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海洋牧场加持广东各地争办“蚝”门盛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许悦实习生刘奕娴

寒风起,生蚝肥,又到年度生蚝贴膘时节,广东各地海洋牧场的生蚝迎来了集体大丰收。连日来,各地生蚝“神仙打架”,湛江“生蚝之乡”要打造“世界蚝都”、阳江阳西举办“蚝”门盛宴、江门台山喜迎黄茅海跨海通道带来的四方“蚝”客,还有潮州饶平、汕头南澳、汕尾等蚝乡,生蚝都到了个大肉厚的年度高光时刻。

作为广东的特色美食,生蚝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一个主力品种。近期出台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壮大多元化海水养殖生产,稳步扩大海水贝类养殖。支持湛江、茂名、阳江、珠海、汕头、汕尾等地大力发展生蚝、扇贝、鲍鱼、贻贝、蛤、蚶、珍珠贝等经济贝类养殖,依托阳江、湛江、茂名、江门等生蚝主养区,规划布局大型生蚝养殖生产基地,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合理控制养殖强度和密度,提高生蚝的成活率和肥满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快步推进,广东的“蚝”门盛宴将越做越大。

广东生蚝养殖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三

在湛江坡头区,每年12月至次年清明是官渡生蚝的丰收季。这一拥有悠久养殖历史的近江牡蛎品种,在石门海湾得天独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咸淡水每日交汇,带来丰富的浮游生物和充足营养,冬捕时节,一笼笼生蚝破水而出,颗颗蚝肉饱满丰腴、鲜嫩多汁。凭借卓越品质,官渡生蚝吸引众多食客,也为当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目前全镇养殖面积约12800亩,年产量约3.2万吨,一产年产值达3.2亿元,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位于广东“东大门”第一站的潮州饶平县,海洋资源丰富,最近的三百门码头渔港市场也是热闹非凡,冬捕的生蚝与各类海鲜琳琅满目,来自周边城市的司机凌晨就在等候装载海鲜,灯火见证着饶平生蚝产业在海洋资源滋养下蓬勃发展。

近年来,广东同步推进生蚝品牌建设,湛江蚝、程村蚝、台山蚝、晨洲蚝等生蚝品牌逐渐走向全国。在2023年《国家地理标志牡蛎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湛江蚝和台山蚝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五,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76.43亿元、77.28亿元。

“疏近用远”能解传统生蚝养殖痛点

各地蚝乡高歌猛进的同时,传统生蚝养殖的痛点随之浮出水面。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在贝类养殖生态及贝类遗传育种方面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他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广东主要养殖的是香港牡蛎(俗称“白蚝”、旧称“近江牡蛎”),为半咸淡品种,只能养殖于半咸淡的河口区。近几年,随着生蚝营养保健价值及口感被普遍认可,消费风靡全国,生蚝养殖业快速发展,河口区可养区域已基本养满,缺乏拓展空间。养殖户为了逐利,只能寄希望于高密度养殖以提高产量,提高养殖效益。但事与愿违,空间的拥挤会导致水流阻滞不流畅,缺氧、缺饵、病害、死亡如期而至,结果就是死亡率提高、生长速度下降、肉体消瘦、品质差,最终导致养殖效益滑坡。

怎么破?刘志刚表示:“解决传统生蚝养殖痛点,就是按照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要求,疏近用远,降低近岸养殖密度,到水深10-25米的外海海洋牧场养殖生蚝,同时以科研成果带动产业发展。”

此外,广东生蚝的良种生产体系同样亟待完善。广东虽为海水鱼苗种大省,但大部分深远海主养品种亲本保有量有限,海鲈(花鲈)、黄鳍鲷(黄鳍棘鲷)、生蚝等重要品种的苗种本地化生产不足。

近日出台的《规划》,对症下药提出要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以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和环境需求为导向,重点针对金鲳鱼、鲈鱼、石斑鱼、生蚝、扇贝、江蓠、紫菜(坛紫菜)等鱼贝藻适养品种。

在此基础上,壮大多元化海水养殖生产,促进生蚝养殖产业高效生态化发展。依托阳江、湛江、茂名、江门等生蚝主养区,规划布局大型生蚝养殖生产基地,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合理控制养殖强度和密度,提高生蚝成活率和肥满度。

