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起,生蚝肥,又到年度生蚝贴膘时节,广东各地海洋牧场的生蚝迎来了集体大丰收。连日来,各地生蚝“神仙打架”,湛江“生蚝之乡”要打造“世界蚝都”、阳江阳西举办“蚝”门盛宴、江门台山喜迎黄茅海跨海通道带来的四方“蚝”客,还有潮州饶平、汕头南澳、汕尾等蚝乡,生蚝都到了个大肉厚的年度高光时刻。
作为广东的特色美食,生蚝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一个主力品种。近期出台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壮大多元化海水养殖生产,稳步扩大海水贝类养殖。支持湛江、茂名、阳江、珠海、汕头、汕尾等地大力发展生蚝、扇贝、鲍鱼、贻贝、蛤、蚶、珍珠贝等经济贝类养殖,依托阳江、湛江、茂名、江门等生蚝主养区,规划布局大型生蚝养殖生产基地,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合理控制养殖强度和密度,提高生蚝的成活率和肥满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快步推进,广东的“蚝”门盛宴将越做越大。
广东生蚝养殖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三
在湛江坡头区,每年12月至次年清明是官渡生蚝的丰收季。这一拥有悠久养殖历史的近江牡蛎品种,在石门海湾得天独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咸淡水每日交汇,带来丰富的浮游生物和充足营养,冬捕时节,一笼笼生蚝破水而出,颗颗蚝肉饱满丰腴、鲜嫩多汁。凭借卓越品质,官渡生蚝吸引众多食客,也为当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目前全镇养殖面积约12800亩,年产量约3.2万吨,一产年产值达3.2亿元,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位于广东“东大门”第一站的潮州饶平县,海洋资源丰富,最近的三百门码头渔港市场也是热闹非凡,冬捕的生蚝与各类海鲜琳琅满目,来自周边城市的司机凌晨就在等候装载海鲜,灯火见证着饶平生蚝产业在海洋资源滋养下蓬勃发展。
近年来,广东同步推进生蚝品牌建设,湛江蚝、程村蚝、台山蚝、晨洲蚝等生蚝品牌逐渐走向全国。在2023年《国家地理标志牡蛎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湛江蚝和台山蚝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五,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76.43亿元、77.28亿元。
“疏近用远”能解传统生蚝养殖痛点
各地蚝乡高歌猛进的同时,传统生蚝养殖的痛点随之浮出水面。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在贝类养殖生态及贝类遗传育种方面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他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广东主要养殖的是香港牡蛎(俗称“白蚝”、旧称“近江牡蛎”),为半咸淡品种,只能养殖于半咸淡的河口区。近几年,随着生蚝营养保健价值及口感被普遍认可,消费风靡全国,生蚝养殖业快速发展,河口区可养区域已基本养满,缺乏拓展空间。养殖户为了逐利,只能寄希望于高密度养殖以提高产量,提高养殖效益。但事与愿违,空间的拥挤会导致水流阻滞不流畅,缺氧、缺饵、病害、死亡如期而至,结果就是死亡率提高、生长速度下降、肉体消瘦、品质差,最终导致养殖效益滑坡。
怎么破?刘志刚表示:“解决传统生蚝养殖痛点,就是按照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要求,疏近用远,降低近岸养殖密度,到水深10-25米的外海海洋牧场养殖生蚝,同时以科研成果带动产业发展。”
此外,广东生蚝的良种生产体系同样亟待完善。广东虽为海水鱼苗种大省,但大部分深远海主养品种亲本保有量有限,海鲈(花鲈)、黄鳍鲷(黄鳍棘鲷)、生蚝等重要品种的苗种本地化生产不足。
近日出台的《规划》,对症下药提出要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以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和环境需求为导向,重点针对金鲳鱼、鲈鱼、石斑鱼、生蚝、扇贝、江蓠、紫菜(坛紫菜)等鱼贝藻适养品种。
在此基础上,壮大多元化海水养殖生产,促进生蚝养殖产业高效生态化发展。依托阳江、湛江、茂名、江门等生蚝主养区,规划布局大型生蚝养殖生产基地,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合理控制养殖强度和密度,提高生蚝成活率和肥满度。
《规划》中,生蚝的生态养殖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要保护近海生蚝养殖环境,研制开发抗风浪生蚝养殖装备,拓展养殖空间。鼓励以生蚝合作社形式集中确权养殖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方式,对散户养殖区实行“统一苗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标准化生产,实现生蚝养殖从分散化向组织化、合作化转变。研制推广应用一批吊养生蚝机收设备,以及新型采苗器、塑料浮球等新型材料,提高机械化水平,推进生蚝养殖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对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生蚝养殖的挑战,刘志刚表示,如何在海洋牧场突破抗风浪养殖设施和技术,成功养殖三倍体生蚝,如何选育出适合海洋牧场养殖的抗风浪贝类新品种,如何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操作和数字化管理,这些都是现阶段科研的发力点。
人物专访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
现代化海洋牧场少不了生蚝
面对这股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浪潮,刘志刚认为:“海上只养鱼,过于单一了。”深远海养殖要实施生态养殖、多品种开发、多样化发展。“贝类特别是生蚝是自带流量的IP,销路好、价格高、养殖成本低,而且作为生态友好产品,具有杰出的碳汇功能和净化水质作用,立体的养殖设施具有‘吸鱼聚鱼’、增殖海洋生物的功效,将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中国生蚝产量占全世界的80%,但绝大部分为低端的流通货(1~3元/只),缺少形状美观、卫生达到生吃标准的高端货,没有国际品牌,高端酒店所需要的高端生蚝均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生蚝价格奇高,可达20~30元/只,相当于国内生蚝价格的10倍。目前进口生蚝主要来自世界十大顶级生蚝品牌,包括吉娜朵(法国)、贝隆铜蚝(法国)、悉尼岩蚝(澳大利亚)、熊本生蚝(加利福尼亚)、布拉夫Bluff生蚝(新西兰)、纳米比亚生蚝(南非)、统营生蚝(韩国)、厚岸生蚝(日本)、莫尔佩克湾生蚝(加拿大)、高威生蚝(爱尔兰)等,其中并没有中国的品牌。
