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例6篇

近几年来,由于落实了母猪补贴、保险等一系列中央惠农政策,我县生猪生产得到了持续稳定地增长。截止到二季度末,我县生猪存栏77470头,其中能繁母猪9181头;出栏猪20967头,全县年平均生猪饲养量98437头,20__年预计出栏猪68523头,预计年产猪肉4123吨。全县共有养猪专业户234个,其中专业大户65个。县内饲养的种公、母猪品种主要有长白、杜洛克、约克、本地母猪等,而商品猪全是上述几个品种猪的二元或三元杂交后代育肥猪。大多数农户都是购买仔猪饲养育肥,也有一部分农户是自繁自养的。

(二)能繁母猪增加。自20__年8月起,生猪高价位运行连续21个月,社会各界投资养猪业的资金明显加大,农户补栏积极性增高,规模养殖户迅猛发展,能繁母猪数量显著增加,如勐烈镇20__年底能繁母猪存栏338头,到调查时能繁母猪增加到821头。据调查测算,目前全县能繁母猪比例约占11.87%,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加。

(三)养殖成本增加。受大米、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豆粕、鱼粉、麸皮也随之上涨,育肥猪配合饲料高达2.6元/公斤,同比上涨将近6个百分点。每头育肥猪仅饲料一项增加成本60元。同时,随着人流、物流的流通频繁及季节气候变化,新的动物疫病也不断发生,且成混合感染,防治成本加大,增加了养殖成本。

二、原因及分析

从全县情况来看,生猪价格下跌、市场萧条是普遍现象。在我县造成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生猪生产已经历了近一年多的价格高峰期,现在正处在价格持续下滑期。由于我县母猪品种差、流通不畅、消费不旺,要实现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必须大力扶持与正确引导。针对目前生猪生产形势,为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县应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推进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

(一)合理引导投资,适度调控养殖规模。前两年因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猪肉的需求迅速增加,再加上生猪疫病造成供应萎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猪肉价格狂涨2-3倍,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生猪生产投资需求,众多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不懂市场的农民一哄而上纷纷养猪,而今天他们却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如果市场供应过剩,价格大跌,养殖户会因此付出惨痛代价。此时政府应该在猪肉大幅下跌时,加大对猪肉的贮备和帮助农户开发市场,保护养殖户利益,以及淘汰落后生产设施和劣质种猪,保持适度规模。

(二)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猪价下跌,正是调整规模养殖和猪群结构的好时机,要不失时机的抓好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和调种、引种工作。政府要为规模养殖解决资金、用地、供电等方面的问题,为发展规模养殖营造宽松环境;要大力

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规模养殖,要支持规模养殖场申报品牌、注册商标。(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确保我县农民养猪积极性不受挫伤,确保我县生猪饲养在价格下跌后保持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对现有规模养殖场按照优质能繁母猪的数量,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能繁母猪是生猪发展的基础,是生猪发展快速复苏的原动力。鼓励发展饲养二元杂交母猪,淘汰本地母猪,生产优质三元杂交猪,适应市场需求。二是落实今年中央财政对畜禽规模养殖进行扶持的财政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建规模养殖场按标准坚决予以奖励,鼓励、引导发展规模养殖。三是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养猪户提供贴息贷款,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

(四)搞好畜牧科技服务。深入开展畜牧科技入户活动,解决养猪户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品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解决部分农民想养不敢养、不会养的问题。通过高质量的技术及信息服务,为农户发展生猪生产提供保障;通过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调整生猪生产结构,抢占市场份额。

(五)培育流通体系建设。营造环境,鼓励各种性质的经济组织参与生猪及其产品的流通;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生猪流通中介组织及行业协会,使之成为连接生猪养殖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生猪“养殖、供应、销售”一条龙体系的形式,增强农户在发展生猪生产过程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____省____县物价调查报告(原创)

调查目标:基于各地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____县城的物价也跟随着有上涨的趋势。经过调查发现,各组的数据体现出____的商品价格水平大部分在增长,且比例不均,相差甚远,长此以往,必定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调查目标在于,分析物价上涨现象,进而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出能把物价稳定在适当水平的方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保持的安定与和谐。