《规划》中,生蚝的生态养殖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要保护近海生蚝养殖环境,研制开发抗风浪生蚝养殖装备,拓展养殖空间。鼓励以生蚝合作社形式集中确权养殖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方式,对散户养殖区实行“统一苗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标准化生产,实现生蚝养殖从分散化向组织化、合作化转变。研制推广应用一批吊养生蚝机收设备,以及新型采苗器、塑料浮球等新型材料,提高机械化水平,推进生蚝养殖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对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生蚝养殖的挑战,刘志刚表示,如何在海洋牧场突破抗风浪养殖设施和技术,成功养殖三倍体生蚝,如何选育出适合海洋牧场养殖的抗风浪贝类新品种,如何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操作和数字化管理,这些都是现阶段科研的发力点。

人物专访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

现代化海洋牧场少不了生蚝

面对这股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浪潮,刘志刚认为:“海上只养鱼,过于单一了。”深远海养殖要实施生态养殖、多品种开发、多样化发展。“贝类特别是生蚝是自带流量的IP,销路好、价格高、养殖成本低,而且作为生态友好产品,具有杰出的碳汇功能和净化水质作用,立体的养殖设施具有‘吸鱼聚鱼’、增殖海洋生物的功效,将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中国生蚝产量占全世界的80%,但绝大部分为低端的流通货(1~3元/只),缺少形状美观、卫生达到生吃标准的高端货,没有国际品牌,高端酒店所需要的高端生蚝均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生蚝价格奇高,可达20~30元/只,相当于国内生蚝价格的10倍。目前进口生蚝主要来自世界十大顶级生蚝品牌,包括吉娜朵(法国)、贝隆铜蚝(法国)、悉尼岩蚝(澳大利亚)、熊本生蚝(加利福尼亚)、布拉夫Bluff生蚝(新西兰)、纳米比亚生蚝(南非)、统营生蚝(韩国)、厚岸生蚝(日本)、莫尔佩克湾生蚝(加拿大)、高威生蚝(爱尔兰)等,其中并没有中国的品牌。

“因此我国急需开发高端生蚝品牌。”这与此前我国传统生蚝养殖落后的育苗方法、养殖模式、净化技术等有关。据刘志刚介绍,现有生蚝育苗模式仍局限于附着基采苗,使蚝苗集聚在有限的空间生长,长大之后互相挤压,导致壳形不规则不漂亮,难以带壳作为刺身上餐桌;同时,绳养或脱单后采用普通笼具吊养,生蚝表面缺乏打磨,养出来的成品表面附着物多,贝壳鳞片多且锋利,前者缺形象,后者容易伤手,因此不能上餐桌成为高端货。改革育苗模式和养成模式,是生蚝成为高端货的前提。“国内生蚝产业,需要拿出一部分占比用于高端蚝生产,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争创国际品牌,提升生蚝一产价值和品牌价值”。

“文旅IP的打造同样重要。”刘志刚建议,各地以生蚝为核心元素挖掘人文故事,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如湛江的“蚝情湛江”品牌。“未来,生蚝产业将进一步打通陆海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体验海洋牧场之旅、品尝鲜美生蚝、购买海洋牧场伴手礼。以生蚝为特色树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典范,能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让‘蚝’门盛宴成为城市旅游新名片”。