“因此我国急需开发高端生蚝品牌。”这与此前我国传统生蚝养殖落后的育苗方法、养殖模式、净化技术等有关。据刘志刚介绍,现有生蚝育苗模式仍局限于附着基采苗,使蚝苗集聚在有限的空间生长,长大之后互相挤压,导致壳形不规则不漂亮,难以带壳作为刺身上餐桌;同时,绳养或脱单后采用普通笼具吊养,生蚝表面缺乏打磨,养出来的成品表面附着物多,贝壳鳞片多且锋利,前者缺形象,后者容易伤手,因此不能上餐桌成为高端货。改革育苗模式和养成模式,是生蚝成为高端货的前提。“国内生蚝产业,需要拿出一部分占比用于高端蚝生产,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争创国际品牌,提升生蚝一产价值和品牌价值”。
“文旅IP的打造同样重要。”刘志刚建议,各地以生蚝为核心元素挖掘人文故事,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如湛江的“蚝情湛江”品牌。“未来,生蚝产业将进一步打通陆海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体验海洋牧场之旅、品尝鲜美生蚝、购买海洋牧场伴手礼。以生蚝为特色树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典范,能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让‘蚝’门盛宴成为城市旅游新名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许悦实习生刘奕娴
晴冷天气下,广州昼夜温差较大,夜里像冬天,白天都热得有点像夏天了。明天云量增多,温差有所缩小,接下来又轮到冷空气表演了。
截至2024年12月30日24时,广州白云机场口岸2024年度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总量1460万余人次,远超2023年全年查验840万人次,同比增长73%,居全国空港口岸第二。
2025年已经拉开序幕,气象部门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各区平均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高。去年换季之时,有小伙伴担心2024年到2025年这个冬天会是“冷冬”。气象部门预计,2025年1月广州各区气温将会偏高,2月则可能偏低,是“暖冬”还是“冷冬”还要等冬季过完才能揭晓。
2025年1月1日,广州动物园迎来67周岁生日。为答谢广大市民游客的厚爱,广州动物园举办系列园庆活动,通过趣味跑、现场抽奖和企业认养斑头雁等多样形式,共同欢庆生日的到来,携手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4圆满收官,广州再创蓝天佳绩!监测显示,2024年,广州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优良天数比例达9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连续两年超九成。
2025年1月1日,十五运市执委会于白云山举行新年迎好“运”跨年迎新活动,其中“登高行”环节,各单位领导嘉宾、运动员代表于10:45从吉星石广场冲线领跑至摩星岭顶峰,迎接新年第一福,为2025全运年宣传造势。
2024年12月31日,广州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1220.2万人次,刷新广州地铁单日客运量历史纪录。此前最高客运量为2019年12月31日的1156.94万人次。
元旦一过,春节就不远了。今年过年天气如何?气象部门发布的2025年1月气候趋势预测显示,春节前夕广州将遭遇一次伴随着降雨的降温过程。
新年的初光如期抵达,崭新的2025“第一抹夕阳”也会准时登场。
翻过最后一页,2024年便和日历一起,被时光捆扎、火漆封缄,贴上2024年最后一枚邮票,寄给未来的自己。
新年伊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展现全新风貌。
2024年12月30日,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部分企业经营者、横琴开发建设者等有关方面代表列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
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经营主体、民营经济主体、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2点,广东全年电影票房52.64亿元,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
昨日,梅州市蕉岭县“广州小镇”提前近一个月全面交付。半年前家园因洪灾受损的居民喜迁新居、“拎包入住”,在新家迎接元旦、春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14时,“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澳门单牌车突破264.8万辆次。
我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和2024拍肩告别,站上2025的起跑线,目光锁定,奔向好运。
12月3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截至2024年12月底,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昨日,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强调要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纲举目张、精准发力,不断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10.92℃,较常年同期偏高1.03℃,是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新年钟声敲响,2025年的第一天已经到来。细心的公众或许会发现,公历2025年有365天,比即将到来的农历乙巳蛇年全年384天短。而2024年全年366天,比甲辰龙年的354天要长。为什么公历年与农历年的“时差”时长时短?
