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向未来

海水养殖业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沿海乡镇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宁海县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二)多种养殖模式协同发展。(三)产学研平台初具雏形。(四)养殖塘管理逐步规范。

二、存在问题与短板

(一)制约因素较多。(二)引领带动不强。(三)产业链延伸不足。(四)品牌效应不明显。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海水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海域使用权确权,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完善人才引育政策。(二)提高组织化程度,助力共同富裕。有效发挥现代农业开发区平台引领和导向作用,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三)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融合发展。鼓励做深做强水产精深加工业、多渠道发展线上经济,推动“渔文旅”融合发展。(四)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优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打造儿童友好城市

民进宁海县总支部王翠

优质、均衡、普惠的托育服务是体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吸引高素质人口的重要一环。

一、基本情况

我县通过构建政策保障、提升行政效能、推进数字改革等措施,基本形成了以家庭照护、幼儿园办托班、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等5种模式为主,家庭托育点、社区驿站等为补充的“5+X”普惠托育服务体系。2022年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

二、存在问题

(一)精准供给少,就近入托难。(二)优质机构少,发展质量低。(三)统筹协调少,政策集成低。

三、对策建议

(一)以调结构为基础,搭建普惠托育框架。(二)以提质效为核心,构建优质托育体系。(三)以强保障为支撑,联建高效协同机制。

以运动休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民建宁海县总支部王琳琳

在促进乡村综合开发中引入运动休闲要素,有利于盘活乡村运动休闲资源、拓展乡村消费空间、促进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乡村绿色经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一、宁海县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条件丰富充足。(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三)振兴乡村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对策和建议

(一)抓“机制协调”,凝聚实干合力。(二)抓“设施提升”,厚植发展潜力。(三)抓“招商提效”,打造精品项目。(四)抓“品牌引领”,提升赛事效益。(五)抓“产业创新”,促进融合发展。

优化招商机制提升招商成效

县政协无党派人士界王海明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培育新增长点、扩大优质增量的“主引擎”。近年来,我县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商形势稳中向好,投资领域覆盖趋广,招大引强成效初显,相继引进了一批对宁海未来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但也存在着招商精准度不够、转化率不高等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招商机制统筹还需更有力。二是招商项目定位还需更精准。三是招引配套手段还需更丰富。

二、推动精准协同招商的对策建议

一要强化协作协同,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二要理顺“专业化”流程,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三要锚定招商产业,精准谋划产业定位。四要创新招商思维,资本+科创飞地促投资。

跻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

县政协科技界葛鸿铭

汽车零部件为整车提供配套。当前,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配套产业高速增长。

一、我县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分析

优势:(一)拥有多个区域品牌。(二)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三)增量市场拓展总体较好。

弱项:(一)缺少链主企业。(二)产品层次处于中低端。(三)中高端人才资源紧缺。

机会:(一)汽车市场规模仍将平稳增长。(二)市场应答敏捷。

二、提升竞争力策略路径

(一)实施创新提质行动,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二)实施主体培优行动,力争育成头部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创新型苗子企业。(三)实施要素保障行动,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加强人才引育,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南文化”布局再造缑城记忆

县政协新闻社科界张绍强

文化有地标,城市有灵魂。文化地标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它们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风貌,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品格和精神。

一、问题现状

(一)承载厚重历史感的文化地标缺失。(二)发掘本土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不足。(三)文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二、建议

(一)多维度恢复历史文化地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抢救修复、移地或原地重建、立碑标志等措施,保护好、恢复好、建设好城市文化地标。(二)系统化打响方孝孺和潘天寿“金字招牌”。采取成立“方孝孺研究会”和“潘天寿研究会”、加强名人故居保护、谋划编纂《方孝孺全集》等措施提振文化自信,打响宁海文化品牌。(三)建设特色化县级综合性博物馆,以“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旅游”等方式管理运营,满足本地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盘活资源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县政协医卫界毛亦飞

一、全县医养结合工作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资源缺少合理配置。(二)专业医护人员缺乏。(三)扶持政策未在基层落地。(四)医保政策无倾斜。

二、加强我县医养结合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院的有机结合,充分盘活闲置医疗资源。(二)加强多渠道引才育才模式,引导县域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三)加强医保政策向康复治疗倾斜。重点针对长期失能人员的保障待遇(院护、专护)和服务内容补助两大方面,研究制定合适合理的医保补助政策。(四)加强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健康大脑+)建设和宣传推广,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五)加强财政资金保障。

统筹协调加强企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县政协工商联界陈海宏

一、现实情况和制约因素

(一)人才缺口大。(二)培养难满足。(三)流失严重。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校企合作。(二)注重技能提升。(三)推进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宁海技工学校提升成为宁海技师学院,加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本地化”,加强产业人才学院建设。(四)优化企业用人环境,推进企业构建现代化人才管理体系。(五)强化政策引导,转变“引才观”,动态调整政策,深化柔性引才。(六)浓厚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产业人才队伍获得感。

健全机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县政协工会界潘晓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但是,新业态劳动者一直存在权益保障的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现状分析

二、存在问题及根源

(一)用工模式多样,劳动关系模糊。(二)社会保障落实不到位。(三)新业态劳动者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四)就业稳定性不强。

三、对策与建议

(一)推动企业规范用工。(二)加强劳动者权益维护。(三)进一步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四)优化公共服务。

凝聚合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县政协科协界邵映菡

抓好青少年科学知识教育普及(以下简称“科普”)工作,事关青少年群体自身的成长成才,事关国家未来发展。

一、基本概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始终把青少年科普教育放在全民科普工作的突出位置,谋篇布局,抓纲带目;建强阵地,丰富活动;学赛结合,精心施教,用高品质的科普服务供给助力青少年教育“双减”、助推“宁好学”提质增效。

(一)普及范围不足,有形覆盖存在短板。(二)优质阵地短缺,有效覆盖尚待完善。(三)推动主体单一,有力覆盖仍需强化。

(一)补好设施短板,打造“智慧现代、专兼互补”的科普阵地。(二)坚持品质导向,打造“受众多元、内容精致”的科普服务。(三)夯实组织体系,打造“政企联动、家校协同”的科普机制。

THE END
1.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困难及改善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猪养殖业也在不断扩张,但这背后却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排放废水、有机物质以及氨气等对当地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对周边居民健康产生威胁。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大量畜禽粪便未能得到妥善处理,这对土壤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法规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者的处https://www.j6sbfhuj.cn/sheng-zhu-yang-zhi-zi-xun/278560.html
2.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四)水产养殖水域规划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苗种引进和病害防治体系和手段滞后,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今后发展重点和措施 (一)继续推进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首先是继续实施减船转产规划,引导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根据国务院批准由我部下达的《2003年-2010年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控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71104104715_55473.html
3.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我县作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县,在治理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居环境非常优美。但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养殖业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了,群众投诉也日渐增多。一、我县农村养殖业现状我县农村养殖大多属于小微、散养类型,养殖污染防治投入不足,普遍存https://www.wm114.cn/wen/192/383293.html
4.鹌鹑养殖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例如2020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与旅游业对鹌鹑蛋的消费影响较大,加上2018年以来高利润存栏量的增加,鹌鹑蛋产量居高不下,市场一路走低,2020年上半年出现严重亏损,产蛋期鹌鹑被大量宰杀。养殖场应该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三、鹌鹑养殖发展对策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922/7041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