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温差较大,猪舍封闭严实,使得舍内环境较差,细菌、病毒等易滋生。较差的环境使得猪群持续处于应激状态,降低了猪群的抗病能力,使得疾病多发,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冬春季节因环境、管理、饲料等造成常发疾病的发病原因,分析了猪流行性感冒、猪腹泻、猪呼吸道疾病等疫病的流行特点及预防治疗措施,总结出预防冬春季节常发病的综合防控方案,以期为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疫病防控;流行特点,猪腹泻
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的持续发展,使得猪群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以及发病种类逐渐上升。特别是冬春季节交替之际,虽然温度在持续回升中,但寒冷时不时地回顾;再加上猪舍封闭较严,湿度较大,使得细菌等病原体容易滋生,同时导致猪群应激增加,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导致疾病发生和蔓延,猪群发病后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冬春季节猪群常发疾病的流行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提高猪群的经济效益。
1冬春季猪场发病的常见原因
1.1环境因素
由于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湿度较大,气温不稳定等因素,常导致猪群持续处于应激状态,进而降低了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另外,温暖天气与寒冷天气交替出现等因素均可引起病原体繁殖速度与扩散速度加快,极易引起猪群发病。
1.2管理因素
冬春季节猪舍为了保温往往封闭很严,忽略了通风,导致猪舍内空气质量较差,引起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对于饮水系统保温措施不够,导致部分管道可能结冰堵塞,引起猪群缺水或者饮用冰碴水,最终引起猪群发生腹泻等疾病。猪舍内存在贼风、消毒不到位等不良因素,可引起猪群发生流行性感冒、口蹄疫等疾病。
1.3饲料因素
最近由于豆粕等饲料原料大幅度上涨,导致饲料中能量、可消化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含量不足,导致猪群抗病能力下降。同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是猪群极易患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2冬春季常发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2.1关于猪流行性感冒
1)疫病特点。猪流行性感冒是在冬春季节的发病率很高,猪群一旦出现感染,会很快蔓延至全群。各种日龄和品种猪群均可感染,呈地方流行趋势。本病主要依靠飞沫传播。猪群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治疗。极易继发感染副嗜血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造成猪群出现损伤。临床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萎靡不振,扎堆趴卧,打喷嚏,采食量下降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并伴有严重的咳嗽或者气喘。如果没有继发感染,5~7d恢复。
2)防治要点。本病治疗原则: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辅助保暖、青绿色饲料等措施。治疗方案:初期,安痛定与头孢噻呋钠合用,或者板蓝根与头孢噻呋钠合用,肌内注射。1~2次/d,连用3d。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则需要再加入替米考星或者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用于治疗副嗜血杆菌病。全群用药方案:板青颗粒与多西环素饮水,采食量无变化猪群则拌料,3d以后加入替米考星或泰妙菌素,以防止副嗜血杆菌感染。另外,板青颗粒还可有其他中药组方代替,比如荆防败毒散、清瘟败毒散。如果猪群全群高热,则在饮水中加入卡巴匹林钙,连用3d。
2.2关于猪腹泻
大肠杆菌病也是冬春季节常见的导致腹泻的疾病之一,其中常见的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导致哺乳阶段仔猪发病。不同阶段的猪群感染大肠杆菌病后,因个体免疫力等不同,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主要为哺乳仔猪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粪便呈黄白色或黄绿色;如果不及时处理,仔猪因脱水而衰竭死亡。
2)防治要点。治疗原则:补充体液与营养,防止继发感染。本类疾病重在预防,妊娠母猪在分娩前进行疫苗免疫,提高母猪与仔猪的抗病能力。发病后,仔猪补充补液盐以及葡萄糖等物质,防止出现脱水而死亡;同时口服益生菌制剂调整肠道内环境,减少腹泻的次数。及时进行消毒和病猪的隔离,减缓传播速度。可采用返饲疗法进行健康仔猪紧急免疫,即采集死亡或者发病严重仔猪的肠道及其内容物进行高压灭菌后。饲喂给健康仔猪或者处于潜伏期的仔猪,使其获得天然的被动免疫。发病仔猪还需口服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常用抗生素有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泰乐菌素、高锰酸钾等。而对于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例需要提高仔猪周围的环境温度,口服杨树花口服液或者恩诺沙星溶液即可治愈,同时也可灌服益生菌制剂、采用饥饿疗法等措施。
2.3呼吸道疾病
2)防治要点。猪群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主要有支原体、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等。临床上预防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方案:猪支原体与副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可用多西环素加上替米考星、泰妙菌素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添加甘草颗粒或者清肺止咳散。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可采用氟苯尼考与替米考星进行治疗,再辅以呋塞米等利尿药,治疗效果更佳。
3猪场综合防控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3.2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
冬春季猪舍内消毒可采用干粉消毒剂进行,或者采用熏蒸法进行消毒。每周1~2次。在进出猪舍前要对自身进行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消毒方法。另外,保证各个猪舍使用一套清扫设备,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发病后,首先对病猪及潜伏群进行隔离,消毒,控制疾病的蔓延速度。对于病死猪则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3.3搞好免疫接种工作
对于病毒性疾病,疫苗免疫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对于母猪舍则采取统一免疫程序,即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统一进行本场常见病毒病的免疫接种工作。而对于育肥猪群,则初生免疫伪狂犬,7日龄支原体,14日龄蓝耳或圆环,21日龄猪瘟,35日龄伪狂犬,42日龄口蹄疫,56日龄加强免疫猪瘟,78日龄可加强免疫一次伪狂犬,90日龄左右再次加强一次猪瘟。
3.4供给优质饲料
猪群只有供给优质的饲料,才能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抗病能力才强。因此,在选择饲料原料时一定要剔除霉变的原料,选择优质的原料,并测定原料的营养价值,进而针对性的调整饲料配方,以保证猪群采食最为优质的饲料。
3.5药物预防与治疗
冬储季节如流感以及大肠杆菌病等疫苗效果较差的疾病,可采取投喂药物进行辅助预防与治疗。同时饲料中再添加一些维生素添加剂与矿物质添加剂,以期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常用的维生素添加剂有电解多维、鱼肝油、VA、VC、VE等,矿物质添加剂有小苏打、人工盐、钙粉、复合钙磷制剂等。
参考文献:略
作者:于红鸽/青岛市即墨区温泉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王晓峰/青岛市即墨区田横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王雪平/青岛市即墨区灵山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