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牧業打造成現代化大產業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三農三牧”發展濃墨重彩的一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20.1億斤、實現“二十一連豐”,增量居全國第3位。牛羊肉、牛奶產量穩居全國第1位,乳肉薯絨等7條重點產業鏈產值突破7000億元,全國人民餐桌上有了越來越多來自大草原的綠色食品。

透過兩會之窗,感知內蒙古農牧業發展新氣象。“糧倉”糧滿、“肉庫”肉足,農牧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新,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蹄疾步穩。

端牢“中國飯碗”,是內蒙古實力,更是內蒙古擔當。加快建設現代化新農村新牧區、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夯實根基產量產能並重

時光見証前行腳步。

一組“升”動的數字,成為“三農三牧”提質增效的生動注腳。

建設高標准農田940萬畝、“噸糧田”855萬畝﹔

新增設施農業26萬畝、舍飼棚圈300萬平方米,78萬農牧戶發展庭院經濟﹔

糧食畝均產量提高24.2斤,玉米、馬鈴薯平均單產再創新高﹔

一個個向穩向好的數字背后,是內蒙古“三農三牧”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的有力印証。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作為農牧業大區,如何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畜產品穩產保供這一重任?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做好今年農牧業工作,要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重點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同時,強化科技支撐,在新模式、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新平台、新營銷‘六個新’上發力,將更多農牧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化珍說。

自治區人大代表、扎賚特旗委書記麒麟說:“扎賚特旗深入貫徹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嚴格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積極爭取高標准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利用、保護性耕作等項目。持續加大黑土地保護與建設力度,堅持農機農藝結合、用地養地結合、治理監管結合,嚴防黑土地‘變薄’‘變瘦’,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內蒙古繼續穩面積、提單產、優服務、強政策,從“良種、良技、良田、良機、良制”深度融合發力,讓“中國碗”裡的“內蒙古糧”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科技賦能生產生態共贏

農牧業現代化,關鍵是農牧業科技現代化。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在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上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秉軸持鈞,以一持萬。如何“向科技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當前,內蒙古正在加快推進農牧業大區向農牧業強區轉變,必須以科技創新引領農牧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推進農牧業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自治區人大代表、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說。

路戰遠建議,要持續強化農牧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構建梯次分明、職責清晰、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一體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還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模式,促進傳統農業加快向綠色低碳農業轉型,實現農牧業生態保護、生產發展和農牧民增收協調統一。

緊扣產業發展需求開展攻關,是內蒙古農牧業科技創新“接地氣”的直接體現。

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農業大學乳業學院院長孫志宏認為,科技助力奶業振興,要加強基礎研究創新,高效發掘乳酸菌新功能和新應用。他說:“建議加強對乳酸菌功能研究支持力度,布局乳酸菌在健康食品、乳制品加工、畜禽養殖、土壤改良、環保產業等領域的基礎研究,逐步形成基礎研究優勢。同時,加強關鍵技術創新,攻堅加工技術瓶頸。鼓勵多學科交叉攻關,突破乳酸菌制劑活性低、穩定性差、成本高等加工技術瓶頸,把內蒙古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乳酸菌產業成為優勢特色產業。”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內蒙古加快推動農牧業科技“突圍”、推進農牧業科技成果轉化,讓科技創新成為突破資源環境約束、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畜產品穩定供給、引領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發展的強勁引擎。

提質升級增產增收齊抓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有許多關鍵句值得記錄:“努力把農牧業打造成現代化大產業”“努力把肥沃的土地、廣袤的草原、清潔的河水變為生產力和競爭力”“以發展富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

這些關鍵表述,引起關心關注農牧業發展的代表委員的共鳴。

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對於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談到如何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自治區政協委員、興安盟華飛農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飛說:“一方面,建議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的培育和指導,重點培育服務功能全、組織能力強、運行管理規范的綜合性龍頭企業和服務組織,鼓勵服務鏈條從生產環節延長到烘干、保鮮、倉儲、加工、銷售等產后環節。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和推廣新型服務模式。建議各地加快推廣‘互聯網+農牧業’模式,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牧業服務智能化、精准化發展,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繼續扶持由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民營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把更多產業鏈、價值鏈的增值收益留給農牧民、留在農村牧區。”

