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有“纯天然绿色食品”、“无公害”等字眼的禽畜类产品的销量比同类产品要畅销的多。国家需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本文分析发展绿色畜牧业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绿色畜牧业;发展;问题;对策
国家至“十一五”规划以来,大力推进生态功能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建设,限牧、禁牧等措施使得当地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活面临巨大难题。绿色畜牧业理念的提出若运用得当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如何面对目前国内市场中绿色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乱象,成为国家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1发展绿色畜牧业中存在的问题
1.1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
我国畜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尚未改变,依旧是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仍存在着品牌多且杂乱,科技投入低,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加工和包装较为落后,企业内的规划和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而规模较为大的企业还未能完全意识到自己作为龙头应做的榜样,对整个行业的带动能力不够强,从而无法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上述情况制约着产业本能达到的高速发展程度。
1.2从业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产业需要
1.3饲料药品等监测机构不健全,无法保证禽畜高产及健康
饲料及兽药影响着畜产品安全健康,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监督检测机制还未达到完全健全状态。并在现阶段,为保持生态平衡经常实行禁牧、限牧等措施导致不少养殖户过多重视禽畜生长速度,过度追求牲畜的产肉性能。由此,养殖户们会使用促进生长的添加剂来缩短生长周期,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肉风味,降低肉类品质。
1.4农田对畜禽类排污能力已达上限
据统计,年出栏肥猪1万头的猪场每天排污量相当于65万人的粪尿BOD值(生化需氧量)[1]。在重庆市每年养殖场内大约有4355万头猪。排污量已经远超过整个重庆市一年工业和生活排污总量的总和。在重庆市当年耕地总量计算,数据中的排污量已超过重庆耕地消纳畜禽藏污能力的上限。在全国各个省市中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2对策和解决方法建议
2.1针对缺乏龙头企业的建议
2.2针对技术人员的建议
2.3针对滥用药品的对策
2.4针对耕地排污的对策
发展绿色畜牧业最根本、最具潜力、最可持续的还是科技发展。在农田方面只能通过各级部门不断加大科技项目对绿色畜牧业的倾斜和集成,形成国家、市、区的三级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欢,徐丙臣.制约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3,5(4):20-22.
[2]陈佳,程杨,张应良,程君.重庆市绿色畜牧业分析与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2,6(12):65-66.
作者:刘兴玲单位:重庆市城口县农业委员会
第二篇:畜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社会,那时的人类祖先驯养野生动物,进行饲养和繁殖,大概就是畜牧业的雏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自然规律越来越清楚,畜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先进的规模化畜牧业,在这种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主要结合一些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探索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究解决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问题;对策
1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标准化与规模化程度低
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可以说是标准化与规模化程度,这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1]。标准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饲养没有形成标准化,饲养过程没有严格的规定,有的饲养模式不具有科学性。其二,养殖企业管理方面较为随意,没有对于企业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这就使得养殖业效益降低,限制了其养殖业务的发展。规模化程度低指的是养殖企业体量小,养殖类别单一,这种不具规模的养殖会使得养殖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不能使效益最大化[2]。
1.2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较大
限制当前畜牧业发展另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畜牧业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解决好其自身对与环境的污染,这是当前畜牧业发展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生态越来越恶化,环境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行业发展都不能逾越的红线,对于畜牧业这种对于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来说,环境的污染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1.3饲料生产质量水平较低
当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饲料生产质量水平较低,简单来说就是,饲料的发展跟不上畜牧业的发展,并且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饲料生产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生产,标准化与规模化程度低,这就使得饲料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二,饲料添加物十分混乱,例如大量添加剂与激素在饲料中添加,使得生产出的产品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这类问题十分严重,由于监管的不严,大量存在,我们必须要进行应有的重视。
2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2.1政策上进行倾斜和引导
为了使畜牧业的发展朝着标准化与规模化的发展,首先应对策略就是政策上的倾斜与引导。引导养殖企业进行标准化与科学化生产,这样可以使养殖企业夸大效益,得到管理层面的红利[3]。其二,政策上还有促进养殖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单位能耗,增加企业的效益与抗风险能力。在政策上也应当进行适当倾斜,对于响应政策的企业给与一些补助例如,补贴或减税的福利,促使其进行标准化与规模化养殖。
2.2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污染处理系统
2.3发展生物饲料
解决畜牧业的饲料问题,短期解决方案是政府加强监管,淘汰落后的饲料生产企业,制定严格的饲料生产标准[4]。发展生物饲料主要有两大优势,使用大量生物材料,降低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发展生物饲料是解决饲料问题的重要方式。
3结语
参考文献:
[1]栗林.内蒙古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10):58-63.
[2]何其平,陈绍昌,伍顺勇.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6):298,300.