调查对象:____部分商品物价

自____年至____年以来,人们都有所察觉,各种物品的价格频频上涨,而有些物价并没有上涨,且还有下降趋势。这些现象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现象暗含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采取措施,扬长避短,以便我们在以后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运用适当的手段,取得好成效。

一、关于物价的变化

表一____县部分常见食物类物价表

表二____县部分日常用品类物价表

表三____县部分常见服务业类物价表

二、物价变化原因分析

从这些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物品的价格在上涨,且变化幅度各异,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

(一)商品供不应求。这个原因遵循了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在商品供应不足时,经过市场自己的调节作用,商品价格上涨。其中猪肉的上涨的最大原因就是供应不足。现在,如果你到乡下去走一趟,已经没有农户还像以前那样家里饲养着七八头猪,还有牛羊了。有的只是寥寥几家还圈养着一到两头而已。而以前靠宰杀生猪赚钱的屠夫,现在只好转行了,要么就是四个或更多几个人合伙宰杀购买来的一头生猪了。

(三)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成本价格影响。如从表中我们得知同款型号的家电类价格并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就是因为生产厂家的研发成本和技术进步或者是同行业竞争的影响,所以有些价格在下降。同样的,有些经销商呢,则根据自己的交通运输成本和进价的变化来调剂出售价格。

(四)不正当的哄抬物价引起的物价变化。有一些经销商则是跟随着物价多数上涨的这个现象,随意哄抬物价,以牟取利益。这样的行为长此以往,必定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安定。特别是在调查当中发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私营小店里的物价明显高于大超市的价格。

三、物价变化所反映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条件不完善,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首先必须抓好农业的发展。而现在我们的农产品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什么农民现在不愿意饲养生猪?最基本的问题是积极性不高。而另有很多的人出去务工,根本不愿意留在家乡种田,养殖。不愿意投入劳动力,所以生产条件自然就跟不上。所以才会导致表中数据所显示出来的现象。

(二)上涨物价比例严重失调。

(三)因物价上涨,导致失业人口增加,给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就业问题是国家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大考验,如何让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充分就业中的一个重角,而现在又有四分之一的原来从事宰杀生猪谋生的屠夫失去了他们的职业,这无疑是给充分就业这个任务雪上加霜。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得赶紧寻找出路。

(四)服务业重价格不重质量,服务机构不完善,服务业发展不乐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服务业。所以服务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而且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依托第一、第二产业。如此重要的服务业在发展中是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但是现在的数据和现实说明____的服务业发展不健康,有跛脚现象。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提供乘车服务的组织,只重视要价,完全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且服务机构欠缺,人们对服务业的发展根本就不关心。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同时也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五)市场缺乏正规的物价秩序,使一些不法经营者有空可钻。

调查发现,市场中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一个必要的遵循规则和指导原则。这样,在众多的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很多商品找不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所以才会出现胡乱的报价,这样也使得人民的生活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又有人在当中赚取高额利润。

四、稳定物价的对策

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每项事业的发展相得益彰,力争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而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的物价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特点之一;稳定的物价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可以从那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使物价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合适的水平。通过调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一)以农业为本,鼓励发展农业。

立足国情和乡情,农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社会的每一项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发展农业。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____是一个山区县城,在发展农业这方面有利有弊。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当地的优势,避免存在的劣势。鼓励人民购买适用于山区耕作的农机,以适当的补贴减缓人们的担忧。积极引进适合于当地的优良品种,淘汰历年来低产不适合的品种。

2.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前我们总把心思放在追求产品的数量上,但是其实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道路。把农业和科技还有教育结合一起,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增加农业的各方面的投入。

(二)稳定市场供应,以稳定物价水平。

均衡的物价和产量即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产量。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价格势必会上涨。所以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就是稳定商品的市场供应。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有以下方法能稳定市场供应。

