思想观念是否具有“思想性”,除了看其是否经过充分的系统论证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本质规律性方向趋势性前沿创新性的特征,是否从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社会历史观等哲学层面高度去思考处理问题。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发现它显然具有这些特征。

普遍联系的“世界辩证图景”

自然观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历史起源结构本质变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类对整个世界认知的基础,任何一种系统化的哲学必然将它作为前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命题,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有机的新型自然观。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实际上在强调必须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当作一个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哲学上来看,这实际上是要求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来观察分析改造自然界。因此,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真正克服了那种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进行抽象的分门别类相互分割而看不到自然界内部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描绘出了一幅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推崇的“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的“世界辩证图景”。

生产力系统的绿色化和生态化

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社会动力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通过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生外联性”产业,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生态价值可以变成经济价值。这种全新的绿色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产品—污染”构成的单通道非循环的物质流经济,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类影响调整制约自然的能力,生态资源环境在经过人类改造后“被纳入”生产力。因此,这种生产力带有一种“征服论”倾向。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生态环境开始与生产力融为一体,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这种新型的生产力带有一种“和解论”色彩。

“生态兴则文明兴”,是指生态环境是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第一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纵观人类历史,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良好的地区,但都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文明衰落或者中心转移。当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历史发展影响文明兴衰危及人类生存的“第一因素”,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支撑,而不再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一般性前提”了。这种新型文明动力观文明基础观是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自然报复论”的直接继承。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生态与文明之间的直接关系根本关系从未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这样被如此强调过。

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唯物史观又称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而不是少数“英雄”或者“天才”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全民共治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群众史观。

建设生态文明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只靠少数领导干部和生态环保工作者。要改变14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应用,克服了以往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的力量缺失和治理之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就是强调在新时代,民生要实现生态化,生态要实现民生化。我们不能再认为经济发展速度是硬指标,而生态环境民生问题是软约束;也不能再认为生态需要是享受型需要而不是基本型需要,故意忽视生态民生建设。这体现了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随时在准备着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为民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价值观。

新型共同体思想和人类情怀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就是强调全球是一个生态环境共同体;而生态环境共同体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最现实最基础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关系到未来全人类的共同命运,所有国家必须携起手来,走共赢之路。只有克服局限于传统民族国家的狭隘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国际生态环境秩序,才可以治理好全球以及每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人类虽然离建设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但是各个国家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民族结构”的全球治理权力架构已经初见雏形。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人的发展思想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以最为浓厚的人文情怀最纯粹的科学精神最现实的国际主义,去思考和处理人类生存发展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自觉运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活动会因为各种利益观念发生冲突。为了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使生产生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人们便制定了约束行为的各种规则,以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公共与私人等关系及其界限。这种规则的固定化常态化就是制度,而制度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固定为法律条文,就成了法。

总的来说,制度可以纳入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范畴,法治可以纳入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无论是作为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制度,还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对生产力发展都起到反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体现了在自觉调整改革和运用生态生产领域中生产关系观和上层建筑观的反作用。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进一步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数实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探索形成了很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

无数实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完全符合恩格斯所揭示的自然界良性循环运行规律,告诫人类要妥善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刻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建设美丽中国开辟了崭新的思路。全国各地无数实例有力地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山西省右玉县是一个典型的风口沙漠县,从建国初期开始,历任县委书记克服重重困难,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创造了绿色奇迹,造福了右玉人民。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枣花流域,从前人均8亩田(陡坡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亩产粮食80-100斤,人均产粮约600斤,吃不饱,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后来,大力进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优化了生态环境,建设人均两亩高产稳产田(水平梯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实现亩产粮食600-800斤,人均产粮1360斤。现在,粮食吃不了,其余6亩田退耕还林还草,人均纯收入1450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徽最大的优势之一。长期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

1989年3月,安徽省委在石台县召开山区会议提出“五八绿化规划”(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池州地区抓住这一机遇,以占全省2.5%的人口,提前一年消灭占全省16%的宜林荒山任务,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8.7%提高到1997年的54.4%。当时,安徽财力薄弱,全省用于“五八绿化规划”的省财政补助资金每年只有2000万元,在省委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圆满完成了任务。1996年12月,原国家环保局批准池州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7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建立林长制,全省确定在皖北平原沿淮江淮分水岭沿江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六大片区,设立旌德县等30个不同类型的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立了省市县乡(镇)村完备的“林长制”组织体系。这些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可以说,“林长制”的实施,为实现“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了安徽模式,提供了安徽经验。