1月1日,全国铁路加大运力投放,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优化服务举措,保障广大旅客平安有序出行。当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50万人次,计划安排旅客列车10427列,其中加开342列。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
2024年12月31日,信阳市羊山新区万达广场有群众自带氢气球发生爆燃,现场有人轻微灼伤。
临近元旦,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逐渐增多。近日,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查处多起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件购票乘车案件。
“在长沙的一家餐厅遇到一名抽烟的男士,让服务员劝阻后仍放话‘我把这支抽完’……”近日,演员徐娇发文称,她在湖南长沙一家餐厅劝阻一名男士抽烟时,对方表示“这里又没有贴禁烟标志”。在徐娇试图拍视频留证时,该男士抢走其手机,并直接把烟头扔在了她的饭碗里。此事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了热烈讨论。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7月30日18时35分,2024年暑期档(6月-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5亿!《抓娃娃》《默杀》《云边有个小卖部》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总体平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人员流动量等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
暑运期间,民航市场火热。记者了解到,这个暑期西北、西南等地区干支线增班最多。
近日有消息称,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再度“降档”。其中,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或将从3%下调至2.5%,这距离预定利率3.5%下调至3.0%还不足1年。
伴随着一系列降息和房贷新政落地,当前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均降至“3时代”,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利率差距加大,部分差距已高达100BP,同样是200万元房贷,总利息相差27万元左右。
7月2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且涨势盘中进一步扩大,均升破7.21关口,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涨超68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超580个基点,创下5月初以来的新高。
今年首轮存款降息开启!昨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六大国有银行集体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今天(25日),财政部率先披露2023年度部门决算,随后各中央部门将陆续公开2023年度决算情况,这是中央部门连续第14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
2025年新年到来之际,多国学者对中国送上新年祝福。
2025年1月1日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三周年。RCEP由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
世界各地陆续跨入2025年,当地民众用烟花表演、灯光秀等多种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2024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是古文物诉说千年文明,是航天员遨游璀璨星河,还是普通人创造不凡奇迹?作为在中国的海外博主,他们眼中2024年的中国又是什么样的?
2025年新年之际,各国专家学者寄语中国。新南方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执行董事卡努托(OtavianoCanuto)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中国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增强了中国家庭和企业信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2024年12月30日表示,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是“巴中伟大友谊的光辉象征”。
1月1日晚,在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山东魏桥·向尚运动队的王楚钦3:2战胜黄石基地·华新队的林诗栋。
2025年1月1日,“雅思组合”黄雅琼发文称,已经向国家队提交了退出申请。
1月1日,在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女子团体决赛中,王曼昱、陈幸同所在的山东鲁能队战胜孙颖莎、蒯曼所在的深圳大学队,夺得冠军。
WTT新加坡大满贯将于1月30日至2月9日举行,官网更新了双打名单。
31日,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在上海体育馆继续进行。在男子团体半决赛上海地产集团队对阵山东魏桥·向尚运动队第二盘比赛中,王楚钦战胜樊振东。
31日,国际乒联公布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国队运动员马龙、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表示,他将推动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修改有关规则,以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孙颖莎领衔的卫冕冠军深圳大学俱乐部与王曼昱领衔的上赛季亚军山东鲁能俱乐部挺进女团决赛,将在元旦争冠。男团半决赛今天打响,樊振东效力的上海地产集团俱乐部将与王楚钦担纲的山东魏桥俱乐部相遇,两名中国男乒主力的对决成为乒超赛场一大看点。
12月29日,亚洲男子100米纪录保持者、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透露,将在2025年的全运会后退役。
两地羊绒衫虚标含量被挂牌督办!此前,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了直播间低价纯羊绒衫骗局。据最新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涉事地查处整治羊绒衫虚标含量问题实行挂牌督办。
近年来,从北上广深到小县城,各种类目的马拉松如雨后春笋般火了起来。但赛事火爆出圈背后,马拉松参赛门槛越来越高,这一全民运动被不少跑友吐槽“越跑越贵”。
高价宠物殡葬收费达万元,“高情绪价值”还是诱导消费?近日,澎湃新闻调查发现,许多宠物殡葬店没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而所谓“宠物殡葬师”的各种培训、发证,鱼龙混杂。
如何管理中小学生的手机,一直是个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全球最严”有多严?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论文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禁止使用AI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文献检索与整理……对此,不少人支持、点赞,认为理当如此;也有人质疑,觉得有矫枉过正之嫌。
传统的广州,千年商都、底蕴深厚;新时代的广州,国际都市、“新”潮澎湃。
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较2022年增长12.6%;科普工作人员队伍规模超过215万人;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779个。
岁月之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迈进2025年的门槛。
外出旅游原以为住小旅馆不卫生、不安全,岂不知个别大酒店照样靠不住,连每天更换床单枕套、清洗马桶这些最起码的承诺都兑现不了。
1月1日早晨,2025粤港澳大湾区女子半程马拉松在广州增城精彩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