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蚝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又名大蚝、生蚝,是广西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大蚝蚝肉是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的具有很高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水产品,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同时还可入药。大蚝肉富含牛磺酸,能促进人脑发育。近江牡蛎是我国主要牡蛎养殖种类之一,属于半咸水种类,主要分布在华南沿海众多河口地带。近江牡蛎营养丰富,其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牡蛎属于天然海产品,主要靠滤食海水中的藻类营生,养殖风险较低、生产易于管理、技术易于掌握。近年来,生蚝养殖由滩涂往浅海发展,由插养往吊养模式发展,成品蚝亩产量不断地上升,成为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有力地带动了沿海渔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与养殖户合作,研发出了“三区养蚝法”,普遍增产达两成,在当地推广受到养殖户的热烈欢迎。但是养殖大蚝,有个问题要引起重视,那就是海洋酸化。海洋酸化已被广泛确认是co2上升导致的又一重大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使用等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可能已经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等,海洋不断从大气中吸收co2,对缓解全球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大量吸收人类排放的co2,已导致上层海水ph值下降了0.1。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模型(a1f1)的推测,至2100年大气co2浓度会升至800-1000μl/l,表层海水ph值将下降0.3-0.4,这种酸化速度在过去3亿年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未有过。海洋酸化引起的海洋化学变化(碳酸盐系统及物质形态),正在改变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环境,海洋生物的代谢过程会受到影响,海洋生态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海洋酸化引起的海水ph值的降低会改变海洋生物的多项生理功能,使海洋生物抵抗不良环境胁迫与疾病等能力降低,致使胁迫或疾病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损伤更严重,甚至在较低胁迫强度下造成生物个体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大蚝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酸化海水对大蚝溶菌酶活性影响,从而达到生态养殖、减少病害,提高产量效益的目的。
大蚝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步骤:
1)养成:选择盐度15-16度的海区作为养成区,每年4-8月底,把蚝苗放在养成区参照现有技术正常养殖;
2)育肥:每年8月底至9月份,把在养成区养到10cm规格的蚝,转移到微生物丰富的育肥区催肥养殖,养殖30-40天后;
3)保护:将步骤3)取出的蚝转移到江河出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围成的池塘,每天定时投放添加剂,淡化修整养殖7-15天,然后再把没有达到上市最佳规格的蚝搬回育肥区育肥;
步骤3)所述的添加剂,该添加剂由以下重量比例成分制成:
用磷酸盐缓冲液调ph为8.0-8.2;
所述促进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①原料处理:将穿心莲洗净、干制、粉碎;
③蒸馏处理: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放入蒸馏器,在蒸馏器底部,加热燃烧或通入蒸汽,当炙热的蒸气充满在蒸馏器里,水蒸气通过冷凝管,被引入冷凝器内,再通过油水分离器,收集精油;
本发明步骤3)所述的添加剂中的微量金属离子,优选氯化钠、氯化钙、钼酸钠的一种。
步骤3)所述的每天定时投放添加剂,优选每天定时投放2次,添加剂投放量按蚝重量的1.0-5.0%计,每天上午8:00投放一次,下午16:00投放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2、溶菌酶含量降低,在近江牡蛎的外观表现上是近江牡蛎的软体部分颜色发黄、黑色部分或者黑点增加,从而影响近江牡蛎的销售;而从口感的角度,比如清蒸后,肉质变老,顺滑度变差。而采用本发明的添加剂,得到的近江牡蛎,软体部分颜色洁白、黑色部分或者黑点少;而从口感的角度,比如清蒸后,肉质细嫩,顺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3)保护:将步骤3)取出的蚝转移到江河出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围成的池塘,每天定时投放添加剂2次,添加剂投放量按蚝重量的1.0%计,每天上午8:00投放一次,下午16:00投放一次,淡化修整养殖7-15天,然后再把没有达到上市最佳规格的蚝搬回育肥区育肥;
用磷酸盐缓冲液调ph为8.2;
实施例2:
3)保护:将步骤3)取出的蚝转移到江河出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围成的池塘,每天定时投放添加剂2次,添加剂投放量按蚝重量的5.0%计,每天上午8:00投放一次,下午16:00投放一次,淡化修整养殖7-15天,然后再把没有达到上市最佳规格的蚝搬回育肥区育肥;
用磷酸盐缓冲液调ph为8.0;
实施例3:
3)保护:将步骤3)取出的蚝转移到江河出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围成的池塘,每天定时投放添加剂2次,添加剂投放量按蚝重量的2.5%计,每天上午8:00投放一次,下午16:00投放一次,淡化修整养殖7-15天,然后再把没有达到上市最佳规格的蚝搬回育肥区育肥;
对比例
没有投放添加剂。
实验例:
本试验所用近江牡蛎于2017年4月来自实施例3和对比例池塘。经测定,近江牡蛎采集地海水中铅含量均低于0.01m//l,无显著性差异。
1、样品制备
投放到保护区的近江牡蛎当天记为0d,采集养殖后的7、15d的近江牡蛎,随机取,每组9只,取鳃组织,称质量,按1:9(质量体积比)的比例添加预冷的生理盐水,冰上匀浆,4℃、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80℃超低温冰箱内保存备用。
2、溶菌酶活性测定
溶菌酶活性测定使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溶菌酶检测试剂盒(a050型),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操作,每个待测样品测试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