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养殖饲料全面“无抗”,8000亿规模市场机会已被这些公司抓住

这也就意味着从今日起(2020年7月1日),8000亿市场规模的饲料行业将进入“无抗时代”,这对饲料行业、畜牧行业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抗生素是一种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抗生素具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功效,但是其在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中被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畜牧、水产品的质量。此外,抗生素可通过生物富集或水体等途径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国,同时也是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重灾区,早些年在人体中应用较多,近些年在畜牧领域出现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鉴于此,农业部多次分批禁用了数十种饲料抗生素添加剂。

2015年9月7号,农业部第2292号公告规定,自2015年12月31日起,停止生产用于食品动物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酯及其各种制剂,2015年12月31日前生产的产品,可以在2016年12月31日前流通使用。自2016年12月31日起,停止经营、使用用于食品动物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酯及其各种制剂。

2016年0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28号规定,停止硫酸黏菌素用于动物促生长,2016年10月31日(含)前生产的产品,可在2017年4月30日前继续流通使用。

2018年2月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38号显示,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生产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2018年4月30日前生产的产品,可在2019年4月30日前流通使用。自2019年5月1日起,停止经营、使用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

再到2019年7月9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第194号公告,提出全面禁抗。

当下“替抗、减抗”的绿色饲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减少抗生素使用或禁用抗生素的公司和农民越来越多。选择正确的合适的替抗产品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能够增加养殖利润和生产效益,也可以增加动物福利。常用的替代品包括酸化剂、益生元、植物提取物等。

酸化剂是一种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害作用的环保型添加剂,主要包括有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及复合酸化剂等。研究表明,一些短链脂肪酸及其盐类在畜禽日粮中的作用与促生长抗生素相似,能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等的繁殖甚至能够直接杀灭某些肠道内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另外,畜禽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减慢胃排空速度,减轻肠道负担,提高日粮适口性,以及增强机体各免疫器官的活动,降低机体的紧张度等。目前酸化剂在抗生素替代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使用量和方法还有待规范。

植物类的饲料添加剂也称植物萃取物或植物类抗生素,从植物中提取,可用于动物饲料添加以促进生产性能。植物提取物具有天然性、低毒、无抗药性、多功能等特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动物健康状况等作用,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多酚、多糖和绿原酸等。

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提取源,其含有多糖、生物碱、苷类、脂类、植物色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目前,研究作为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替代品的植物种类包括杜仲、金银花等,已经应用的有大蒜素、小檗碱、鱼腥草素等。

益生素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补充肠道内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调节动物胃肠道菌群趋于正常化或帮助动物建立正常微生物群系。

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的作用有相同之处,抗生素是直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而微生态制剂是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目前国内用量较大的益生素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可防止腹泻、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应用前景广阔。

减抗、替抗不止是饲料环节的问题,而是从苗源、饲料、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生物安全等各方面的全面配合。除了抗生素替代品外,规范畜禽养殖管理和饲料加工也是减抗的重要手段。

为了减少或消除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针对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畜禽配制营养均衡、适口、易消化的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等问题,来确保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另外,在饲料原料选择时,也可以优先选择经过一定手段处理过的易消化、易吸收的原料。

改善饲养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饲养管理不善也会使畜禽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因此,如何改善饲养管理也是如何替代抗生素的重要考虑方面。为了减少引起动物的应激反应,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设置适宜的温度、保证空气质量,使用环境友好型消毒剂,降低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要解决抗生素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不是从某个单一方面就能完全替代掉抗生素,而是多方面综合治理的结果,才能更好地减抗、替抗。

作为国内饲料及畜牧养殖行业的龙头,新希望、海大集团、通威股份早已布局“限抗”“减抗”业务线和产品线。

作为国内营收额最高的饲料企业,新希望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主要通过疫病监测、科学免疫、精准用药及产品高效评估等方面来达到少用药和不用药的目的。新希望在饲料科技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目前已经研发了多种不同畜禽种类的生物环保饲料,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畜禽动物的免疫力,并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应用。

近年来新希望也在进行一些无抗产品的效果评估,如抗菌肽、益生素、细菌疫苗、噬菌体和中药等,新希望早已为2020年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全面退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全面禁抗的浪潮中,海大集团也在积极行动。海大集团在多年前就开始深入研究抗生素替代的解决方案,在中药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已布局多年。目前,海大集团主要侧重于消炎、抗应激、助消化等功能性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方面产品的开发应用研究,当下已经形成了一套全面替代抗生素的研发方案。

近年来,海大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山东尤特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无抗饲料生物合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两大方向的研究,希望的突破无抗饲料生物合成关键技术,为替抗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引领行业进步和发展。

通威股份为了减少滥用抗生素,建立了三新药业药敏实验室,依托通威股份强大的科研实力,率先提出用中药制剂取代抗生素,产品开发以中药制剂为主。通过药敏实验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几率,减少养殖环境中的药物残留。同时对突发性病例及时针对的选择敏感药物,缩短治疗周期。

通威饲料严格遵照国家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法规,积极践行食品安全行业引领者的社会责任,对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公司也有严格的评估和使用规定。通威在全国有18家动物疾病防控中心,既便于养殖户及时送样,又可以建立丰富的数据库,为制定动物用药尤其是水产用药规范的重要参考依据。

2006年,禾丰与拥有110年历史的欧洲饲料集团——荷兰皇家德赫斯(DeHeus)公司合作,借鉴饲料无抗技术思路和经验。在与国外合作伙伴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禾丰结合国内养殖现状和自身的研发体系,将国际领先的饲料技术融合到自身的饲料产品设计和技术服务体系中。

