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保安养特种鱼成千万富翁带200户村民致富

6月17日上午,暴雨。东西湖荷包湖农场,李军鱼塘边的棚屋外,东西湖区个体私营协会水产经纪人行业协会成立。28岁的李军当选会长。主席台上,稚嫩、羞怯的他,说不出豪言壮语,唯有简单地几句话,匆匆收场。台下,几乎与他父亲年龄相当的会员,掌声雷动。

2001年,中专毕业的李军,年仅19岁。他率先回村自学养殖特种鱼,成为东西湖区水产行业最年轻的千万富翁。此外,他还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2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他预计:3000多亩的养殖规模,今年年产值过亿元。

弃保安工作回家养鱼

李军,荷包湖农场一个普通农家孩子。1999年,他中专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在常青花园小区当起了保安。

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餐馆吃饭,要了一盘鳜鱼,价格100多元,“其实,这种鱼在我们村很常见,没想到这么贵?”

2001年,收音机一则“致富经”把他给吸引住了:人工养殖鳜鱼,市场前景好,一斤卖到50元,投资回报率非常高。这年,他辞掉工作,在华南海鲜市场做调查,并翻阅了一些养殖鳜鱼的书籍。

19岁的李军有了创业冲动。他决定,回家养殖鳜鱼。事实上,荷包湖农场水源充足,鱼塘多,具备鳜鱼养殖条件。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盘托出,“我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你年纪小,社会经验不足,也没有技术,靠不住。”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荷包湖农场就有多个养殖鳜鱼失败的例子。但李军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持。父母无奈,只得同意兄弟俩,并拿出了11万元积蓄予以支持。

第一年亏得血本无归

挖鱼塘,盖棚屋,找鱼苗,置增氧机,李军信心满满。

李军从广东引进了300万条小麦鲮鱼作为活饵料养殖。但给鳜鱼喂多大的饵料鱼,又是一门学问,“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增加了鳜鱼的捕食活动量,影响生长速度;太多,耗氧高,鳜鱼难受。”

7月的一天,离鳜鱼上市仅3个月。天气闷热无比,耐氧能力差的鳜鱼,纷纷浮出水面。浮头就意味着死亡。当李军开始抽水、转塘时,一切为时已晚,整塘鳜鱼瞬间全军覆没,损失达10万元,血本无归。

“我很绝望。”但李军并不认输,他总结了失败教训:野生鳜鱼不适宜人工养殖;饵料投放比例要掌握好;鳜鱼病虫害预防要及时。

债主紧逼险些卖掉鱼塘

李军的失败,引来了村民们的嘲讽。“你搞这行不行,完全是瞎掰。”当时,在村民汪文学看来,李军成不了大事。

经朋友介绍,2003年,李军赴黄冈罗田县找郎正全师傅学技术,并一呆就是3个月。“你年纪这么小,有这个闯劲,让我佩服。”郎师傅将自己的鳜鱼育苗孵化、养殖技术,全部教给了李军。

李军不想放弃,回家后再借3万元钱,购了8000条鳜鱼苗。但这么多鳜鱼的“吃饭”难题,又让他栽了跟头。“饵料供应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鳜鱼自相残杀。”

母亲哀求李军,“你把鱼塘卖掉吧。”那一刻,他哭了,“搞了几年的养殖,眼看就要成功了,要放弃我心有不甘。”在他困难时刻,李允的岳父出手,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5年5月,连败3年的李军,放手一搏。

他找亲戚、朋友再凑了5万元,购置了自动测氧机。实际上,此时的李军,其鳜鱼养殖技术,已是十分成熟,“何时下饵料,每亩下多少,何时换水、消毒,这一切我了然于胸。”

为了解决“活饵料鱼”供应问题,他将“麦鲮”养殖交给其他村民,然后以2.5元价格收购。2005年,他承包的50亩鱼塘,收获了8000斤鳜鱼。当时,鳜鱼价30多元一斤,这年,他的毛收入近30万元,纯利润达15万元。

