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饲养管理特点,快大型肉鸡饲养阶段可分为育雏期(0~3周龄)和肥育期(4~6周龄);慢速型黄羽肉鸡大致可划分为育雏期(0~5周龄)、生长期(6~11周龄)和肥育期(12周龄后或出栏前2周)。在实际生产中,各饲养阶段的长短受到肉鸡品种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饲养阶段的长短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该期的目标就是使各周龄体重适时达标,争取高的育雏率。
及早饮水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小鸡出壳后处于高温、高密度条件下,体内水分消耗多,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容易发生脱水。雏鸡应在入舍后1小时内“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称“开水”,此时在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最好同时使用高效电解多维,有利于雏鸡体力的恢复和生长。在雏鸡运抵鸡舍后的半天内,饮水要比喂料重要得多。应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所有的鸡只都能够喝到水,并注意水温应在16℃~22℃之间。对不会饮水的雏鸡应进行调教,可将鸡喙碰触饮水乳头或饮水器而使其学会饮水。
适时开食
适宜温度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1~3日龄33℃~32℃;4~7日龄32℃~30℃;8~14日龄30℃~27℃;15日龄之后27℃~24℃。此期温度特别重要,如果温度过高或受寒,会出现腹泻、卵黄吸收不良、应激和脱水等问题,要勤观察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育雏温度和鸡舍的通风。
相对湿度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不同日龄肉鸡对湿度有不同要求,一般是1~4日龄65%~70%,以后相对湿度为60%~65%。防止脱水及飘飞的绒毛刺激鸡呼吸道从而诱发呼吸道症状的疾病。严禁出现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和干燥三种情况,否则会导致鸡群生产性能和均匀度较差,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饲养密度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一般前期以每平方米30只为宜,后期逐步降至每平方米15只以下。饲养方式对饲养密度有影响,网上平养密度可大一些,地面平养可小一些。
饲料营养全面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应喂以优质的全价饲料,1周龄内的雏鸡对营养水平的要求高(粗蛋白>21%,代谢能12.5~13.0MJ/kg),所以此期的饲料营养水平很关键。2~3周龄为了降低营养代谢病(腹水症、猝死症和腿病等)的发生率,可以进行适当的限饲。也可以在1周内喂以高营养水平的开食料而在1周后配制粗蛋白>21%、能量11.5~12.5MJ/kg的雏鸡饲料。
光照
分群饲养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第1次挑选雏鸡应在雏鸡到达育雏室时进行,挑出弱雏单独隔离饲养,淘汰残雏,以净化鸡群。第2次选雏一般放在首次接种疫苗时,把个体小、长势弱的雏鸡隔离后加强饲养。如果有性别鉴别能力的养殖户,最好在分群时把公母分开,以调整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发挥更大的生产性能。
严格消毒
inkMacSystemFont,"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鸡舍门前要设置消毒池,经常更换消毒药水。喂鸡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进行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