[3]梁小平.试论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措施[J].湖南农机,2014(7):125-126.
[4]孙秀芳.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12):308.
[5]王惠,杨奎花.新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74-375.
作者:井藤达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畜牧工作站
第三篇:现代畜牧业园区发展对策
近年来,贵州省松桃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有效发挥土地、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的集聚效应,全力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园区的建设。笔者对松桃盘石现代生态畜牧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梳理分析了园区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现就如何稳步发展现代畜牧业园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园区发展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作者:姚振华田如勋单位:贵州省松桃县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
第四篇: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键词:牧业;发展变化;伊犁州
1伊犁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上半年,伊犁州农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0亿元的突破,达到70.35亿元,同比增长7.03%;其中畜牧业总产值达55.99亿元,同比增长4.92%。在农、林业产值下降的形势下,畜牧业则成为伊犁州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在州政府大力支持下,各县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畜越冬,2016年上半年牲畜出栏数达253.39万头(只),同比增长11.98万头(只),增长4.96%,其中牛出栏达36.47万头,猪出栏达37.1万头,羊出栏达169.09万只,分别同比增长6.64%、1.64%、5.33%[6],有望实现出栏达650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截至2015年,全州共有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企业125家,农牧渔业总投资12.87亿元,畜牧业固定投资9.13亿元。目前,州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大建设力度,伊犁州畜牧业整体展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7]。
2伊犁州近十年畜牧业发展变化
2.1产值变化
2.2产值比重变化
2.3牲畜年底头数变化
由表1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5年伊犁州牲畜饲养头数数量变化不大,但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由于国家对牛肉价格的调控,牛肉价格不断攀升,调动牧民养牛热情,牛的数量稳步增加。但近年来受到进口羊肉冲击,羊肉价格降低,本地羊肉市场出现低迷,羊肉数量持续下降。
4结论
[1]方之恒.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祁居中,李海,赵海利,等.昭苏县马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探析[J].综述与专论,2013,(03):21-24.
[3]巴登加甫,哈克木,乃比江,等.伊犁河谷新疆褐牛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4):74-77.
[4]朱军强,岳清波.创新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大州———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局党组书记侯建新[J].中国产业,2006,(03):49.
作者:古丽帕夏·吐尔逊周杰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办公室新疆农业大学
第五篇: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我区目前养殖存在的问题是来阐述如何治理畜牧业环境污染,通过具体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并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
关键词:环境;治理;方法;畜禽污染
1我区养殖污染治理现状
2目前畜牧养殖存在的问题
2.1养殖方式亟待改变
2.2养殖区布局规划不合理
养殖区的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对整个地区的环境构成污染威胁。目前,永川区还有一些地区的养殖场需要关闭搬迁,除了板桥镇、宝峰镇、何埂镇等7个镇街容量已超过土地承载能力外,其他需要根据养殖总量进一步进行控制总量。同时临江河集雨区范围内有222个畜禽养殖场,粪便排放物不能合理处理直接排放河流内,导致水体受污染也是影响临江河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2.3养殖排泄物不能合理利用
现有畜禽养殖场大多采取湿法清粪工艺,虽有粪污储存场所,并且粪尿基本上全部外售或自用于直接还田,但很多养殖场未作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处理,因而存在环境隐患。
2.4养殖污染监管机制不完善
禽畜养殖污染防治体系不够健全,环保执法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全区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信息平台,不能技术了解养殖场排污情况。同时,镇环保机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配备专执法设备与工具,部专业技能不高,镇环保执法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畜禽污染治理投入机制。
2.5畜禽养殖业主对环保意识缺失
大多数畜禽养殖场主对养殖带来的污染的严重性和预防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污染治理工作不加以公司,只重视发展畜牧经济,对污染治理的设施的建设的投入,等靠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
3建议与对策
3.1调整优化养殖空间布局
3.2建立各部门联合协助机制
建立环保,畜牧,国土、村社等各级部门的联合管理机制,从项目立项,选址,施工,生产,全过程加强管理。加强从审批备案、“三区”规定、养殖容量及处理模式等方面强化环评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新畜禽养殖场批准和记录管理,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禁止禁养区,限养区内新建畜禽场,加快对限制区禽畜养殖企业的环境评估程序的进展,加强新畜禽养殖项目的批准;加强环境影响评估和区域育种能力,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
3.3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采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培育“畜禽养殖→粪便→沼液(有机肥)→沼气(生产生活利用)→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业循环链,推动农业园区与养殖户签订畜禽粪便收运协议,通过农业园区集中收运、集中处理、集中使用逐步解决永川区畜禽养殖散养粪便污染问题,提高散养畜禽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3.4强化畜禽养殖科学化管理
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畜禽养殖污染预防贯穿于畜牧生产全过程,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养殖场,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粪污资源化处置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