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牧场:绿水资源赋能生态与经济双赢

根据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绿美广东的生态建设将深入推进,核心在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样板。精准施策,广东在植绿护绿、减污节能方面持续用力,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提供了有效通道。数据显示,广东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1.9%,却拥有全国6.5%的水资源,排名全国第五。

如何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广东早已展开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广东省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实施"碧水攻坚行动",强化对重点国考断面的监测和处置,开展“保优增优”行动,以确保水质的稳定提升。

截至2023年底,10个重点国考断面水体中的劣V类比例下降了36.2%,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与此同时,广东还在近岸海域水质的治理上积极推进,实施珠江口攻坚行动,采用陆海统筹的方式,源头治理,以改善水质,提升生态环境。

海湾保护与治理的示范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还制定了"广东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指南",开展综合治理和评选活动,力求打造出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广东样板"。通过开展入海排污口的整治,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的高效监管,近年来广东的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成为监测以来的最佳数据。

从南粤大地看,河源万绿湖、东莞华阳湖、广州流溪河等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绿水”画卷。广东正在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为该省的高质量发展赋予绿色底色,呈现出一种持续向上的生态建设新局面。

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借助绿水资源,广东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寻找到了平衡。正如徐晓霞所言,生态环境保护并非不利于经济发展,相反,它能够转化为财富,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局面。

以渔业为例,作为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渔业的发展尤为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广州番禺的表现可圈可点,该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咸淡水交汇,使得渔业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番禺积极推进名优渔业的发展,以科技支撑平台为依托,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建设绿色渔港的过程中,番禺区投入约18.6亿元,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拆除了影响水质的棚房,并铺设了污水管网,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在高水平保护与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中,番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渔区的GDP增长了15.7%。

为进一步推动渔业的绿色发展,2024年,广东将举办广州名优渔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推动生态优先和健康养殖。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对番禺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这一模式能够推广和复制,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深化。

未来可期的绿水蓝天

广东省的绿色发展战略不仅仅是个人或单一行业的独立行动,而是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进。通过"百千万工程"等重要抓手,广东致力于推进现代化建设,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绿水将继续赋能黄土地,推动广东的高质量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由此,广东的经验不仅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智慧与方案。

THE END
1.海洋牧场是什么海洋牧场的好处是什么海洋牧场在实现高效养殖的同时,对生物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效应。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海洋牧场建设发展以来,无棣全县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8.9%,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45种增加到230种。海洋牧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生态,生态养殖的海洋牧场也有利于海洋生态的保护,二者相辅相https://www.tianqiyubao4.com/news_4349703.shtml
2.湛江海洋牧场瞄准千亿风口第37725版:湛江观察20250116“我们以系统推进、整体谋划为工作原则,对符合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的海域开展统一论证、环评,把‘生海’变成‘熟海’。”据介绍,湛江市农发集团作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平台,承担着海洋牧场重点建设任务,已完成了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用海收储工作,取得一期开发用海面积1958公顷的海域使用权。 http://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1/16/content_10124486.html
3.海洋牧场冬景如画隆冬时节,广西钦州市茅尾海海域,海天一色,蚝排如织,景色如画,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壮观画面。近年来,钦州市借助茅尾海天然港湾优势,大力建设海洋牧场,不断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截至2024年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12.8万亩,产量33万吨,年产蚝苗1.6亿支(串),综合产值达39.3亿元。 http://gx.news.cn/20250116/bcbe56cbefaf48988e916cd98df3ae51/c.html
4.“海洋牧场”的秘密③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牧场”功不可没今年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牧场作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前,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组织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中心两家科研单位,联合https://news.sina.cn/znl/2024-08-02/detail-inchhafc2131457.d.html
5.海洋牧场(精选七篇)在建设海洋牧场过程中,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种植大型海草 (藻) 等方式, 遵循自然规律, 重建“海底森林”, 修复或重建已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最终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 建设海洋牧场还可保持生物多样性,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等, 提高沿海土地利用率。也可为海洋旅游业、休闲渔业提供良好的渔业资源和场所, 推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e9cfpl.html
6.增殖放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研究报告增殖放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研究报告 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 ? 渔业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海洋环境的恶化会对渔业造成严重的损害,渔业受到损害又会加重http://www.ysfri.ac.cn/info/1110/15126.htm
7.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附图3 普陀东部海域海洋牧场规划示意图 附图4 舟山市海水淡化重点规划项目分布示意图 附图5 舟山市海洋观测站分布图 附图6 建设完善后趋势性监测站位分布图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目的 为切实加强我市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营造健康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结合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十三http://www.daishan.gov.cn/art/2017/1/27/art_1229683988_13240354.html
8.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型渔业发展创新模式—海洋牧场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掀起一场利用海洋资源的蓝色风暴,沿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海洋栽培渔业(海洋牧场建设)。进入新世纪,海洋牧场建设成为引领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建设海洋牧场,既是促进海洋生态建设、保障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加速拓展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http://www.hycfw.com/Article/21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