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副局长贾中原来到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介绍吉林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工作情况,并回答了网民提问。
[主持人]:
[贾中原]:
好,我们吉林省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速度快。2006年全省才有1860个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到2007年就发展到2660个,2008年发展到3602个,到2009年底就发展到5652个,我刚才提到,预计今年年底能达到7000个,年均增速达到44.3%,特别是2007年以来,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
第二,建设标准高。畜牧业养殖小区总体要向人畜分离的方向发展。尤其新建、扩建、改建的小区,建设地点要远离居民区,符合城乡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要求。封闭式的畜禽舍,为砖瓦或彩钢结构。包括在水电路等公共配套设施方面,建设布局上,包括它的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粪污物处理区,明显地分离开。包括养殖场内部的净道、污道严格分开,符合标准规范。
第三,建设规模大。规模化已成为当前畜禽养殖小区的趋势。几年来,经过新建和改扩建的养殖小区规模都比较大,到2009年底,以长春市为例,长春地区的生猪、肉牛、奶牛、家禽的饲养量已经分别达到了1377万头、382万头,5.8万头,3.3亿只。
第四,建设主体多样。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呈现多元化投入的态势,建设主体的形式多样,主要形式有企业带动型、企业自建型、养殖户自主型,还有协会推动型。可喜的是,一部分养殖小区是由社会上的房地产商业、工矿企业的经理、餐饮业主等外界其他人士都投入建设的。
应该说标准化规模养殖是近两年在我们吉林省才刚刚开始起步,今年农业部也特地在大连召开了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现场会。我们省畜牧局也在今年7月份召开了标准化养殖的工作会议。现在在畜牧业推行标准化是当前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明年应该把标准化建设这项工作纳入明年畜牧业,特别是在建设标准化规模场和小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它做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关系到养殖本身,更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产品的市场问题。所谓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畜禽良种化;二是养殖设施化;三是生产规范化;四是防疫制度化;五是粪污无害化;六是管理信息化。
网民提问,已经建好的畜禽小区,是否都建立了畜禽养殖的档案,有专业人员管理?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都应实行备案制度,各养殖场要建立养殖档案。县级畜牧部门负责备案工作和养殖档案建立的指导工作。
网民提问: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的使用过度,是大家对肉类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担心了。请问局长,如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使用的兽药、饲料企业进行规范的监管?
兽药残留超标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过度的问题,是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的关键问题。如何从监管角度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是我们各级牧业部门的责任。一是要加强对饲料的监督检查,禁止在饲料中违反规定添加和使用兽药;二是加强养殖环节监管,禁止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添加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养殖业者遵纪守法,增强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觉性。
如果从管理的方面看,我们在已经建好的畜牧业小区中是否都能够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比如专业的兽医,监管养殖户在休药期严格执行休药制度,在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兽药的使用记录等等方面,能够提供一些直接的服务和指导?
网民提问,已经建好的牧业小区,是否都具备了畜禽粪便处理的设施,在环保治理方面有硬性的政策规定吗?
刚才您介绍了一些目前在发展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网民也提出了他们关于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问题,针对这些确实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来说,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在政策制定的时候有统一的规划考虑吗?有针对性解决的具体措施吗?
按照我们的规划和畜牧业发展方针,我们认为制订好发展规划,出台好推进措施,把握好以人为本,开发好资源优势,理顺好发展脉络,我省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肯定会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继续加大对畜牧业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科研投放的力度,依托区域的资源优势,开发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形成以三黑猪、有机猪、长白山黑牛、富养蛋等绿色有机产品,引导企业开发,提高加工水平,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二是推进牧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按照农民合作社法,政府应当加强组织引导和扶持,对新型牧业组织,在政策、法律、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牧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的经营水平。
四是建设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协调银信部门,扩大资金规模,降低规模养殖信用的贷款门槛,放宽信贷的限制条件,在扩大财政牧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的同时,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选择发展势头好的畜牧龙头企业参股,政府再安排一定的资金,组建畜牧业担保公司,为畜牧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使畜牧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