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青岛:推动深远海养殖打造中国“蓝色粮仓”代表品牌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青岛:推动深远海养殖打造中国“蓝色粮仓”代表品牌

青岛新闻网11月3日讯青岛海洋生产总值达5014.4亿元,总量稳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经略海洋,孜孜不怠。去年,青岛宣布未来五年将重点打造“六个城市”,其中之一即“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并明确提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将海洋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青岛是我国藻、虾、贝、鱼、参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发源地,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去年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实现零的突破。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青岛已率先做出了积极探索,不断引领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方向。

“青岛深海野游大黄鱼”荣膺“全国名特优新”

就在最近,在2023年最新颁布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信水产出品的“青岛深海野游大黄鱼”荣登其列,成为首个以“游弋式封闭船载舱养”模式,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工船养殖大黄鱼、首个以青岛地标命名的海产品。这是国信水产·裕鲜舫深海野游大黄鱼继2022年荣获全国“特质农品”后,斩获的又一国家级殊荣。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荣膺这一美誉的“青岛深海野游大黄鱼”产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遵循野生大黄鱼的生长习性,采用夏季北养、冬季南养、陆海协同、区域接力的移动养殖模式,可有效规避台风、赤潮等自然风险,在离岸50-100海里的洁净水域生长。

自2022年9月1日首舱青岛深海野游大黄鱼起捕至今,“船载舱养”模式获得成功,已销往23个省市,形成国内外产品直通物流线路10余条,产品终端售点数量200个以上,累计实现大黄鱼销售千万余条。经监测,工船舱内流速、溶解氧、水温等水质条件给大黄鱼提供了自然深海野游环境,游泳状态、集群性与野生大黄鱼相似,可持续稳定实现全年工业化产出。

青岛国信集团将优化全面布局,探讨模式输出,进一步实现形象店铺设的规模化扩张。同时,依托线下阵地,铺展线上销售,与有实力及意向合作伙伴一道,链接更多优质资源,构建深远海工船养殖品牌生态圈,将“国信水产·裕鲜舫”打造成为中国“蓝色粮仓”的代表品牌。

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迭代创新进入2.0时代

不久前,第26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盛大启幕。在本次展会上,“国信2-1号”养殖工船模型惊艳亮相,成为本次渔博会重头戏之一,吸引众多国内外宾客驻足观摩。

养殖工船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养殖全流程自动化、智慧化、机械化,养成品达到了国际水产养殖最高认证标准。“国信2-1号”“国信2-2号”是在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建造、运营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的新型工船,承担着深远海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养殖的综合性渔业生产平台迭代优化的重要使命,标志着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进入2.0时代。

中国前五次海水养殖浪潮都发生在青岛,青岛国信集团将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质量控制,在青岛这块海洋高地上,继续以“耕海牧渔,工船引领”的实干,打造又一个隆起的高峰,担当起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关键引领者、国家蓝色粮仓建设重要参与者的重任,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推动海水养殖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加大“向海洋要食物”的力度,支持国信集团大力发展“养殖工船”新模式,推动海水养殖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未来,青岛国信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坚韧执着,守正创新,耕海为民”的“工船精神”,持续推进船舶及养殖装备创新迭代、适养品种选育、养殖工艺优化及品牌营销体系建设,形成商业模式闭环的示范船队。在此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本投资350亿元,建造50艘、总吨位过1000万吨的深远海养殖船队,形成年产海水鱼类35万吨、年收入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

THE END
1.经济日报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一方面,高端装备建造取得突破,船海产品全谱系发展。我国建造的一批新型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船、深远海养殖装备、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顺利交付船东使用。我国造船企业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深海勘探平台等大型、复杂、特种船舶领域实现技术突破。2023年,多艘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全球最大浅水航道http://news.ouc.edu.cn/2024/1231/c551a118484/page.htm
2.科学网—[转载]可持续数千年每年创造巨额财富的海上浮动工作平台世界上最大的养殖工船的排水量为十三万吨,养殖水体为九万立方米,结构钢材用了约三万吨,投资建造花费了四亿五千万元。"海油观澜号",中国首个用于承载7点25兆瓦风电机的深远海浮动式平台的重量近四千吨,之前的"扶摇号"浮动式平台的自身重量约三千五百吨左右,可以承载6点2兆瓦的风电机。 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8156&do=blog&id=1467254
3.养殖工船是深远海养殖关键装备之一未来我国投入运行量将持续增加养殖工船是指专门用于养殖行业的船舶。养殖工船分为封闭型养殖工船、通海型养殖工船。原则上,养殖工船应布设在离岸10公里以上或低潮水深不小于20米的海域。 深远海网箱、养殖工船是我国深远海养殖模式所需关键装备。近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对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视度提升,深远海网箱、养殖工船建设规模http://www.newsijie.com/chanye/jidianshebei/jujiao/2024/0816/11345904.html
4.深圳将建4艘10万吨级“深远海大型智能渔场养殖工船”深圳将建4艘10万吨级“深远海大型智能渔场养殖工船” 2022-09-28 22:09 更多 00:40 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发布 03:17 广东:金融畅通多元化渠道 “浇灌”实体经济“成长良田” 02:55 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9000万人次 https://www.gdtv.cn/tv/99714c65bb2719e02af63eb543d24896
5.中国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探议及思考主要探讨了大型桁架式养殖网箱和深远海养殖工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并对 未来深远海养殖的发展做了相应的探议及思考,特别是对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发展定位,功能拓展,科技支撑 等进行了探索和建议. 本研究以期为中国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研发及未来海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远海养殖;深蓝渔业;网箱https://fm.fmiri.ac.cn/CN/PDF/562
6.封面故事李明敏:深远海现代化养殖装备的发展与挑战南方+本文以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需求为背景,首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有关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的相关政策,然后梳理了国内外现有各类海上养殖装备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并分别针对重力式网箱、桁架式网箱以及养殖工船装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方案;最后为推动深远海现代化养殖装备发展,提出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11/c8390350.html
7.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开建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说,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国船舶集团等打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上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对于我国开展智慧化养殖、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以来,青岛国信集团发起并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https://m.dezhoudaily.com/p/153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