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展望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大方针的指引下,能源结构正由传统石化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变,渔业资源利用正由传统捕捞型转变为海洋牧场的资源养护修复型。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前提下,将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相结合,形成既能产出稳定清洁的能源,又可以恢复海洋资源,达到海洋环境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契合了我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需求。从科学用海、文明用海、生态用海、变废为宝的宗旨出发,海上风电融合海洋牧场建设,可以减少海域开发利用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同时高效的立体空间用海,可以使海域资源利用程度最大化,在提供水产优质蛋白和供给生活所需的能源之间,做到了既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又促进了国家能源产出结构的调整。在大力推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新旧动能之间的转换等方面的同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贡献。

一、发展必要性

(一)海域资源利用最大化

海上风电由于其占海面积大、具有排他性、易受环境影响等原因,其发展速度在用海审批时受到很大限制。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生产方式,正好利用了海上风电场水下及间隙空间,减少海域开发使用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使得海域资源利用程度最大化。

(二)生态用海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对海洋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海上风电无论是在项目的建设还是运行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对周边海域或岸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开发清洁能源的同时,又能进行生态修复、资源增殖,符合国家生态用海政策,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三)有效缓解能源紧张

由于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存在的用海问题、环境影响问题等,往往因为选址不合理、用海矛盾难以协调等,导致项目迟迟难以动工,同时受到海上风电项目用海审批进程缓慢,项目推进困难等因素影响。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可以有效解决海上风电与其他行业用海矛盾,弱化海上风电用海排他性,加快推动海上风电用海审批和建设进程。为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建设开辟新的道路,有效缓解东部沿海能源紧张问题。

二、发展瓶颈

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存在着复杂性,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三、展望

作者:孙岳,系自然资源部海洋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蒋欣慰,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秦松,系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硕士;陈少波,系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研究员;罗一单,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单乐州,系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瑾,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人员

THE END
1.海洋牧场是什么海洋牧场的好处是什么海洋牧场在实现高效养殖的同时,对生物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效应。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海洋牧场建设发展以来,无棣全县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8.9%,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45种增加到230种。海洋牧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生态,生态养殖的海洋牧场也有利于海洋生态的保护,二者相辅相https://www.tianqiyubao4.com/news_4349703.shtml
2.湛江海洋牧场瞄准千亿风口第37725版:湛江观察20250116“我们以系统推进、整体谋划为工作原则,对符合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的海域开展统一论证、环评,把‘生海’变成‘熟海’。”据介绍,湛江市农发集团作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平台,承担着海洋牧场重点建设任务,已完成了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用海收储工作,取得一期开发用海面积1958公顷的海域使用权。 http://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1/16/content_10124486.html
3.海洋牧场冬景如画隆冬时节,广西钦州市茅尾海海域,海天一色,蚝排如织,景色如画,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壮观画面。近年来,钦州市借助茅尾海天然港湾优势,大力建设海洋牧场,不断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截至2024年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12.8万亩,产量33万吨,年产蚝苗1.6亿支(串),综合产值达39.3亿元。 http://gx.news.cn/20250116/bcbe56cbefaf48988e916cd98df3ae51/c.html
4.“海洋牧场”的秘密③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牧场”功不可没今年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牧场作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前,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组织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烟台海洋中心两家科研单位,联合https://news.sina.cn/znl/2024-08-02/detail-inchhafc2131457.d.html
5.海洋牧场(精选七篇)在建设海洋牧场过程中,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种植大型海草 (藻) 等方式, 遵循自然规律, 重建“海底森林”, 修复或重建已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最终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 建设海洋牧场还可保持生物多样性,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等, 提高沿海土地利用率。也可为海洋旅游业、休闲渔业提供良好的渔业资源和场所, 推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e9cfpl.html
6.增殖放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研究报告增殖放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研究报告 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 ? 渔业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海洋环境的恶化会对渔业造成严重的损害,渔业受到损害又会加重http://www.ysfri.ac.cn/info/1110/15126.htm
7.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附图3 普陀东部海域海洋牧场规划示意图 附图4 舟山市海水淡化重点规划项目分布示意图 附图5 舟山市海洋观测站分布图 附图6 建设完善后趋势性监测站位分布图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目的 为切实加强我市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营造健康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结合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十三http://www.daishan.gov.cn/art/2017/1/27/art_1229683988_13240354.html
8.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型渔业发展创新模式—海洋牧场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掀起一场利用海洋资源的蓝色风暴,沿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海洋栽培渔业(海洋牧场建设)。进入新世纪,海洋牧场建设成为引领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建设海洋牧场,既是促进海洋生态建设、保障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加速拓展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http://www.hycfw.com/Article/21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