THE END
1.生蚝是如何进行养殖的,一分钟带你了解,生蚝养殖场的全过程。牡蛎01:09 如果全地球上的人同时起跳,会引发大地震,从而撼动整个地球吗? 01:05 一名歌手喜欢带着眼镜蛇表演,结果被咬到脑袋,在现场直接毙命。 01:15 鳗鱼是如何进行生产的?为了更好的操作,鳗鱼会被冰块直接冻晕。 01:04 刺杀美国总统有多难,即使你用上了RPG,就连他的座驾也打不破 01:06 被砍掉脑袋的鸡,竟https://www.163.com/v/video/VX8NI676I.html
2.牡蛎人工养殖技术,生蚝养殖过程揭秘滩涂平养按附着基不同,又分为块石、插竹、条石、水泥条养殖等方法,浅海吊养,有栅架式、筏式、延绳式垂下养殖等方法。1.场地选择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澄清的内湾,选择底部干坦,有淡水注入,盐度变化不大的海区进行牡蛎养成是适宜的。深水区可进行吊养,滩涂平养一般在最长干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中低潮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30/13/65053430_845750783.shtml
3.牡蛎的养殖技术方法13篇(全文)(1)采苗场的条件地形:在沿海的内湾选择湾套较深处的潮间带至水深2米之间的地带,流速缓、有洄流,且有淡水注入、地势平坦、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作为采苗场较宜。同时因牡蛎的采苗季节在夏季,一般多东南风或西南风,朝南的内湾牡蛎幼体密集,且不易流失,所以采苗场最好选在朝南的方向。底质:插竹养殖,以软泥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ruhywa0.html
4.每日热点0813暑期气温依旧较高,人们出汗较多,运动过程中如何及时补水补液、保持良好状态?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说,补水补液首先要选对饮料。水是指天然淡水,即可以饮用的淡水。水适合于一些低强度运动,或者时间不长、出汗量不大的运动。 张漓介绍,液是指在水里添加一些矿物质、电解质或者维生素等,又称为运动饮料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4282
5.悉尼洪水导致生蚝全死光!生蚝的美味只能回忆不能再有!悉尼洪水导致生蚝全死光!生蚝的美味只能回忆不能再有! 新州沿海的生蚝养殖户都在等着看他们的生蚝是否能在洪水所带来的淡水及「异物」下幸存。 新州沿海数百万只生蚝恐怕已经死亡,因为来自200公里外的淡水冲向生蚝养殖地,并流进大海。 来自生蚝养殖场Hawkesbury River Oyster Shed的Deb及他的先生Peter O’Sullivanhttps://afndaily.com/%E6%82%89%E5%B0%BC%E6%B4%AA%E6%B0%B4%E5%AF%BC%E8%87%B4%E7%94%9F%E8%9A%9D%E5%85%A8%E6%AD%BB%E5%85%89%EF%BC%81%E7%94%9F%E8%9A%9D%E7%9A%84%E7%BE%8E%E5%91%B3%E5%8F%AA%E8%83%BD%E5%9B%9E%E5%BF%86%E4%B8%8D/
6.生蚝:天然苗采集崇减人工繁育是发展方向生蚝养殖密度过高 水体盐度不稳定普遍被污染 记者在走访同时还发现,生蚝在养殖过程中也并不太平。 近江牡蛎以有淡水入海的河口生长最繁盛而得名,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浮游生物多,为近江牡蛎提供了充分的天然饵料。但是,由于气候变化、水体污染等原因,天然蚝场也逐渐变得不再天然,蚝农深感养蚝越来越不容易了。 http://fishfirst.cn/article-3782-1.html
7.立足海优势做大蚝文章□全媒体记者 朱建婷 深冬时节,正值生蚝生长期。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兴化湾海域的1.5万亩林蚝生蚝养殖基地,一个个蓝色生态浮球整齐排列在海面上,浮球下面吊养着一串串生蚝。 生蚝素来有“海中牛奶”的美誉,不仅顺滑多汁,而且营养丰富,广受人们喜爱。生蚝产地不同,滋味口感也不尽相同。兴化湾海域处于咸淡水交汇区域,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01/04/content_141579_16925485.htm
8.海产养殖海产养殖有哪些海产养殖什么赚钱海产品养殖技术→海产养殖什么最赚钱 (1)蛏子 蛏子在中国养殖历史已久,在我国南北海岸广泛分布。它们喜欢在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底质松软、有淡水注入的内湾中,低潮区,营穴居生活。在沿穴中倒立生活,前端向下,后端向上。1个洞穴内,不会同时出现两只蛏。 (2)生蚝 又叫牡蛎,适宜在亚热带、热带养殖,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7071.html
9.生蚝养殖密度过高水体盐度不稳定普遍被污染智农361记者在走访同时还发现,生蚝在养殖过程中也并不太平。 近江牡蛎以有淡水入海的河口生长最繁盛而得名,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浮游生物多,为近江牡蛎提供了充分的天然饵料。但是,由于气候变化、水体污染等原因,天然蚝场也逐渐变得不再天然,蚝农深感养蚝越来越不容易了。 http://m.ipa361.com/index.php/Home/Baike/baikeshow/did/235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