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网

近年来,福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福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海上福州”建设成为提案一大热点,市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福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海上福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屹立于连江定海湾海域。记者包华摄

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打造“海上福州”新名片

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福州市大力鼓励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动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12月,福州已成功下水深远海养殖平台12台(套),投放、投产数居全国第一,“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产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福州深远海养殖在国内属于前沿领域,但一些因素和问题制约其发展,在一些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民建福州市委会在提案《关于加快推动我市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打造“海上福州”亮丽新名片的建议》中提出,福州应推动现代化深远海养殖形成全产业链规模集聚,做优深海种业,瞄准产业链招商,鼓励加工企业研发适合深远海养殖品种的饲料,做全流通体系。

民建福州市委会建议,要提升深远海养殖经济效益,研发制造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科技含量高的养殖装备,推广性价比高的养殖模式,培育区域性优质特色品牌;要打造深远海渔业数据共享平台,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农工党福州市委会建议,应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产业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与生态平衡;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推进渔旅融合,实现产业新增长,开发特色渔旅产品与线路,改善海上交通、通讯等条件,推动福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市政协委员郑宝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福州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建议福州要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布局设立国家级海洋创新中心,打造东南沿海科技创新高地;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海洋领域交流合作,设立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境)外合作创新基地;整合现有涉海科研力量,牵头筹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海上福州”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

护航“海上福州”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既是建设“海上福州”的重要支撑,也是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引擎。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依存,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政协委员陈宗胜提交了《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加强规划与建设,扩大保护区面积,推动海洋保护区走生产、科研、教学、旅游和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涉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养聚集适应海洋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和实用技术人才。

陈宗胜还建议,福州应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和完善海洋自然资源开发保护机制、长效监管机制和保障服务体系,用严格的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的意识,引导培育更多专业的海洋保护社会组织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繁荣福州海洋文化

培育海洋文明新形态

福州海洋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海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市政协委员陈滨峰表示,“海上福州”建设除了发展海洋产业经济,还必须繁荣海洋文化,培育新的海洋文明形态。

此外,市政协委员韩孝捷建议,福州市可在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期间举办闽江水上旅游节,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市民参与度,进而促进海洋文旅经济的繁荣发展,提升福州的海洋文化氛围和旅游吸引力。

□政府行动

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

7日,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持续发力,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

根据报告,福州将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实施海洋经济重点项目90个以上,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建成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推动粗芦岛现代船舶修造等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深化海洋改革创新,推进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用海立体复合开发、海域使用权流转等创新举措,完成养殖海权改革;推动海洋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欧班列与“丝路海运”有效衔接;办好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渔业周·渔博会等活动,用好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等平台,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交流。(福州晚报记者组)

THE END
1.经济日报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一方面,高端装备建造取得突破,船海产品全谱系发展。我国建造的一批新型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船、深远海养殖装备、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顺利交付船东使用。我国造船企业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深海勘探平台等大型、复杂、特种船舶领域实现技术突破。2023年,多艘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全球最大浅水航道http://news.ouc.edu.cn/2024/1231/c551a118484/page.htm
2.科学网—[转载]可持续数千年每年创造巨额财富的海上浮动工作平台世界上最大的养殖工船的排水量为十三万吨,养殖水体为九万立方米,结构钢材用了约三万吨,投资建造花费了四亿五千万元。"海油观澜号",中国首个用于承载7点25兆瓦风电机的深远海浮动式平台的重量近四千吨,之前的"扶摇号"浮动式平台的自身重量约三千五百吨左右,可以承载6点2兆瓦的风电机。 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8156&do=blog&id=1467254
3.养殖工船是深远海养殖关键装备之一未来我国投入运行量将持续增加养殖工船是指专门用于养殖行业的船舶。养殖工船分为封闭型养殖工船、通海型养殖工船。原则上,养殖工船应布设在离岸10公里以上或低潮水深不小于20米的海域。 深远海网箱、养殖工船是我国深远海养殖模式所需关键装备。近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对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视度提升,深远海网箱、养殖工船建设规模http://www.newsijie.com/chanye/jidianshebei/jujiao/2024/0816/11345904.html
4.深圳将建4艘10万吨级“深远海大型智能渔场养殖工船”深圳将建4艘10万吨级“深远海大型智能渔场养殖工船” 2022-09-28 22:09 更多 00:40 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发布 03:17 广东:金融畅通多元化渠道 “浇灌”实体经济“成长良田” 02:55 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9000万人次 https://www.gdtv.cn/tv/99714c65bb2719e02af63eb543d24896
5.中国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探议及思考主要探讨了大型桁架式养殖网箱和深远海养殖工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并对 未来深远海养殖的发展做了相应的探议及思考,特别是对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发展定位,功能拓展,科技支撑 等进行了探索和建议. 本研究以期为中国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研发及未来海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远海养殖;深蓝渔业;网箱https://fm.fmiri.ac.cn/CN/PDF/562
6.封面故事李明敏:深远海现代化养殖装备的发展与挑战南方+本文以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需求为背景,首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有关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的相关政策,然后梳理了国内外现有各类海上养殖装备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并分别针对重力式网箱、桁架式网箱以及养殖工船装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方案;最后为推动深远海现代化养殖装备发展,提出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11/c8390350.html
7.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开建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说,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国船舶集团等打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上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对于我国开展智慧化养殖、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以来,青岛国信集团发起并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https://m.dezhoudaily.com/p/153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