2006年,李军扩大了养殖面积,承包的鱼塘面积达100亩,他拿出70亩养殖鳜鱼,此外,还用30亩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实现多元化养殖,分担风险。“黄颡鱼可高密度养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强,产量易保证,风险系数相对较小。”

这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万元,纯利润就有100多万元,并且创造了我省鳜鱼养殖亩产2500斤的神话。

合作社年产值将过亿

李军致富了。赚钱的信息,总能触动村民的神经。

2006年开始,那些曾嘲笑李军的人,纷纷找李军拜师;其中也有汪文学,他40多岁成了李军的第一个“徒弟”。这一年,汪文学养殖鲑鱼也赚了5万元钱。此前,他养普通鱼种欠债约7万元。

此后,来找李军“取经”的村民众多,其中包括仙桃、汉川、监利等地的养殖户。截至目前,李军共带了20多个徒弟。

2009年,李军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李军为理事长。截止到2011年4月,该社社员发展至200多人,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合作社提供技术,从种苗,饲料,鱼药,技术支持,成鱼销售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服务,真正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据介绍,合作社社员年收入大增,少则赚10万元,多则80万元。

今年,李军还扩大了养殖品种和规模,并在黄陂承包了300多亩水域,养殖鸭嘴鲟、鲈鱼。目前,他正在通过中间商联系销售渠道。(文、图/记者张勇军通讯员方懿)

THE END
1.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三农百科12316热点问答养殖鳜鱼的效益怎么【12316热点问答】养殖鳜鱼的效益怎么样? 目前水平,池塘主养鳜鱼一般亩产300~500公斤,养殖成本约30~35元/公斤,按照市场44~60元/公斤计算,亩利润5000元左右。池塘套养鳜鱼,一般亩放20尾,收获10~15尾,亩利润500元左右。当然,饵料鱼是否充足均衡供应是养殖成败的关键。http://nync.jiangxi.gov.cn/art/2024/4/22/art_27849_4871989.html
2.[致富经]鲈鱼的养殖和管理方法CCTV节目官网CCTV17[致富经]鲈鱼的养殖和管理方法2019-08-21 21:28:20 [致富经]养殖鲈鱼遭遇行业难题2019-08-21 21:16:20 [致富经]山里小伙带着兄弟一起出海打渔2019-08-21 21:14:21 [致富经]思乡情切的章文兵以鲈鱼为契机返乡创业2019-08-21 21:14:20 [致富经]郭桥和用饲料养殖鳜鱼2019-08-20 21:42:22 [致富经]https://tv.cctv.cn/2019/08/21/VIDEOTo9W4OUQH2VXfActks3190821.shtml
3.鳜鱼的繁殖技术和苗种的培育怎样才能将鳜鱼苗从中分选出来呢?一是从形态上看:鳜鱼苗身短体高,身体前半部呈暗黑色,后半部无色透明,能在水中翻滚游动//农村致富经网www.nczfj.com //,故在水中只看到1个黑点;二是利用鳜鱼和其他野杂鱼苗对缺氧的忍耐力比家鱼差的特点,将捕回的鱼苗置于高密度、缺氧的环境中,当鳜鱼苗等杂鱼苗浮于水面时http://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3923
4.[致富经]拄着双拐守候12年的财富(20121011)CCTV节目官网CCTV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袁善权,6岁患有小儿麻痹症,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耽误了治疗,使得他永远无法离开双拐。但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他,为了尊严、为了妻子和女儿,不顾艰辛,不怕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养殖谁都不敢养殖的鱼种,历经12年的艰辛创业,终于获得了成功。(致富经 2012年 第193期)?http://sannong.cntv.cn/program/zhifujing/20121011/106159.shtml
5.《央视网》:[致富经]靠懒鱼翻身的90后小伙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卢泽辉为保证螃蟹和青虾的产量,逐渐放弃套养鳜鱼。可这样一来,养殖种类少了,收入也减少了。卢泽辉很不甘心。 卢泽辉:只套养青虾跟螃蟹的话,池塘的资源还没有完全利用到,我就觉得可以再有别的东西加进来,提高整个池塘的收益。 https://www.nbcc.cn/news/2022/0511/c735a1905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