2.稳定进货渠道,与外地货商共同努力以稳定物价。对于一些必须从外地进货的商品,则采取稳定进货渠道,降低进货成本的策略,从而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如果供货渠道不稳定,供货商经常变动,那么进货成本肯定增加,致使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3)市场自觉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在自觉地发挥着调节作用,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市场调节不足以达到目标时,政府应及时采取宏观调控,以稳定物价水平。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缓解就业压力。

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肩负着农业现代化,转移劳动力,实现农民小康水平的重任。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基于我们对乡镇企业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应该努力发展适合当地的乡镇企业,以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缓解现在因物价带来的更为严重的事业局面。

(四)督促和鼓励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服务机构。

经调查发现,服务行业的物价水平尤为不稳定。其原因就是行业发展不稳定。其实,服务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给它把好方向,监督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所以完善服务机构是我们发展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发展服务业的观念,让全民领悟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应该做好一个完整的服务业发展规划。第三。我们可以借鉴外地发展服务业的成功范例作为我们的向导,以指导我们服务业的发展。

(五)确保落实国家物价文件要求,根据实际制定合理规范,稳定市场秩序和物价水平。

1.在各地区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国家文件精神更是要弘扬和遵守,我们应该努力达到和保持国家规定的物价水平,确保人民生活不受影响,尽全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论和体会

本人暑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网上查询,采访领导等方式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这次的调查报告:

一、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坚持以新型产业化为主导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效益良好、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新风光产业园、LED、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优势技术和优势品牌,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做优做强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依托如意天容、万发服饰、金成机械、祥远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实施农业六大工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精品、生态农业。壮大大汶河现代农业、利生面业等企业规模,扩大奶牛、生猪、芦花鸡等特色养殖和山药、白莲藕、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打响生态和绿色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3.构筑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互为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产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次丘、康驿、白石等乡镇产业协作区,大幅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和集群发展能力。加快联想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拉开发展框架,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按照煤盐结合,高端发展的产业定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绿色、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倾力打造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牢固树立突破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招商门槛,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节能环保类大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每个乡镇至少新上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关键字:货币政策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进出口贸易

1.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意味着在货币供给取向上,将不再是以控制供应、收缩信贷为基调,而是以对资金供给的释放、信贷的放松为基调,最终是为了达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严峻的通缩压力,中国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基调,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拉动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地回收流动性和紧缩银根。到年年底,为抵御日渐明显的通胀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凸显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2.如何落实宽松的货币政策

2.1加强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

1.积极支持春耕备耕。目前,正值春耕备耕生产和“三农”资金需求旺季,各有关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积极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3.着力加大对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支持。一是大力支持畜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川水地区要加大对仔猪繁育和奶牛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高原瘦肉型生猪和奶牛产业发展;浅、脑山地区重点支持肉乳兼用牛和肉羊、海东鸡等产业发展。二是继续加大对牛羊贩运育肥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养兔、养蜂等特种养殖业。三是充分利用全区15万亩水面资源,大力支持冷水养殖发展。

2.2突出重点,促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对特色工业的支持力度

1.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促进地方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本着“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企业和项目,深入推进辖区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在信贷投向上,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兼并重组及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投入,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信贷投入。

2.加大对工业集中区的支持力度。辖区各金融机构按照地委、行署提出在海东实施“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县域经济发展方针,结合各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实际,有重点地加强对工业集中区的支持力度,通过集中区建设,形成聚集效应和专业特色,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以提升工业效能,解决环境、土地集约和公共设施效益问题,从而不断壮大县域特色工业的发展。

3.加大对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支持。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陆续下达,今年将有兰新第二双线铁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和项目将在海东地区实施,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调研,积极开展贷款营销,大力支持民和下川口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项目、兰海铁合金,互助塘川工业区长源特种硅业,互助高寨工业区400万吨煤化工,互助青稞酒产业暨土族民俗文化生态园、春天生物公司1.9亿元冬虫夏草超微粉生产线、高尔夫球场,乐都县l万吨铸钢、2万吨铸铁项目,平安县氧化锌、烧结球项目及20万吨高精铝板带冷轧项目,化隆加合工业区高端陶瓷复合材料冶炼生产线,循化街子工业区仙红公司辣椒加工等项目,通过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支持,带动区内其他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以及吸引区内外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到海东投资和发展。

