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的短板肉鸡

曾几何时,我们热衷于“鼓吹”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和“好处”并极力为之站台,其实,仔细想来,那不过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模式,至于真的好与不好,并没有人去深究,也缺乏足够的专业论证和数据印证。

是许多农牧集团公司的养殖指标、是许多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水平、是禽流感、是非洲猪瘟,让我这个兽医出身的专业、从业者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规模化养殖的短板,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从专业的角度看,我多次说过:集约化才是现代养殖最大的应激,我们把那么多的家畜、家禽关在一起,放在一栋舍里、圈在一个场里。从来没问问它们愿意不愿意,快乐不快乐我们的很多养殖企业在规模化养殖道路上罔顾专业要求、为商业追求所迷失。规模越来越大,大到力所不能及,最终在无奈中忍受者那些失败的蹂躏和亏损的抽泣。

最近几个月波及全国范围的非洲猪瘟,颠覆了规模化养殖具有“优势”的盲目自豪、自信和自恋心理。出事的有很多大型的种猪场、规模化育肥场,而那些中小型的夫妻档养猪户反而没有大问题。这不禁让人困惑:规模化养殖怎么啦

从肉鸡、蛋鸡、猪、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大量的失误、失败的案例来看,其短板不外乎:

一、条件太好,引起误导:发展规模化养殖,不管是自有资金,也不管是借贷,老板们总是有一种不是最先进、最好看、最阔气誓不罢休的与时俱进的炫耀和虚荣心理,于是乎,国内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家庭农场建得比欧美的养殖场、家庭农场都漂亮。现实生活中,过度地看中外表,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中,往往忽视很多内在的东西,比如系统性、协调性、材质、使用寿命等等。在国内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中,一线专业人员的智慧没有很好的吸纳进去,多数高大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很好看、但不好用。

还有就是所谓的“自动化”控制,很多规模化养殖场的自动化一方面屏蔽了那些外行的从业人员,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环控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根本就没有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和常识。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自动化,让很多饲养人员惰性萌发,由于过度相信和依赖设备,而放松了主观能动性发挥,责任感弱化,最后的养殖效果可想而知。

二、专业不够,瞎弄: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就是规模扩大而已,那些骨子里依然装满小农意识的老板,生活在自我世界里,迷信自己的经历、经验和财富,他们没有对专业产生必要的、足够的兴趣。

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对于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用药、环境控制等等,基本上都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加上那些似是而非的道听途说,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和意识,没有操作标准和规范,基本上就是在瞎弄,创侥幸和好运气有时候并不是一对欢喜亲家,常常是侥幸心理带来的操作失误、延时和错乱,让养殖场和很多好运气失之交臂。

三、不完善的雇佣制:规模化养殖场,不可避免地需要招聘炊事员、电工、饲养员、带班长、场长,目前情况下,这种雇佣制关系并不牢固。由于受素质、层次、待遇、激励、管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是雇到了人,却雇不到人心,尤其是责任心、感恩心、忠心。

体制决定机制,我们常常教育员工要以场为家,却很少有老板把员工当家人看待,结局就是你在吹胡子瞪眼,他在想方设法偷懒,实在不行就开溜。规模化养殖场人员流失严重,已经是个很普遍的问题,此问题不解决,生产指标不可能得到持续改善和稳步提升。

四、农牧企业管理缺位:农牧企业,尤其是养殖业,很难摆脱农民的惯性思维,因为我们用着大量的农民工。即使是老板和管理人员,又有几个不是农村的一方面是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一方面是小农意识,这就让生产和管理很难接轨,常常事与愿违。

对待规模化养殖场员工的管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对“打工”有一个正确、积极、可量化的认识。薪酬待遇不吃固定工资,不吃大锅饭,以绩效工资为主,用钱说话比较靠谱。好的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理顺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

五、系统能力不够:规模化养殖场大都是简单的规模累积,购销、技术、生产、管理上依然是一笔糊涂账,既没有清晰的分工,又没有积极的协作,真的是头疼不管脚,松散的组织肯定缺乏凝聚力。系统性不够,势必会有太多的瓶颈,流程不畅,结果就不会理想。

系统性是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生产计划、人员聘用与考核、采购定位、销售方向、时机把握、设备维修、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内勤服务、饲养日志、仓储管理、财务管理等都需要系统性,在此基础上灵活性才有意义。

六、精细化执行混乱:就目前的规模化养殖场而言,不管是集团的,也不管是个体的,最大的短板就是管理。在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分工、协作、精细化和考核、激励、奖励的问题。管理抓不住主要矛盾,抓不住关键问题,分不清眉毛胡子,看起来很忙,实际上那些“忙的管理”几乎就是在捣乱,扰乱了生产关系,破坏了生产力,我们需要这种管理吗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是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未来规模化养殖必须要改进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养殖无大事,举重若轻;养殖无小事,举轻若重。养殖的成功在于细节把控,系统、系列问题都需要流程顺畅,都是执行的结果。我多次说过:管理就是更好地执行,只有先做到精细,才有精益求精。

THE END
1.养殖优势(精雅篇)在退耕还林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逐渐得到重视的新形势下, 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可以显著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新的增收亮点, 林下养殖土鸡具有成本低、疫病防控简单等诸多优势。同时, 大力提倡发展林下养殖土鸡规模化, 更能提升其经济效益。近年来的养殖业发展趋势, 是在稳定发展生猪、山羊养殖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kwjm7x.html
2.东北生猪产能恢复背后:养殖规模化优势明显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又提出了“到2022年,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的目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楚端也指出,过去10年里,每年平均有500万中小散户退出,非洲猪瘟使他们退出的https://www.yicai.com/news/100437445.html
3.快配舒丨自动仿生输精技术在规模化养殖场使用的优势探讨在现在规模化养殖集团日常生产活动中,更注重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物安全的操作行为,尤其是配种环节,人员的生物安全和配种质量,对后续的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等指标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快捷、方便、稳定、安全的配种操作,会提高牧场的生产效益。 本次试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https://www.xinmunet.com/2022/27053.html
4.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2020~2021我国羊业生产和效益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存栏和出栏量同比均有所上升,规模化养殖比重和养殖生产效率均保持增加。市场方面,种羊、商品羊和羊肉价格均表现强劲,维持高位运行,价格走势符合季节消费的涨幅规律。消费方面,随着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渠道更加多元,羊肉消费从质到量均有提升,2021年人均羊肉表观消费量http://pla.caas.cn/web/en/newsDetail.html?id=112
5.养殖场的大小如何界定?导读: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https://www.64365.com/zs/1195048.aspx
6.现代牧业(01117)规模化牧场盈利改善,品牌运营未来可期散户奶农没有能力和上游乳企议价,出现高质量奶只能以低价出售的现状;2)散户奶农可替代性强,贡献原奶量少,乳企可以随时取消合约自己承担少量违约金而奶农迫于无奈只能卖牛转行;3)乳企大部分奶源供应来自规模化牧场,对于个体奶农乳企凭借市场优势地位压低收奶,奶农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2014年全国倒奶事件就是由于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326619.html