截至2020年5月,禾丰无抗猪饲料方案在部分子公司和放养猪场已经验证了9个月,效果优异。指定区域性试验已经也进行了6个月,目前的效果较稳定。近期禾丰还陆续推出了无抗仔猪饲料新产品,以确保2020年6月底之前禾丰所有的饲料产品都能顺利过渡到无抗阶段。

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90%用在了食源动物身上,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研究显示,如果细菌、耐药的发展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到2050年超级细菌将导致每年约1000万人丧命,这将超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

大量抗生素用于动物后,会使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菌会乘虚而入,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完全降解,导致畜禽产品的抗生素残留。这些残留的抗生素,可通过畜禽产品直接蓄积于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它植物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也越来越多。抗生素耐药菌的发展相当迅速,青霉素从1939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到1943年就产生了耐药性菌株,到1967、1976、1983年又有新型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出现。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的现象,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欧洲十几年的饲料禁抗经验表明,饲料中促生长抗生素退出之后,可能会出现肠道健康问题的增多和治疗用药的增加、饲料转化效率下降、畜禽整齐度下降、屠宰时残次品增加等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欧洲的饲料禁抗经验,同时也要避免这些不良问题的发生,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提升养殖环境的生物安全水平、保证畜禽种苗的质量、科学的饲养模式、优化饲料配方、优化饲料产品组合、替身养殖管理手段等等。只有这些系统的措施和方案协调统一,才能使饲料禁抗的效果稳定,保障畜牧养殖业甚至整个生态圈的健康持续发展。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肉羊人工授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升级、稳产保供”两大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推动畜禽养殖扩规增容。 https://www.agri.cn/zx/xxlb/gs/202501/t20250115_8706177.htm
2.年终回顾丨2024年全国“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健,基础坚实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品种丰富,市场价格基本平稳,产品供应稳健,基础坚实。 多项举措确保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足 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在保障国家“菜篮子”方面,我国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通过多项举措确保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足,市场价http://imgs.xinhuanet.com/food/20250110/09349ae1667b459a9bc516f58b8fa4ea/c.html
3.2022年兔产业生产概况2023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距离全面实施饲料禁抗、无抗养殖政策已经过去 2 年多, 统计数据表明,2022 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合格率超过 98%,未出现抗生素滥用超标现象,饲料全面禁抗进一步保障了兔产品的质量安全。但是实行无抗养殖后,养殖户的替抗措施明显不足,这也导致家兔养殖特别是兔细菌病防控面临着更大挑战,加重了流行性消化道病、https://news.foodmate.net/2023/03/656693.html
4.中国饲料范文12篇(全文)养殖场饲料厂专用无抗饲料发酵剂 第6篇 本品为生产无抗饲料的发酵剂,用于发酵全价饲料或自配饲料,以及发酵糟渣自配无抗日粮,同时完全拼弃使用抗生素。用本产品发酵饲料后的功效:①可促进动物食欲,提高生长速度;②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并营造无耐药病菌的益生菌养殖环境。有很好的预防猪无名高热和口蹄溃烂等疾病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1pdwg6c.html
5.循环农业“鸡+鱼”立体循环养殖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分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开展农艺师、园艺师、智慧农业管理师、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理人、肥料配方师、农业项目管理师、农村电子商务师、农业品牌策划师、宠物健康管理师及农药经营许可等证书培训,涉农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g5MDM5NA==&mid=2247733927&idx=3&sn=b23c40ba6e7dd7f37497171a947007f5&chksm=e85d7bc6b1a23f8413eedae8e43b743bde465c42bbf5347fdf7364e09bd40a1cd5e2d5f706cc&scene=27
6.使命必达,蓝海争雄“畜”势待发谋新篇,2020无抗胜有抗——易日。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 2018—2021 年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农业农村部高密度地连续出台抗生素“限/禁用”相关政策与计划,国家政府解决畜牧业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决心已经彰显无疑。 无惧挑战 技术创新 https://zgdwbj.com/archives/63330
7.饲料“禁抗”时代来临:中国绿发会加盟全国无抗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按照农业农村部2019年第194号文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这意味着全国动物养殖业将全面迎来“禁抗”、“减抗”、“替抗”新发展时期。12月15日,为迎接国内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新阶段,全国动物绿色生产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率https://jiameng.baidu.com/m/content/detail?id=3399976673&from=search
8.业通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官网龙岩业通,龙岩业通咨询,龙岩政策(三)申报的项目必须具有可考核的预期技术指标和预期经济效益指标。申报种养殖项目涉及的用地必须符合用地属性规定。 (四)不支持以下类型项目申报:基础研究项目;最终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无自主创新的单纯设备引进、低水平重复的项目;缺乏工作基础的项目http://www.lyytzx.com/newsshow/1007.html
9.明年1月1日起,养殖业全面禁用抗生素,我市如何应对?关乎你的餐桌,快来在201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长春市政府贾晓东副市长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广无抗养殖技术的提案”。 今年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的发布施行,无疑是对我市坚持和倡导的畜禽无抗养殖产业发展方向及技术路径的极大肯定,我市的积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推动了国家层面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193704
10.2021年兔产业生产概况2022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行业动态总之,经过全国上下近2年的抗疫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很好控制,2022年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各行各业都将恢复正常,为此兔产业需要抓住疫情后经济恢复的机遇,做好未来一年的计划,安排好全年的生产,根据市场发展调节规模,通过加工增值,实现高价格,创造企业和养殖户的高利润。https://www.zcqtz.com/news/59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