2.3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1.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信用协会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共同体的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积极探索发展满足信用共同体成员金融需求的联合信用贷款。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利用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体系,积极发放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支持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批发或转贷方式间接参与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鼓励和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对守信用、按时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扩大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促进农民和涉农企业提高信用意识。

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利弊影响

3.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有利影响

3.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3———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了2%。2003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4.7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9.7,贸易条件指数为95.4%,低于上年的98.8%。这就是说,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下降,即我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进口商品,国民福利向外流失。人民币升值可以促使我国企业做出结构调整,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加速先进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改善贸易条件,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减轻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动荡的影响,使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成长。

3.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2.人民币升值过快过猛,将造成我国出口的大幅缩减,影响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幅度过大,一方面,可能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这样不仅对资源性、低价位和低附加值商品,也会对整个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以及就业造成较大打击;另一方面,是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甚至引起一定的通货紧缩。中国的出口贸易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造业及电子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主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于其产品相比其他国家同类产品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小,相互替代性强,这些行业的产品出口价格弹性较大,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这些行业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不利影响。2007年1-7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754.70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7.55%,增幅同比回落约7个百分点,比2005年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出口退税的减少。

3.人民币快幅升值挫伤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进入国内,而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在中国国内销售外,一大部分份额都用于出口到国外。这一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在我国总出口额中的一度保持了较快增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加,受此影响,国外资金可能会转向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对我国“三资企业”的资金投入。因此,人民币升值可能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

3.3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鉴于人民币升值对一国经济发展存在以上诸多负面影响,从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来看,就人民币升值,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了几点建议: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我国在汇率升值的情况下,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企业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经济战略转型和政策选择的着力点。

2.努力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增强外贸企业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和途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我国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匮乏,使得众多外贸企业缺乏规避外汇风险的有效手段和渠道。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的风险的能力。对于那些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来获取比较优势的外贸出口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努力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应着力提高其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

(1)对出口退税率要进一步调整,对那些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要减少出口补贴。税率下调会使我国的出口增长放慢,从而使得经常项目余额减少,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2)合理控制、适度利用外汇储备。从微观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巨额的外汇储备,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大量外汇储备来进口石油、粮食、矿砂和技术设备等我国紧缺资源和急需技术,这不仅可以缓解因大量外汇储备所累积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最终促进对外国的产品出口,从而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有利作用。

从以上分析得出,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善贸易条件、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原有模式的出口大幅缩减,对经济稳定造成一定影响。面临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现有阶段,人民币升值需要与国内的市场利率改革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规避其不利影响,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国际贸易顺差,以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平.冰火跌宕与风险莫测——贸易融资发展回顾及展望[J].中国外汇,2009,(01):44-45

[2]安庆文.浅谈贸易融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内蒙古统计,2009,(02):12-14

