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种也叫“参”的中药,活血安神,横扫各种瘀血病症,亩产收入2万以上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肉质,叶片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花柱远外伸,小坚果黑色,椭圆形,4-8月开花,花后见果。分布中国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此外,湖北、甘肃、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江西等地。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以下是丹参的一些主要药用价值:
活血化瘀: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抗炎抗氧化:丹参含有丹参酮类、丹参酚酸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保护肝功能:丹参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抑制肝纤维化,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舒张血管:丹参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缓解组织缺血症状,对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抗血小板凝结:丹参中的丹参酮具有抗血小板凝结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又称为红花丹参或丹参,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根部具有药用价值。以下是丹参养殖的一般流程:
选地整地
种植丹参宜选择甘薯、玉米及花生等作物为前茬,前茬收获后进行整地,耕地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堆肥或厩肥2000千克左右,耙细整平,做成高畦或平畦,畦宽1.3米,畦长视地形而定。[4]
田间管理
⑴中耕除草。一般在幼苗开始出土时,进行检查,发现土壤板结或覆土较厚而影响出苗时,要及时将覆土扒开,促使出苗。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于5月,当苗高10厘米一12厘米时进行,第2次于6月进行,第3次于8月进行。
⑵施肥,生育期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次一3次,每亩用腐熟粪肥1000千克-200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15千克或饼肥25千克-50千克。
⑶排灌。雨季注意排水。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水或浇水。
⑷摘蕾。除留做种子的植株外,必须分次摘除花蕾,以利根部生长。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丹参植株,注意观察是否有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控制方法进行治理。
利润:
丹参亩产量5000斤左右,2023年市场价为5元左右每斤,干参价格20元左右。
假设种植10亩丹参5000斤*5.5元*10=25万元年收入也在20万元,收入也是很客观的。
丹参之所以不愁销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丹参的药用价值被广泛认可:丹参在中医药学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具有的活血化瘀、抗炎抗氧化、保护肝功能等药理作用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丹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
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天然草本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丹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导致其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不愁销路。
客观的临床疗效支撑:丹参在多个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能够为一些患者提供帮助。基于客观临床疗效的支持,医生和患者对丹参有较高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