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0.03甘肃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利用唯物史观把握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及其经济社会条件,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基本状况,认识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4、历史解释

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概括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

人类早期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通过梳理各文明古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认识人类文明悠久历史与发展多元化的理性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难点: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古代文明产生的前提,标志

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文明产生的标志

①城市出现

②私有制和阶级产生

③国家形成

④文字出现

(二)古代文明代表,地域,文明早期发展(成就):政治,文化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评价,实质

雅典民主的特点:主权在民(成年男性公民)轮番而治公民内部集体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雅典民主政治评价:

积极:

这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使雅典创造了古希腊文化的大部分辉煌;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

消极/实质/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课堂小结

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

THE END
1.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B.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已经开始出现 C.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D.氏族议事会由氏族全体成员平等表决 加入试卷 相似题 单选题中等:0.52024-12-30 引用:1次 1次使用 纠错?收藏13606341 2024秋·高二·江苏淮安·月考校考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https://www.xiangpi.com/shiti/608503.html
2.史学概论人类的早期科学技术——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产生,冶铜、冶铁的出现,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类从野蛮的原轴阶段推进到文明阶段。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恩格斯把蒸汽机、电力和社会分工看成是“从十八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创造了资本主义的高度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14/6243143051004200.shtm
3.以唯物史观理解新质生产力马克思明确指出:“特殊的生产条件(例如畜牧业、农业)发展起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特殊的生产力,既包括表现为个人特性的主体的生产力,也包括客体的生产力。”[5](P146)这表明生产力兼具主客体两个方面,是主体能力与活动成果的统一。二者作为生产力的一体两面,分别从本质和现象的层面构成了生产力的质的规定。主体能力向https://sz.sdbi.edu.cn/info/1122/3163.htm
4.专技天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古先民的定居生活等发展,使人类从专技天下: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古先民的定居生活等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189bd297874cae9464f1411a998482.html
5.期末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知识点融合——世界古代史提纲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知识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①早期人类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31/13/46996736_979810792.shtml
6.在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稿)6篇(全文)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 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落实好各项有关政策, 用政策的力量引导和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组织协调。科学地搞好规划, 按照现代产业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实施规划, 运用行政资源进行组织协调, 形成“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有机结合。三是人才培养。四是加强服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n7h0ndp.html
7.新疆若干历史心得体会(通用6篇)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提升农业部门行政管理效能。 (三)加速推进畜牧业现代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ezb7pb6.html
8.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不同阶段:原始生产力,即自然形态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采集,渔猎时代;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即半自然半人工形态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农业文明时代;工业生产力,即完全人工形态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三大生产力与相应的社会https://marxism.ssap.com.cn/catalog/6849724
9.人地关系另一种是草场条件比较好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依靠良好的饲草条件发展牛羊等食草性畜牧业。 二、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农业经济活动是生物再生产的过程,生物的再生产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最为直接,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 1、自然环境对农业https://m.360docs.net/doc/d51834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