“建議推動保險企業優化涉農保險產品的設計,開發涵蓋自然災害、市場價格波動等農產品綜合險,滿足農民的不同需求。簡化理賠流程,利用遙感衛星、無人機、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快速定損、及時賠付。同時,建議建立科學統一的保險風險評估體系,明確評估標准和流程,加強對評估人員的培訓與管理,確保評估結果的准確性。下一步,我將繼續密切聯系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帶頭謀劃、帶頭示范,以實際行動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自治區人大代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忠厚堂村黨支部書記王躍平說。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內蒙古以實干彰顯擔當,在謀劃中創新發展路徑、在步履中堅定發展信心,希望的田野上澎湃著無限活力。(記者韓雪茹)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肉羊人工授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升级、稳产保供”两大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推动畜禽养殖扩规增容。 https://www.agri.cn/zx/xxlb/gs/202501/t20250115_8706177.htm
2.年终回顾丨2024年全国“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健,基础坚实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品种丰富,市场价格基本平稳,产品供应稳健,基础坚实。 多项举措确保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足 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在保障国家“菜篮子”方面,我国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通过多项举措确保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足,市场价http://imgs.xinhuanet.com/food/20250110/09349ae1667b459a9bc516f58b8fa4ea/c.html
3.2022年兔产业生产概况2023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距离全面实施饲料禁抗、无抗养殖政策已经过去 2 年多, 统计数据表明,2022 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合格率超过 98%,未出现抗生素滥用超标现象,饲料全面禁抗进一步保障了兔产品的质量安全。但是实行无抗养殖后,养殖户的替抗措施明显不足,这也导致家兔养殖特别是兔细菌病防控面临着更大挑战,加重了流行性消化道病、https://news.foodmate.net/2023/03/656693.html
4.中国饲料范文12篇(全文)养殖场饲料厂专用无抗饲料发酵剂 第6篇 本品为生产无抗饲料的发酵剂,用于发酵全价饲料或自配饲料,以及发酵糟渣自配无抗日粮,同时完全拼弃使用抗生素。用本产品发酵饲料后的功效:①可促进动物食欲,提高生长速度;②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并营造无耐药病菌的益生菌养殖环境。有很好的预防猪无名高热和口蹄溃烂等疾病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1pdwg6c.html
5.循环农业“鸡+鱼”立体循环养殖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分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开展农艺师、园艺师、智慧农业管理师、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理人、肥料配方师、农业项目管理师、农村电子商务师、农业品牌策划师、宠物健康管理师及农药经营许可等证书培训,涉农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g5MDM5NA==&mid=2247733927&idx=3&sn=b23c40ba6e7dd7f37497171a947007f5&chksm=e85d7bc6b1a23f8413eedae8e43b743bde465c42bbf5347fdf7364e09bd40a1cd5e2d5f706cc&scene=27
6.使命必达,蓝海争雄“畜”势待发谋新篇,2020无抗胜有抗——易日。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 2018—2021 年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农业农村部高密度地连续出台抗生素“限/禁用”相关政策与计划,国家政府解决畜牧业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决心已经彰显无疑。 无惧挑战 技术创新 https://zgdwbj.com/archives/63330
7.饲料“禁抗”时代来临:中国绿发会加盟全国无抗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按照农业农村部2019年第194号文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这意味着全国动物养殖业将全面迎来“禁抗”、“减抗”、“替抗”新发展时期。12月15日,为迎接国内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新阶段,全国动物绿色生产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率https://jiameng.baidu.com/m/content/detail?id=3399976673&from=search
8.业通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官网龙岩业通,龙岩业通咨询,龙岩政策(三)申报的项目必须具有可考核的预期技术指标和预期经济效益指标。申报种养殖项目涉及的用地必须符合用地属性规定。 (四)不支持以下类型项目申报:基础研究项目;最终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无自主创新的单纯设备引进、低水平重复的项目;缺乏工作基础的项目http://www.lyytzx.com/newsshow/1007.html
9.明年1月1日起,养殖业全面禁用抗生素,我市如何应对?关乎你的餐桌,快来在201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长春市政府贾晓东副市长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广无抗养殖技术的提案”。 今年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的发布施行,无疑是对我市坚持和倡导的畜禽无抗养殖产业发展方向及技术路径的极大肯定,我市的积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推动了国家层面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193704
10.2021年兔产业生产概况2022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行业动态总之,经过全国上下近2年的抗疫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很好控制,2022年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各行各业都将恢复正常,为此兔产业需要抓住疫情后经济恢复的机遇,做好未来一年的计划,安排好全年的生产,根据市场发展调节规模,通过加工增值,实现高价格,创造企业和养殖户的高利润。https://www.zcqtz.com/news/59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