[3]周小川.中国将进一步支持贸易融资[J].中国经济周刊,2009,(16):15

[4]林治洪.险中求变布局谋篇——经济危机中银行贸易融资的应对策略[J].中国外汇,2009,(03):56-57

[5]刘肖原,李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9,(05):55-57

[6]朱力勇.不要让新兴市场的商机溜走——解读IFC担保项下出口贸易融资[J].中国外汇,2009,(02):26-27

THE END
1.什么是良好的育肥期管理策略以确保母猪生产性能最大化在现代农业中,母猪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生猪生产效率、保证肉品质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母猪作为繁殖和育肥的关键环节,其管理策略直接影响到整个养殖过程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程度。本文将探讨什么是良好的育肥期管理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来最大化母猪的生产性能。 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501732.html
2.乡村科技振兴119——育肥猪饲养技术及管理措施乡村科技振兴119——育肥猪饲养技术及管理措施 海兴融媒 冀云海兴 乡村振兴|2024-12-27 14:41:03| 热点视频 CCTV 17首部乡村振兴实景喜剧节目《欢乐农家院》之《福鼎一家人》跨年欢喜开播 樊维秋死刑!珠海驾车冲撞市民重大恶性案件一审宣判 民政部部署各地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427341
3.猪场管理与生长环境优化策略猪场管理与生长环境优化策略 猪舍设计与布局 猪舍是生猪养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猪群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合理的猪舍设计应考虑到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控制等因素。例如,通风系统应该能够有效地将废气排出并换气,以防止有害物质积聚;照明系统则需要保证在夜间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有助于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zi-xun/433763.html
4.猪场饲料使用管理制度.docx猪场饲料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猪场饲料的使用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有效和经济,提升养殖效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饲料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使用管理直接影响到猪只的生长、健康和生产性能。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内所有饲料的采购、存储、配制、使用及相关管理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4513479.html
5.生长育肥阶段,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目前已知的能够造成生长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的致病菌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圆环病毒Ⅱ型、猪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环境因素主要有饲养密度、圈舍中有害气体给你烟尘含量;饲养管理因素有全进全出、药物保健、圈舍选址、生物https://www.yangzhu360.com/zhubing/20221112/452875.html
6.如何养猪论文范文8篇(全文)但因小型养猪场极易受生态、饲养、环境、防疫、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起伏较大,效益不佳。要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和适合社会需求取向。为此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小型养猪场高效饲养技术,现特介绍如下,供一些小型养猪场参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opwauwk.html
7.规模化猪场商品猪养殖技术规范20240723182532.pdf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内容包括规范化猪场商品猪养殖技术规范这是为了规范大型规模猪场的商品猪养殖行为,保障饲料安全保证健康养殖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二适用范围规范适用于规模化猪场的商品猪三技术要求此规范包括选址与布局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出栏运输及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要求四编制依据本规范主要依据GBT1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23/6124040022010204.shtm
8.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养殖技术农业科技资讯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接触性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其传播途径多,且不同毒株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易引起其他多种病原共同感染,无疑加大了该病的防控难度。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预防等工作。 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3354
9.高效生态猪场管理实用手册二、保育猪饲养技术 128 三、保育猪管理技术 130 四、保育猪常见问题及对策 132 第七节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43 一、育肥猪生理特点 143 二、育肥猪饲养技术 147 三、育肥猪管理技术 149 四、育肥猪常见问题及对策 152 第五章 猪场经营管理 156 第一节 猪场日常管理 156 一、猪场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 156 二、猪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1426623147-15527-1.html?main_pid=0
10.生猪降养殖技术规范I DB3305/T 105—2019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猪健康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生猪健康养殖生活环境,饮水与饲料,饲养管理,防疫 免疫,兽药13.5 应做好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 13.6 记录应保留 2 年以上. 5 DB3305/T 105—2019 参考文献 [1]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80b84d55a81acdff35e97a9ffd26f965f06c6991f1e3cee101d33cb52a9d2a6c
11.益生菌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微生态前沿1.3 生长育肥猪日常饲养管理 试验开始前,对试验猪舍消毒处理,预试验期间,生长育肥猪饲喂由基础饲料慢慢过渡到各组的饲料。试验期内,生长育肥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驱虫程序和免疫程序按照猪场日常管理程序进行。试验期间,仔细观察生长育肥猪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http://www.zhwqsw.com/xinwen/196.html
12.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控措施新生仔猪、断奶仔猪、保育猪、育肥猪、育成猪、成年母猪均可感染发病,感染宿主日龄范围大,且PCV可经由呼吸道水平传播、胎盘垂直传播、精液传播等,感染猪群的健康状态、饲养管理、疫苗免疫水平均受到较大影响。 4 临床特征与病理变化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可被归纳为6大类,分别为PMWS、PDNS、肺炎与呼吸道综合征、https://www.360doc.cn/article/8486179_113883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