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视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对此,我们应学深悟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将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用好了,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不仅可以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做资本进行运营,还要学会经营生态环境,在治理改造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比如,安徽淮北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修复治理。塌陷浅的地方填土造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修路,建房;塌陷深的地方形成湖塘水面,四周种植杨树柳树,水中养鱼,发展生态旅游等。

再比如,阜南县蒙洼洪洼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行蓄洪区,有14个乡镇35.5万人,大水来时一片汪洋,大水退后满目荒凉。以前,只看到这里作为行蓄洪区的劣势,忽略了洪水过后,这里还有肥沃的土壤。因为洪水不能种粮食,但可以改种不怕水淹的杨树。从2001年开始,两洼人民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在60多万亩荒坡地低洼地大量种植杨树和杞柳,发展杨树板材加工柳编加工等产业。在林下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在草地上放牛放羊,在低洼水面养鹅养鸭养鱼养珍珠。多措并举,全县累计解决26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现在两洼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互生共存,亩均收入1500元以上。这是一个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经营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支持农民在沙漠边缘种植红柳,在红柳根部接种大芸(肉苁蓉),既防沙治沙,又保护和发展了名贵中药材大芸,每亩价值3000元-5000元,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

内蒙古自治区沙漠中生长了大量沙柳,通过用沙柳造高档包装纸,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取得成功。同时,沙柳的嫩枝丫还可做成牛羊饲料,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既防沙治沙,又发展了产业,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下大力气保护好绿水青山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绿水青山,抓住了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健康的土壤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是全人类永恒的需求。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可以充分利用绿水青山,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旅游产业。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进新基建项目建设。笔者建议,在建设这些大项目的同时,要选择一批投入较低性价比高的“强安全不污染保生态多就业能赚钱高品质利健康惠民生”的“短平快好省优”技术和项目。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一个地方种树种草,首先要弄清这个地方的生态原貌,根据原来植物生长的特点规律来选择树种草种,科学合理地种树种草,通过退耕退牧来还林还草还水,最根本的是还生态。植树造林过程中,林种树种的选择要做到五性: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

其中,生态性是指要做到针阔叶混交,乔灌草花藤科学搭配,否则单一树种容易发生病虫害;不同树种对雨水的吸纳量和土壤中水分的涵养量差距很大;选择对有益气体释放量大对有害气体吸收量多的树种;根据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发展经果林。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制度体制创新,解决不同部门各自为政各管各的相互分隔的难题。同时,还应统一思想,整合力量,采取扎实举措,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THE END
1.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B.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已经开始出现 C.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D.氏族议事会由氏族全体成员平等表决 加入试卷 相似题 单选题中等:0.52024-12-30 引用:1次 1次使用 纠错?收藏13606341 2024秋·高二·江苏淮安·月考校考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https://www.xiangpi.com/shiti/608503.html
2.史学概论人类的早期科学技术——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产生,冶铜、冶铁的出现,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类从野蛮的原轴阶段推进到文明阶段。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恩格斯把蒸汽机、电力和社会分工看成是“从十八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创造了资本主义的高度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14/6243143051004200.shtm
3.以唯物史观理解新质生产力马克思明确指出:“特殊的生产条件(例如畜牧业、农业)发展起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特殊的生产力,既包括表现为个人特性的主体的生产力,也包括客体的生产力。”[5](P146)这表明生产力兼具主客体两个方面,是主体能力与活动成果的统一。二者作为生产力的一体两面,分别从本质和现象的层面构成了生产力的质的规定。主体能力向https://sz.sdbi.edu.cn/info/1122/3163.htm
4.专技天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古先民的定居生活等发展,使人类从专技天下: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古先民的定居生活等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189bd297874cae9464f1411a998482.html
5.期末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知识点融合——世界古代史提纲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知识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①早期人类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31/13/46996736_979810792.shtml
6.在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稿)6篇(全文)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 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落实好各项有关政策, 用政策的力量引导和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组织协调。科学地搞好规划, 按照现代产业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实施规划, 运用行政资源进行组织协调, 形成“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有机结合。三是人才培养。四是加强服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n7h0ndp.html
7.新疆若干历史心得体会(通用6篇)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提升农业部门行政管理效能。 (三)加速推进畜牧业现代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ezb7pb6.html
8.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不同阶段:原始生产力,即自然形态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采集,渔猎时代;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即半自然半人工形态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农业文明时代;工业生产力,即完全人工形态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三大生产力与相应的社会https://marxism.ssap.com.cn/catalog/6849724
9.人地关系另一种是草场条件比较好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依靠良好的饲草条件发展牛羊等食草性畜牧业。 二、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农业经济活动是生物再生产的过程,生物的再生产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最为直接,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 1、自然环境对农业https://m.360docs.net/doc/d51834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